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针对船锚坠落撞击管道的频率问题,基于南海AIS数据对船舶的抛锚作业进行分析,利用DBSCAN算法对船舶抛锚位置进行识别和聚类分析,通过海域划分网格法分配不同集群对应的抛锚作业频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船舶锚泊对海底管道的碰撞概率,实现对船舶抛锚作业对海底管道碰撞频率的定量评估,建立船舶抛锚作业对海管碰撞频率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基于不同区域的历史AIS数据,提供船舶在不同地点的抛锚频率,进而定量预测船舶抛锚作业对海底管道的碰撞频率,为海底管道的防护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牛轭至官山水道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水深、流急、海底无覆盖层,水下地形凹凸不平且呈"U"形,海床坡度陡达30°,施工船舶抛锚定位难度极大。由于传统的抛锚定位方式在本工程中难以实施,为了确保本工程钢箱梁吊装的顺利进行,根据本工程钢箱梁吊装工期和吊装规程要求,参考同类型桥梁的钢箱梁运输船定位方案,对多个方案进行研究和现场演练,并对钢箱梁运输船的水阻力、风阻力、锚缆力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以"定位船+岸锚+水下锚"的定位方式进行运输船的定位,成功地解决了官山大桥钢箱梁运输船的定位难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抛锚撞击海底管道事故频发,撞击概率计算过程较复杂且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抛锚统计试验模型,对某一条件下船舶抛锚对海底管道的撞击概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或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能较好地反映船舶抛锚对海底管道的撞击概率变化特性,可应用于危险区域的抛锚预警和海上禁锚区的设置。  相似文献   

4.
抛锚撞击是使海底管道损坏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对我国渤海湾水深浅、航运密集,曾发生船舶抛锚作业对其海底管道造成损坏的情况,运用能量分析法,就船舶抛锚对渤海湾海底管道的撞击损伤进行分析。建立海底管道抛锚作业撞击损伤的数学模型,分别对不同埋层厚度、不同混凝土厚度下的海底管道抛锚撞击及产生的凹陷深度等损伤程度进行研究,提出渤海湾海底管道埋设深度的安全域。该研究可为渤海湾海底管道工程建设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工程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港口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海洋油气工程的快速发展,港口航道区域与海底管道登陆段发生重叠情况不可避免。第三方活动造成的坠落物撞击(如船舶落锚),会威胁航道下方埋设的海底管道的结构安全。为了寻求合理的防护措施,保证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落锚引起的管道动态响应进行研究。文章采用物理模型实验的方法,对管道上方覆盖的纯块石层、混凝土块层+块石层、混凝土块层+橡胶垫+块石层、柔性防护垫层+块石层等不同防护形式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实时测量管道表面的动态应变响应,分析其沿管道的轴向变化以及极值分布。通过模型试验确定了相对有效的覆盖层形式及设计厚度,为海底管道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LS-DYNA分析应急抛锚贯入海床的动态响应过程,并分析不同锚重、水深、抛锚高度、海底底质等因素对锚在海床中贯入量的影响,最终确定锚机影响作用下管道的最佳安全埋深。  相似文献   

7.
此文针对锚在船舶中的实际应用入手,分析船舶安全操纵的用锚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用锚方法;并深入分析应急抛锚作业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抛“一点锚”抗台的操作要领,以确保船舶的操纵安全.  相似文献   

8.
以新汴河航道唐河地下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航道整治工程对地下涵造成的结构安全性和碍航影响,通过对地下涵影响范围内航槽进行钢筋砼结构防护及调整检修方案,保障了航道整治后地下涵的正常安全运行,同时设置了禁止抛锚和减速警示标志等安全保障措施,满足船舶通航安全要求。研究成果可以为处理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文志  李英鸽 《中国水运》2010,334(7):40-41
本文结合在港口与航道工程(主要是水下工程)中GPS测量控制的运用,介绍了GPS-RTK测量技术在港口与航道工程水下工程的应用及实际施工中的一些体会(如施工船舶基坑开挖定位、基床整平、水深测量等)  相似文献   

10.
<正>0 引言在密西西比河、拉普拉塔河、亚马孙河等内河中上游港口装货的船舶,当顺流出港时经常会因天气或航道受阻等原因需要临时抛锚。在河道锚泊大多顶流抛"八"字锚,需要在河道中顺流拖锚掉头操纵。上述河道的流速普遍超过2 kn,且河道宽度受限,船舶重载吃水大,顺流减速困难、余速高,顺流低速舵效差,加上通航密度大、抛锚掉头时间受限,也无拖船协助等,这些因素增加船舶抛锚掉头的难度。重载船河道顺流拖锚掉头大多用锚机逐步送出锚,不能脱开锚机离合  相似文献   

11.
雷雨 《珠江水运》2020,(1):74-75
通过对一起抛锚操作事故实例的原因分析,探讨正确的锚保养,锚作业方法与应急措施,对船长、船舶驾驶人员及锚设备保养人员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2017年度水运工程工法技术交流评审会"专家评审,宜昌航道工程局《大流速条件下透水丁坝构件水下安装施工工法》获得了省部级二级工法。该工法研究开发了大流速条件下可调节的基床整平定位支架,为水下基床细平精确定位和潜水员水下安全作业提供了可靠保障,并设计制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事故性抛锚对海底管线损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箭  李恒志  田博 《船海工程》2008,37(1):142-144
依据海底管道的风险评估方法,参考概率论的基本原理,论述了事故性抛锚情况下,锚撞击海底管道的概率,估算出事故抛锚对海底管道的损害程度,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道港口》2015,(3):272-276
随着跨航道海底管线应用越来越普遍,航道、水港等海域的抛锚作业对海底管道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针对海底管道堆石保护方法,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抛锚作业过程中海底管道的应力状态,并对其进行了损伤分析。通过绘制不同影响因素下管道变形的对比曲线,研究了覆盖石材、抛锚速度、埋深等因素对管道损伤的影响,并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海底管道响应的敏感性。结合标准DNV RP-F107中的能量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海底管道响应的工况,分析得出管道的最小推荐设计埋深。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需要,采用"抛石基床+安装预制空心构件"混合堤结构型式在整治结构物逐渐应用,对基床抛石的整平要求不断提高,激发水下基床整平新工艺不断涌现,本文就深水基床不同的抛石工艺适用条件和质量控制效果进行探讨,为类似工程采用合理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单向运营航道疏浚拓宽施工中,抓斗船需在过往船舶通过时,提前起锚远离航道一侧进行避让,如频繁避让会严重降低抓斗船的生产效率。为此通过研发锚漂快速收回装置,结合抓斗船在边坡施工过程中的特点和海水流向的不同,在保证船舶安全及稳性的前提下,采取抛设单侧一字锚、不等距锚、等距抛锚等工艺,降低避让对施工效率的影响。经过现场实践证明,该施工工艺可有效提高抓斗船在该种工况下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7.
张猛  孙玉环  郭胜  程剑 《机电设备》2020,37(1):31-35
大型船舶在深水抛锚时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如丢锚、弃链、损坏锚机等。研究了船舶深水抛锚时的极限水深、出链长度和抛锚方法等,提出了大型船舶深水抛锚控制的关键因素,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凯宝 《天津航海》2012,(4):11-12,23
文章对船舶抛锚拖曳的影响进行了力和距离分析,并就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海底石油管线的安全防护,提出了防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传统软式扫床流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从扫绳、扫艇和作业模式三个方面做了改进。采用尼龙绳做拖缆和底索,测量船舶改为小型测量船舶,并用侧扫声呐对疑似水下障碍物进行二次确认,提出了一套适合长江航道水下障碍物探测的软式扫床方法。经测试,新方法能很好地适用于长江航道水下障碍物探测,减少了扫床的资金和人员投入,保障了作业过程的安全性,提高了扫床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型重载船舶掉头时用锚的实际操作及受力分析,提出大型重载船舶在急流中掉头时,如果必须考虑抛锚协助时的抛锚时机和船位控制的操纵要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