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曦 《水运工程》2022,(7):240-245
为提升船闸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水平,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基础上,细化并编制了满足标准要求的船闸工程BIM设计细则,根据应用实践建立了船闸工程BIM设计总体实施流程。以某船闸工程为例,对信息模型的层级组织、模型内容、协同设计、分类编码、模型存储和成果交付等进行了实践,验证了基于标准的实施工作流程的可行性和标准在船闸工程BIM设计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可以规范船闸工程BIM设计,提升设计成果质量、实现数字化交付和应用,也为船闸工程BIM技术实施和数字孪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纪宇阳 《集装箱化》2017,28(11):20-23
正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主要的大型港口企业之一,其管理水平与世界一流港口企业相比差距明显。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将三维模型与工程信息相结合,为天津港的信息化管理带来新思路。本文着眼于将天津港庞大的建设项目信息资源与BIM技术相结合,借以开发天津港特有的BIM管理系统。BIM技术在天津港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为天津港基建行业管理带来巨大便利,产生显著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运工程传统项目生产方式存在设计施工相分离、信息交流低效的问题,以高桩码头工程为例,在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开展BIM技术综合应用,探索工程管理创新,搭建了BIM应用平台,使各参与方的工程信息通过加入中心文件进行共享。凭借BIM技术的可视化优势,实现对本项目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计划和方案模拟,在施工实施阶段的数据采集及综合查询、进度录入、构件预制管理、工程量统计及质量管控等工作,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中体现BIM技术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BIM+VR技术是当今BIM应用的最前沿科技,针对印尼某电厂工程的特点,采用BIM技术应用于项目的全过程,其中重点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在设计及施工过程的BIM技术落地,解决了传统设计及施工中不容易发现的一些问题,有效的降低了风险的发生,成为项目安全进行的保证。本次BIM+VR技术成功的结合了云端协同及"互联网+"的概念,实现了模型轻量化、三维动态互动体验及信息综合处理等,它的成功应用是BIM技术与生产项目的全新结合,有利于项目的管理及宣传。  相似文献   

5.
张红星  黄涛 《珠江水运》2023,(1):101-103
BIM是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工程基础模型通过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运用三维数字化等手段实现信息共享,解决各阶段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本文针对航道工程,研究“BIM+GIS”技术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BIM信息与GIS信息进行整合,使微观领域与宏观领域工程信息实现交换和互操作,将BIM的应用从简单的三维结构模型延伸到空间上的航道整治工程全范围,以实现BIM与工程各专业多源数据融合匹配。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地基基础信息整合、信息共享,基于我国工程实践的BIM理念,研制基于BIM的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信息系统。本文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思路、数据接口和主要功能。应用该系统,能实现合同、项目、人员、数据、报告、防伪、结果可视化等全方位的工程管理,能与BIM系列软件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共享,能提升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数字化监管,推动BIM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利工程BIM技术指的是基于BIM数字化承接与可视化表达等配套组成的技术。我国很多建筑领域都在运用BIM技术,如民建、市政、桥梁工程等都有所应用。而在水里工程上采用BIM技术,它能为整个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有效保证。本文就以水利工程BIM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李正  李锐  王飞 《水运工程》2019,(11):139-143
为解决BIM在水运行业堤坝工程中应用较少的问题,通过在传统堤坝设计方法中融入BIM设计理念,基于Civil3D软件形成一套建模、算量、批量出图的堤坝工程BIM设计方法。对Civil 3D部分功能进行二次开发,建立堤坝工程部件库,优化工程量生成与输出流程,实现BIM三维线框模型向带特殊编码信息的三维实体模型自动转换的功能。采用BIM设计方法在相关工程中进行实践,拓展了BIM在堤坝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某大型码头项目设计为案例,搭建云端协同平台开展各专业的BIM协同设计,基于三维可视化的场景,对项目方案进行了设计优化。各专业模型通过云端协同方式实时链接进行总装,项目协调员根据设计成果进行碰撞检测,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同时,针对BIM在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的需求,对BIM设计软件中的部分功能进行了二次开发,拓展BIM应用价值,更好地推动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结合BIM技术在本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本文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为BIM技术在码头设计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BIM技术发展迅猛,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已渗透至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不同领域。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场革命,BIM技术带来的效益也是有目共睹。本文以高桩码头为例,在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开展BIM技术综合应用;凭借BIM技术可视化、信息化的优势,实现工程量统计、施工进度模拟、设计优化等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BIM技术可实现工程信息在全寿命周期内有效利用与管理,是水运品质工程有效实施的保障。结合航道工程BIM应用现状,从BIM技术方案与应用两方面分别对长江下游黑沙洲、长江中游蕲春水道以及京杭运河八堡船闸整治工程中BIM应用展开论述,介绍BIM技术在提高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上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IoT(物联网)技术虽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愈加广泛,但在航道工程勘察阶段未广泛应用.针对这个现状,研究BIM和IoT技术的集成应用,采用基于BIM+IoT的勘察管控平台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探索其在航道工程勘察安全管控中的应用.以某航道工程为例,利用BIM+IoT平台实现了水上移动巡检、...  相似文献   

13.
建筑信息模型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的方式主要包括:使用专用中间文件格式和使用公共数据模型格式等。针对专用中间文件格式DXF在传递模型属性信息时存在信息丢失的情况,基于IFC实现地形模型跨平台共享,且保留了模型属性信息的完整性。结果表明,IFC作为一种开放的建筑产品数据交换和表达的国际标准,为BIM应用系统之间模型信息数据的共享提供了一种思路。研究成果对于测绘单位开展BIM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水运工程造价涉及数据共享协同与积累困难、造价信息不精确、造价数据分析功能弱等诸多问题,本文进行了水运工程集装箱码头造价管理在BIM技术中的应用研究,通过BIM技术,结合BIM建模软件,把真实的建设工程数据信息参数化以后形成一个孪生的数字模型,以达到相关专业及人员都可以在整个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数据信息的共享和改进,提高造价管理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中测量数据集成信息丢失、模型更新繁琐等问题,采用Autodesk BIM平台,研究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阐述实现方法,并在武汉—安庆段航道和燕子窝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进行示范应用。研究成果可为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飞  孙鹏  赵磊 《水运工程》2019,(1):150-15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堤坝BIM三维线框模型缺陷,根据堤坝工程的特点及其模型构建需求,建立了堤坝BIM模型构建与信息化框架。该框架包含堤坝工程的编码标准、命名体系、断面提取功能与三维实体生成功能等内容,可将几何模型与属性信息自动融合为实体BIM模型。该框架能在不同BIM软件平台下实施,选取Autodesk平台的Civil 3D与Revit进行. Net二次开发,在相关工程中进行了实践,成功构建了BIM模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堤坝工程的BIM全流程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BIM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撑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一、BIM技术介绍BIM的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撑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建筑信息模型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8.
王帅  杨林虎  蔡伟 《水运工程》2021,(10):323-327
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正在推动港口建设向智慧化转型升级。针对海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质量要求高、多语言环境沟通效率低、交叉作业面多且干扰大等难题,依托工程实例,开展EPC模式下BIM技术在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一体化应用研究,挖掘BIM技术在直观性、协同性、优化性及信息完备性等方面的应用优势。结果表明,BIM技术能够为高质量建设海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在提升工程质量、提高沟通效率、积累数字资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家华  杨彪  许鸿贯  梁庆 《水运工程》2022,(10):217-222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计中参与专业多、设计精度高、工程周期短以及BIM数字化交付要求等问题,进行了BIM技术在项目中的研究和应用。依托钦州7#~10#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在设计阶段开展BIM技术应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并基于三维可视化场景和数据结果,深入探索BIM应用价值,通过三维化的虚拟方式呈现自动化码头的装卸工艺。同时,结合业主方对项目BIM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在设计阶段BIM应用过程中考虑了施工阶段应用的分段和编码要求,推动了BIM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落地和工程信息的流转。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BIM设计应用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可为BIM技术在类似项目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20.
BIM的出现给建筑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它的出现是建筑行业的一次革命,它不仅简化了二维三维之间的转换、促进了建筑行业中各个专业间的协作,同时整合了建筑行业中各方的信息,使建筑相关方的沟通更加简单、有效,大大降低了建筑行业中的沟通成本。水运行业是建筑业的一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对国家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BIM的出现能否促进水运行业的发展,能否引领水运行业的发展趋势,答案是肯定的,下面针对BIM对水运行业发展的影响做进一步思考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