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本刊讯)浙江港航在"互联网+"时代又交出了喜人的答卷。2015年10月27日,"基于船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跨区域智能航运数据资源库群及交换平台关键技术研究"2大项目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船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作为全国首个内河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示范平台,将进一步推进水路运输的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而另一项目将为跨区域之间的航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打下良好的数据基础,能有效促进智能航运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正>互联网下的港口物流企业急需建设打通港口各相关物流企业壁垒、适应互联网新模式的新一代信息系统,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架构,推行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一体化集成管理在港口国际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需要船代、货代、拖车、报关行、码头、堆场(仓储)等众多港口物流企业的参与和协作。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应用,各港口物流企业信息化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有的港口建设国际集装箱运输协作平台,很好地促进了相关港航企业信息  相似文献   

3.
蓬勃发展的港航信息化建设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持续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空间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样也影响着交通增长方式的改变。港航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港航服务水平、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港航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当前,港口之问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自然条件的竞争、技术装备的竞争、服务软环境的竞争,上升到综合能力的竞争;港口业务也从单纯的码头装卸、仓储等物流操作,发展到涵盖贸易、物流、监管、金融支付等各个环节。要想提高港口综合竞争能力,把大量复杂的信息资源组织得有条不紊,保证生产高效运行,就必须提高物流链的信息网络化水平,特别是作为物流中心节点的港口的信息化程度。为此,港航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及手段,推动港航发展方式逐步由外延扩张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全面提升港航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实现港航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平安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物流业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全新的物流信息模式。其核心因素就是物流信息的共享与畅通。介绍了其平台的基本架构与平台的功能。详细阐述了平台建设的基本做法,以及对港信息化建设的体会与思考。长江上游物流业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对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物流业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全新的物流信息模式。其核心因素就是物流信息的共享与畅通。介绍了其平台的基本架构与平台的功能。详细阐述了平台建设的基本做法,以及对港信息化建设的体会与思考。长江上游物流业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对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彭勃 《水运管理》2011,33(6):27-31
为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阐述港口物流信息化内涵,以舟山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为例,分析港口物流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从港口物流业务需求分析入手,构建港口物流信息化总体框架,从信息基础网络平台、数据库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平台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论述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从技术标准、人员和资金等方面提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内河水运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及城市转型发展中,内河水运急需转型升级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而信息化是内河水运转型升级的基础,研究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运业务的融合为核心,集航运、港口物流、船舶交易、临港产业、行业管理和政策服务等信息资源的港航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是内河水运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将更好地推动湖州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助力构建立体多元、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的最新理论方法与青岛的现状和发展,探讨了青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 建;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平台进行信息化现状分析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港口为龙头的物流公共 信息平台的系统框架,并就平台的目标定位、建设步骤、运营机制以及政府的作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丁超 《航海技术》2007,(6):67-68
伴随着海事行业各种行政申报和审批,在港航企业与管理相对人之间、港航企业之间、港航企业与海事局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流。他们对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有着特别的需求。建立海事电子申报审批平台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降低申报审批成本、方便管理相对人的有效途径,也是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论文就建立海事电子申报审批平台的EDI技术与操作流程规范等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韦扬 《水运工程》2021,(9):152-158
针对广西港航信息化存在着数据资源分散封闭形成信息孤岛、数据汇聚和共享交换困难、单体应用形式难以适应综合监管和一站式服务需求等问题,进行广西港航信息化架构的研究。基于中台思维和广西港航业务需求分析,提出数字港航一体化应用建设思路。基于中台和微服务技术,设计了广西数字港航一体化应用的功能架构和技术架构。研究结果对落实交通强国和数字广西等顶层规划、推动广西港航信息化高质量科学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嘉兴港围绕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宗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体系、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区港联动之年。一、港口发展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创造了条件1.港口生产有力支撑着物流服务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顾林 《中国水运》2009,(8):26-27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港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思想,而港航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港航信息化建设密切联系。湖州港航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近六年来更是取得长足的发展。在水运业快速发展和管理任务日趋繁重的同时,湖州港航始终坚持“科技兴航”,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管理,充分发挥了港航信息化效能。  相似文献   

13.
<正>1港航信息化发展进程全球经济的深刻变化及新一轮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使港航业面临一场意义深远、影响持久的大洗牌。港航业核心竞争力已从主要依赖硬件设施投入发展为以信息化为引擎的综合软实力的提升。持续低迷的全球航运市场和新航运时代形势对港航服务的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力信息化引擎促进转型升级,成为业界不得不深思的战略性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港航信息化先后经历了起步建设、应用发展、拓展升级和高端应用等4个阶段。港航信息化因发展阶段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是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11,(3):15-15
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该省正加快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服务支撑系统等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2010年以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以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省级部门会同宁波、舟山等5个沿海市政  相似文献   

15.
2011中国港航发展论坛将于2011年9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华贸中心JW万豪酒店举办。会议将就全球经济与贸易的最新趋势与前景、十二五港航业发展规划、国际航运业发展宏观政策环境、港航业信息化建设、港航业投融资、港航物流、多式联运与无水港等题目展开深入的探讨。截止2011年7月20日,已有数百家企业报名参会。  相似文献   

16.
为发展海南省洋浦港港口物流,采用SWOT分析法找出洋浦港在发展港口物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洋浦港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加强省内省际港口合作、提升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港航与企业合作、加强保税区功能、建设区域航运中心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金小平 《水道港口》2010,31(4):302-304
以浙江省港航水运建设与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港航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港航水运建设促进了海洋产业现代化、物流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又为港航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日前,福建省政府正式出台了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决定从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发展和物流市场需求四个方面着手,重点构建一个交通物流支撑体系和交通物流基础、物流信息两大平台,一批交通物流龙头企业“一二一”工程,力争到2015年建成海峡两岸经济区的现代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港航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实际困难进行分析,利用B/S结构和MVC框架以及射频识别技术建立港口作业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以港口作业信息为核心,为港航管理部门、船舶、港口物流公司服务的综合网络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变化,物流服务业逐渐成为国民支柱之一。而港航物流企业的空间布局及区位选择是影响物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宁波港航物流企业的区位进行布局分析、热力分析和圈层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了宁波港航物流企业布局的集聚性和向近郊区扩散的特性并且发现宁波港航物流的布局受到港口区位、政策向导、地价制约和历史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