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绿色发展作为五大理念之一被纳入治国方略,作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领域之一的交通运输,应该也且有责任做绿色发展的先行官。9月25日,2017年珠江水运发展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在湖南长沙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等会议文件,为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谋势。接下来,发展绿色水运将作为珠江水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有利于协调生态保护和航道工程的关系。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是水运行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谋求航道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理论框架出发,系统论述国内外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的相关理念、技术和发展前沿,总结了我国内河生态航道的成绩和不足。结合国内内河生态航道建设现状,提出下一步需要重点开展生态航道架构及评价方法、生态修复、生态航道影响与效应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节能减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交通运输部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的背景下,水运行业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水运,不仅对交通运输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树立"低碳、绿色"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7月5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港航共建绿色水运技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中国船级社(CCS)总裁李科浚在题为"关于建设我国绿色水运的几点认识"的主旨演讲中,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我国目标型绿色水运的体系框架和措施建议,引起了业界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航运是大运河文化的起源和灵魂,浙江内河水运现代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提出浙江内河水运发展要与保护传承、生态绿色、文化旅游、产业转型相结合,并提出浙江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科学划分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空间;发展生态绿色航运,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完善水上客运体系,助推文化旅游发展;推广湖州内河水运示范区,促进内河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协调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消耗,国家对新时代水运行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要求,基于对我国水运业发展历程的调研与政府相关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分析,提出我国水运行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包括环境与生态系统污染容量进一步改善、能源利用进一步加强、空间承载力进一步提高、人口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等4个方面。建议:国内外因素影响下水运环境生态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应深化相关体制改革并提升全球环境生态治理参与度;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极大改变能源利用模式,应鼓励新能源和新技术在水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恶化及港城争地等问题或会加剧我国港口退出、搬迁及整合,应结合各相关要素加强国家港口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已深刻改变现代物流体系,进而影响人口资源在水运行业的就业配置,应加强相关发展趋势研判并预作准备。  相似文献   

6.
正部省合力,推进珠江水运发展;6大方面,31项重点任务规划珠江"绿色宏图";依托高层协调机制,打造珠江的"金山银山"......《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印发出台,成为了珠江水运发展的一件"重磅新闻",在明确目标和要求的同时,也开创了珠江水运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内陆水运港口的绿色港口建设相比海运港口发展更为滞后,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在环保意识、相关政策规定、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规范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急需进行转型与升级绿色生态交通是今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趋向,“发展生态交通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国策”。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反映在航运交通上,就是要开展绿色低碳水运,节约港口能源与资源,降低港口的污染排放,承担起港口城市的社会责任,建设“绿色港口”。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自运行以来,作为水上通航综合服务试点,以其特有的安全、绿色、便民服务新模式,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是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将长江航运打造成内河水运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一次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绿色行动方案》)的印发出台,为珠江水运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其制定的6大方面32项重点任务也清晰地描绘了珠江水运绿色发展的"路线图"。而当下,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近况如何,又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有怎样的规划,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0.
长江航运具有运量大和能耗小的低碳环保优势。在长江生态航道建设过程中,强化生态航道的设计、科研与实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既显著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又充分释放水运的绿色属性,实现航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融合。下一步将在高质量发展、系统研究、成套技术凝练推广和生态环保技术提升等方面努力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万里长江如何实现大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近期,多位专家学者在报刊上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和阐释,作为交通水运行业期刊,本刊对近期各界学者公开发表的最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进行了梳理,综述如下,以供交通水运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立足新征程,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对我国水运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航道建设、港口规划、节能减排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对莱茵河流域和我国内河水运的绿色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水运绿色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交通运输是生产要素流通的载体,是畅通双循环的重要通道。水运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运输方式,在生态环保理念不断凸显的新发展格局下将如何发挥作用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对水运在双循环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利用VENSIM PLE软件,从系统的角度构建水运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因果关系模型,分析水运如何通过畅通循环中的堵点、痛点来促进双循环,在此基础上构建水运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系统流图进行仿真分析及政策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水运与内外双循环将继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扩大水运投入政策、绿色环保政策及均衡发展政策均可较为显著地促进内外贸易发展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研究结果对畅通内外循环、推进新发展格局建设和实现水运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水上运输业的建设逐步加速,已成为国内运输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水上运输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生态保护,加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研究,推动水运工程的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全面提高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围绕“内河水运经济绿色发展的意义”“内河水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内河水运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这几项内容展开论述,重点阐述内河水运经济绿色化发展的路径,提供一些具体化的建议,突出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对相关部门有所启发,从而达成“共同坚持绿色化”的共识,让内河水运经济得以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公告     
《中国海事》2013,(12):79-80
交通运输部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 目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LNG),加快绿色水运建设步伐,实现水运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和用能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7.
正珠江水运绿色发展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治国方略,对珠江水运的整体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过去一年中,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积极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让绿色理念在珠江这条大河上全面开花。绿色港口当前,广东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加大力度,攻坚克难,积极推进绿色水运发展,并在货物运输、新旧船舶、港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内河水运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水运工程建设具有较强专业性,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并且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在对水运工程设计建设过程进行分析与调查之后可以发现,这一过程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从根源上对其进行解决与改善,以此逐渐对不良行业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阶段特点和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全国人民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殷切期望,是新时代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历史使命。2018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的起步之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水运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水运业的高效、协调、健康、绿色发展,也成为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焦点,本刊从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建议和提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份。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份。2012年,水运行业见证了内河航道与港口建设堪称鼎盛的一年,也遭遇了航运企业最难将息的一年.喧嚣与叹息,火与冰,热与冷,成为本年度水运谢幕两行对比度最强烈的字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