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显明 《铁道勘察》2006,32(4):51-52,72
通过对昆明集装箱中心站站场范围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方法的总结,阐述了该地区的软土特性,探讨了对沉降要求很高的全刚性基础下软土地基勘探点的布置原则、钻进、取样、试验方法及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沉降对深层软土地区涵洞的影响很大,桩基是涵洞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处理措施。本文以深层软土地区1—3.0米涵洞为例:对影响沉降量计算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沉降对不同类型涵洞的正常使用影响程度,在涵洞孔径选择、构造措施、桩长等方面对深层软土地区涵洞设计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汉口站乘务员公寓基础的设计实践,成功地探索出低高层建筑在软土地区新的基础形式。  相似文献   

4.
李彤 《科技交流》2000,30(2):56-62
本介绍了软土地基的桥梁、涵洞在设计中所应注意的方面,从桥涵类型、基础稳定等方面针对软土地区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深层水泥搅拌桩在金温铁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金温铁路软土地区涵洞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在连云港软土地区,在铁路房屋建设初期,一部分房屋建成后出现较严重的下沉及墙体裂缝,经基础修改处理后,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区桥梁结构类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金温铁路软土地区桥梁工点实例,探讨软土地区桥梁结构类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软土地区桩基沉降的机理,提出了控制不均匀沉降和方法,从理论上将高架站桥横向墩各立柱基础之间的不均匀降差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为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苗雨 《铁道建筑技术》2012,(Z1):248-252
结合工程实例,根据软土地基条件下对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的计算,得出一套解决在软土地区上建设梁场基础的方案,计算结果对同类型梁场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疆港进港铁路范围软土地基的勘察,对沿线工程及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埋藏条件及工程位置的研究分析,结合天津地区处理软土的实际成果和经验教训,阐述该地区软土的特性及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说明采用综合勘察手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是可行的。结合工程与地质情况采取的地基处理措施效果好,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应用钻孔桩配合SMW工法,解决了受铁路运营线影响、支撑受限的软土深基坑支护问题,为我国沿海软土地区紧邻铁路线施工的深基坑支护提供了新方案。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昆明南连接线高速公路第三标段罗衙村主线桥地处滇池断陷盆地深厚软土地区,通过对罗衙村主线桥工程病害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出深厚软土地基条件下桥梁工程病害防治的措施建议,为今后深厚软土地基桥梁设计施工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深厚软土地基负摩阻对桥梁施工、运营安全的影响较一般软土地基更加敏感,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负摩阻的影响,并且要充分考虑施工、运营以及后续土地开发中不平衡堆载或减载的不利影响;(2)深厚软基桥梁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便道等必要的基本设置,并且对周边场地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工程活动作出严格明确的限制说明;(3)本研究成果适用于深厚软土地区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工程建成后的使用安全和周边土地开发,也可为深厚软土地基场地中其他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仰让 《科技交流》2004,34(2):24-26
江苏如皋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软土分布较广,通过对江苏如皋一级公路的勘察与设计,总结在该区软土的勘察、判定方法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秦 《铁道建筑技术》2023,(2):90-93+160
湖南省西洞庭湖平原地段沿线地质条件差且软基处理方式繁多,为研究此地区路涵过渡段软土路基沉降特性及水泥搅拌桩渐变桩长对行车平顺性的影响,本文依托安慈高速公路项目,以桩长为变量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既考虑邻近区域软土地基处治效果,又要实现涵顶路基至一般路基的平缓过渡,以行车平顺性和运营期内涵洞拉压应力变化指标遴选水泥搅拌桩渐变桩长参数,并基于工程地基处治方案针对性提出复合地基渐变布桩方案,以期为高速公路路涵过渡段软土地基处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行多元复合地基设计状况,结合软土地区工程地质情况,提出在软土地区采用以沉降变形控制为主的前提下利用变化桩长来控制沉降变形。并采用等效模量当量法计算沉降变形,确定设计桩长的多元复合地基实用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总结某滨海2.4km深厚软土地区城市主干道地基处理设计和体会,指出城市道路软基处理要围绕满足城市道路和市政地下管线等众多特点,并考虑技术可行、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7.
张夏棉 《科技交流》2001,31(3):82-89
本通过对京九线龙东段软土地区的现场调查,勘探,试验及对原广梅汕线运营后实际使用情况调查,既有资料分析研究,总结了该地区软土的一般特征,分布规律和成因类型,勘测及处理方法等。这里有经验也有教训,对今后广东及沿海相似地区的铁路,公路及大型建筑物的设计也许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桥梁工程施工中需要搭设临时基础时,一般应尽可能选择管桩基础。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软土地区对PHC管桩、钢管桩和钻孔灌注桩方案的比选,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铁1号线车辆段为大面积软土地基,淤泥或淤泥质软土深度0.5-9.4m,接触网基础设计成为一难题,验证了人工挖孔桩直砂混凝土圆柱卡盘式基础和钢柱T形基础能够满足接触网供货商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试验方法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合南沙地区黄阁路(市政道路)软土处理的工程实践,介绍了软土路基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方式及其与其它加固方式的经济技术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