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利工程的修建是为了控制、调节和利用自然界的各类水资源,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此举有益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能够改善民生条件,还能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调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状是水利枢纽运行管理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基于国内外发展趋势,水利枢纽运行管理的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阐述水利枢纽运行管理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分析水利枢纽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以强化水利枢纽运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水资源调配和洪涝灾害防止等方面,水利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水利工程已经成为基建项目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但是,在实际运行阶段,部分水利工程难以充分发挥其工程效益,这是因为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与运行管理方面有着较多问题。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是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效益的必要条件。本文就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水利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水闸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在水利工程的实际运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在水利工程实际运作中水闸的运行管理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在水闸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对该领域的问题解决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呈现出诸多的弊端,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普遍存在对水利工程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条件下,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出现许多问题,使得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受到干扰,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非常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兴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同时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随着社会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简单介绍水利工程渠道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当前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强化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水利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防渗加固工作作为水利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活动中关键的一环,对维护水利工程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现状与应对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对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进行完善、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加大资金投入,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明确权责,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性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澡港水利枢纽自动化系统改造项目,论述了自动化系统控制模式、组成原理、主要功能以及对投入应用后存在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的思考。为类似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长城  张立 《水上消防》2024,(5):151-153
水利工程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民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相关部门应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保障工程安全运行,促进工程效益持续充分发挥。但是当前部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不足,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果较差。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当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制订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策,为强化运行管理打好基础。本文首先对水利工程概念进行阐述,然后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从缺乏明确的运行管理目标、基础管理存在不足以及监督管理力度较低等方面出发,分析当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提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对策,力求不断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的不均匀,水利工程建筑的数量与规模逐步增大,满足了各方面的生产生活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二者的有机结合,使水利工程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本文从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二者结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措施,有利于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时代发展脉络,农村水利工程已经成为了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领域。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关系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脚步,同时它也影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平稳运行。如何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更好的平稳运行和发展,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是如今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目标,下面我从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入手,对其后续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相应的的建议和意见,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建辉 《珠江水运》2013,(23):72-73
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具有使用设备少、施工时间短、施工成本低等方面的优点,被普遍应用于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而且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技术和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对水利枢纽工程出水闸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郑雪明 《中国水运》2014,(8):138-139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以及规模逐渐加大,尤其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质量、效益及运行安全。尤其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如何做好质量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中作者以在金清新闸排涝二期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等工程建设实践中的体会为例,探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关于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水闸工程是水利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水闸工程的施工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虽然我国目前水闸工程较为成熟,但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影响着水闸工程的建设质量。本篇文章通过对该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一定解决对策,为水闸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民生设施,规范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有效、良性运行,是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近些年来,各地积极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扎实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使得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新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对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曾伟 《中国水运》2014,(3):238-239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我国山区的农业来讲,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山区农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五小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其在我国山区农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云南省大关县在水利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五小水利工程在其实施的重要性和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因此来解决大关县的受山脉影响,所导致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其农田水利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与经济不断繁荣,国家越来越开始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且政府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致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对我们国家的区域建设乃至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用水问题。因此要重视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为此,主要研究了低温季节导流期水利枢纽施工最优质量参数选取分析,以此来为我国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宝贵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8.
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截流、防洪、蓄水以及灌溉和发电等多种功能,能够对很多的行业和领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和质量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采用远程监控技术,能够对水利工程相关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观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观测到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使得水利工程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有所提高,能够为国家与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以此为主线,对远程监控系统的构成进行相应的介绍,并且对远程监控技术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任务也日益繁重。由于水利工程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其建筑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都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了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化水利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以期促进我国水利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小艳 《中国水运》2013,(12):211-212
农村水利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文中基于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管理措施,并分析了BOT模式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