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推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准和实施,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航运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事合作方面的日渐紧密,各方在海事劳工问题上也有所进展。10月10日—11日,首次中国与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行,多方共同协力,为海事劳工问题"把脉问诊"。  相似文献   

2.
正在本次中国-东盟海事劳工履约合作研讨会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事劳工相关的议题上充分交流了意见和看法,对部分重点关注的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在这场合作研讨会的背后,既有着东盟各国对海事劳工履约合作的现实需求,也有着对建立中国-东盟海事劳工履约合作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本次中国-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的举行,极大促进了中国-东盟国家海事磋商机制的完善和巩固。对于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讨论和提案,也将极大推进这部被称之为海员"权利法案"的文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批准或是实施工作。《国际海事劳工公约》是怎样的一份文件,对船员以及国家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会议集中讨论的2014年修正案又对公约进行了哪部分修改  相似文献   

4.
, 《珠江水运》2012,(21):78
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八次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珠海市召开。来自中国海事局和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60多位代表就区域内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行、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海上搜救应急合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协商。《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被称为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具有针对性强、采用检查和发证程序、引入港口国监督机制、确立不予优惠原则、赋予缔约国政府灵活性原则等5个特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12,(21):78-79
中国一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八次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珠海市召开。来自中国海事局和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60多位代表就区域内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行、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海上搜救应急合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协商。《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被称为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具有针对性强、采用检查和发证程序、引入港口国监督机制、确立不予优惠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从2016年的沙盘演练到2018年海事劳工履约研讨会,一路走来,中国与东盟在海事方面的合作不断向着深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等方向前进和深究。记者梳理了近两年来广东海事在中国-东盟海事合作上的精彩节点,以飨读者。海上中联国合—搜东救盟沙国盘家推演2016年9月27日,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沙盘推演在广东海事局举行,来自中国以及文莱、柬埔寨、老  相似文献   

7.
《航海教育研究》2013,(4):28-28
2013年11月7日至8日,中国一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九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与会代表围绕42006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压载水公约、海事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等议题开展研讨,并积极探讨加强双方互联互通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历经数年的准备和努力,中远集运船队顺利跨入海事劳工履约"门槛"。截至8月20日,在《2006海事劳工公约》正式生效之时,其拥有并经营的106艘集装箱班轮,全部通过由中国船级社主持的海事劳工履约审核,并获颁国际通行的《海事劳工证书》,成为中国首家获得海事劳工国际通行"护照"的船公司,由此提升中远集装箱船队在全球航运同业竞争与合作中的平等地位,引领中国船员赢得"体面劳动"的最大权益和职业尊严。  相似文献   

9.
<正>4月27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京会见了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国际劳工组织(ILO)总干事盖·莱德,双方就海事劳工领域有关话题交换了意见,并共同签署了《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合作推动经修订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有效实施谅解备忘录》(简称"谅解备忘录")。李小鹏对莱德领导的ILO在促进社会公正和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  相似文献   

10.
动态     
<正>第14次中国-东盟交通运输部长会议通过《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11月5日,第14次中国-东盟交通运输部长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该战略是我国在海事领域牵头制定的首个地区性发展战略,体现了中国与东盟在区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方面达成的共识,是中国海事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该战略将依托"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下的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化在海事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船员质量和竞争力,提高人力  相似文献   

11.
《航海教育研究》2013,(4):34-34
“全球航运仍处于不景气状态的当下,我们要更多关注船员工作、生活状况,力促《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我国的履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员处朱可欣在中国一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九次会议上说。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踏入第30个年头,30年间,中国与东盟携手前行,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为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东盟及相关国家海事主管机关开展交流,深化东盟及相关国家海事专业领域的国际合作,8月2日至8月13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成功举办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首次VTS专业线上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2009,32(11):30-31
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海事)大会审议通过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目前这个公约还在各国审议批准之中。国际海事界普遍认为,海事劳工公约的通过,在世界劳工史和海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对海事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构成今后全球质量航运(Quality Shipping)的重要内容。这项被称为全球120万海员的“权利法案”,将与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一起,构成世界海事法规体系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14.
动态     
正东盟船员技能培训基地在威海挂牌成立6月30日,"东盟船员技能培训基地"在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挂牌成立,并举办为期10天的第一期东盟船员技能培训班。威海海事局将跟踪和服务东盟船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和发展,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通通信部海员教育培训与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等研究,积极争取"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优  相似文献   

15.
动态     
正上海海事局:辖区首例违反海事劳工公约的外轮被滞留8月29日,一艘外国籍船舶因违反《国际海事劳工公约》被上海海事局实施滞留,这也是该公约对我国生效以来上海港首艘被滞留的船舶。当日,上海海事局执法人员在杭州湾漕泾水域对利比里亚籍散货船"DZQD"轮进行港口国监督检查时,发现该轮存在涉及违反《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滞留缺陷,缺陷内容包括船上就业协  相似文献   

16.
许艳  刘政 《中国海事》2007,(9):60-62
近年来,本着"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与东盟关系全面发展,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经济合作的日益活跃,往来商船不断增多,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海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防止水域污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94届国际海事劳工会议上,海事劳工公约获得通过。这样一套世界统一的、新的国际海事劳工标准,为全球海运业搭建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国际海运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全球海员根本利益的新要求,该公约因此也被称为全球120万海员的“权利法案”。  相似文献   

18.
文中根据当前国际社会港口国监督检查工作现状和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行情况,对当前国际社会在履行国际海事劳工公约港口国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不断深入,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出国团组和出访人数逐年有较明显的增长,在世界海事界地位明显提升。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如,中国-东盟、中韩、中日、中澳、港澳海事合作以及举办国际海事会议等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国际海运界的地位明显提升。国际海事组织现在非常重视中国,遇到重大问题时,秘书长会事先了解中国的态度,听取中国的意见。世界航运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海外来风     
《中国船检》2006,(3):4-5
国际劳工会议通过新海员公约在日内瓦举行的第94届国际海事劳工会议日前圆满结束,大会以314对0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综合性海事劳工公约。ILO总干事苏马维亚称,公约是划时代的海事劳工条款,有助改善全球超过120万名海员的福利及待遇。目前,新公约条款仍有待ILO旗下30个会员国作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