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船打捞多使用内浮力自浮、浮吊外力吊抬、液压设备抬浮、浮筒打捞等工艺。案例难船救助工程中海损船舶高位搁浅,经过科学计算及合理的施工安排,达到快速救助效果。案例工程为救助工程中常见案例,实际操作过程对类似救助工程有指导意义,可作为类似案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7,(9):17-22
"世越号"沉船打捞采用托底钢梁双驳船抬吊整体起浮方法,当"世越号"被提升到吃水9米时将和两条抬浮驳"招商重工1号"和"招商重工3号"一起转移进半潜船,由半潜船进行整体起浮出水。在整个过程中,"世越号"将与两条抬浮驳组成超大型结构,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以"世越号"打捞工程为例对双驳抬吊沉船浮装半潜船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内容包括拖航移位、沉船进档和重量转移三个作业环节,此工艺尤其适合大吨位沉船的整体打捞。  相似文献   

3.
介绍双船抬浮打捞作业的施工方法,研究打捞作业中起重系统基座的受力形式,并根据受力特点设计抬浮作业起重系统中使用的两种基座——反力架及滚轮支架,采用有限元计算对其结构强度进行校核并辅助进行结构优化。"世越"号打捞工程的实际检验结果验证了结构强度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17,(9):23-27
"世越号"的打捞采用双驳抬吊的方案,成功地将沉没于44米水深的"世越号"从海底提升至出水13.5米位置,为后续的沉船成功上半潜船创造了条件。同时为应对该施工海域水深和海况条件,在每一套提升系统当中创造性地加入400吨的升沉补偿缓冲油缸。对整个"世越号"双驳船抬吊施工要点进行阐释,为以后类似的打捞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川江斗笠子滩为枯水急流滩险.在分析斗笠子滩历史整治得失、碍航特性与演变规律基础上,结合河工模型试 验研究,提出上扩下抬的治理思路,采取疏炸与筑坝的工程措施进行整治.工程实施后,碍航险情消失,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更明确大型抬浮力打捞工程船的应用前景,概述打捞工程船分类,从打捞作业和市场经营两个角度对大型抬浮力打捞工程船的应用需求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抬浮力打捞是传统打捞方式的有力补充,大型抬浮力打捞工程船通过液压千斤顶提升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大吨位沉船打捞能力,同时,大型抬浮力打捞工程船在大型货物运输和海洋工程领域也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起重抬臂装置是实现海上平台一次性整体拆除的关键设备,文章设计了一套具有72×103kN举升能力的双体船起重抬臂装置,介绍了起重抬臂装置的总体结构方案,讨论了起重抬臂装置的准备、补偿、举升和锁定4个作业流程。通过对起重抬臂装置关键部件的静力学分析,起重抬臂装置结构的最大变形和应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铲斗挖泥船的抬船高度,首先计算不同环境条件下铲斗挖泥船受到的环境外载荷,然后建立铲斗挖泥船力学模型,最后计算4种典型作业工况下桩腿受力。以桩腿受力为零作为上拔临界状态,计算铲斗挖泥船在不同作业工况、波高、浪向、作业方向以及使用不同容量铲斗时的最小抬船高度,得到不同波高下推荐的安全抬船高度,并总结出浪向和作业方向对最小抬船高度的影响规律。建立的抬船高度预报方法可为此类船舶的定位桩设计和作业时的抬船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将被动式深沉补偿系统应用到沉船抬撬打捞方法当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由于风浪流对抬浮驳船的作用造成的动态载荷,从而有效地控制所有抬吊索具处于安全载荷以内,不至于发生索具断裂现象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本文以采用加入了深沉补偿系统的沉船抬撬法而成功完成世越号沉船的打捞作为案例,对升沉补偿系统如何应用于沉船抬撬打捞中,如何进行升沉补偿系统的静态性能计算,如何实验测试升沉补偿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以及在实际抬撬作业当中升沉补偿系统的实施要点均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形成的狭小空间情况下钢骨混凝土梁的钢结构吊装工艺,本工程通过方案比选,采用了2台300T汽车吊抬吊的方式进行钢结构的安装。达到了经济安全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对同类型的钢结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敢泽 《造船技术》1992,(5):13-16,32
轨行式臂架起重机和大型装卸机械的拆卸要比安装困难,安全技术是其中心环节。本文以M 40-31型门座起重机为例,介绍拆卸工程中有关起重机械选择、吊索选用、组件双机抬吊和安全设施设置等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液压千斤顶抬浮力打捞船进行设计。阐述几种传统的打捞方法和液压千斤顶抬浮打捞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介绍12000t抬浮力打捞船的总体布置特点和定位系统,为同类型船的开发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熠画  陈新权  杨启 《船舶工程》2017,39(10):12-17
铲斗挖泥船作业时利用插入江底的定位钢桩将船舶部分抬出水面,形成一个在风浪流条件下能够安全作业的固定平台,其抬船高度与作业工况、外界载荷等密切相关。为了确定抬船高度,本文首先计算不同环境条件下铲斗挖泥船受到的环境外载荷,接着通过建立铲斗挖泥船力学模型计算四种典型作业工况下桩腿受力,以桩腿受力为零作为上拔临界状态计算铲斗挖泥船在不同作业工况、波高、浪向、作业方向、使用不同容量铲斗时的最小抬船高度,得到不同波高下要求的安全抬船高度,并得出了浪向和作业方向对最小抬船高度的影响规律。建立的抬船高度预报方法为此类船舶的定位桩设计和作业时的抬船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船舶设计通讯》2011,(2):69-69
12月16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海工部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深水工程勘察船“海洋石油708”顺利交船。  相似文献   

15.
高定全  刘雨  寇雨丰 《船舶工程》2022,(5):59-64+117
为研究双船抬吊法在深水区域大吨位沉船整体起浮打捞作业中的应用,以采用双船抬吊法整体打捞300 m水深处的12 000 t沉船这一案例中用到的多体打捞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多体耦合水动力性能和提升吊缆动力载荷特性研究。采用三维频域格林函数法计算多浮体的耦合水动力特性,对提升吊锚链在不同沉船提升高度和不同环境载荷方向下的动载受力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与水池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显示二者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有效,可为实际工程中打捞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抬船浮箱载船下水方式,采用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抬船浮箱载船起浮驳运下水过程中的总纵强度进行了计算及浮态计算。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具有使用价值的建议,为确保22000m3液化气船在不同搭载状态下抬船浮箱载船下水的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船抬吊打捞系统对大吨位沉船进行整体打捞是一项高难度高危险作业,对打捞系统及打捞过程进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基于故障树分析法对双船抬吊打捞系统进行分析,确定打捞系统的逻辑树与二级子系统,分析二级子系统的失效模式,并绘制打捞系统的故障树.根据打捞工程危险源识别报告、失效数据库估算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通过故障树定量分析得到打捞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是0.002 16,属于中等偏高风险,平均无障碍工作时间约为463.97h.最后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基本事件的风险值,并为风险值较高的基本事件提出风险控制方法,为打捞作业安全保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石建 《中国水运》2014,(9):238-239
塔山水库大坝主体工程施工时(主要冬春季)采用肩挑、人抬的人海战术,加之受条件和技术所限,工程设计、建设管理和质量控制都十分落后,因而造成大坝存在清基不彻底,结合部位处理不规范,土料及压实质量差等质量隐患。为确保大坝安全,发挥工程效益,进行除险加固处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2):123-123
本刊从重庆市交委获悉,重庆市水运基础设施今年将再添“新丁”。据重庆市交委4月10日透露,重庆市拟于今年开工新建5个港口:主城港区佛耳岩码头二期工程、万州新田港口物流园区一期工程、涪陵港区龙头山码头一期工程、石柱港区江家槽码头一期工程、永川港区朱沱作业区一期工程。其中,万州新田港是长江上游具备铁公水联运功能的综合性港口物流枢纽之一,是长江上游地区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中转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20.
件杂货码头前沿设备多为门机,然而码头上的单台门机在遇到超大件作业时,因为起重能力或者工作幅度达不到要求,常常需要2台门机进行抬吊作业. 在2台门机进行抬吊作业时,一般是靠人员指挥2名司机分别操作2台门机,各机构间断动作,不仅作业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操作不同步,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笔者针对2台50 t门机抬吊作业研究了一种自动同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