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促超排卵周期外周血瘦素 (Leptin)水平的变化、穿卵时卵泡液Leptin水平与同步外周血Leptin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 1 8例不孕患者、2 1个促超排卵周期不同阶段外周血、卵泡液Leptin水平及对照组排卵前外周血Leptin水平。结果 促超排卵周期中应用GnRH a卵巢功能被最大抑制时外周血Leptin水平最低 ,穿卵前显著升高 (P <0 .0 0 1 ) ;促超排卵患者穿卵前外周血Lept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排卵前Leptin水平(P <0 .0 5 ) ;卵泡液Leptin水平与同步外周血Leptin水平呈正相关 (r=0 .947,P <0 .0 5 )。结论①卵巢功能与Leptin之间相互影响 ;②外周血与卵泡液Leptin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GnRH 相关肽(GAP)是 GnRH 前体蛋白质分子 C-末端56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本文应用3种分别抗 GAP N-末端、抗 GAP 中段和抗 GAP C-末端的抗血清,以及免疫组织化学 ABC 法,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中染出 GAP 样物质。结果提示 GAP 或其裂解片段对垂体前叶细胞的激素分泌和睾丸间质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ABC免疫酶染色技术,观察了大鼠和小鼠脑内GnRH神经元及其纤维的分布。结果发现90%以上的GnRH神经元胞体集中于终板血管器附近的斜角带一视前内侧区,并向头背侧延至内侧隔核,向尾外侧伸到视上核区。内侧基底下丘脑区未见阳性胞体。GnRH纤维经室周和外侧束终止于正中隆起:在头端存在于其全层和全宽,向后渐分成两束,集中于正中隆起外侧部。对啮齿类与灵长类GnRH系统的差异及其在生殖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筛选与人类PIF1解螺旋酶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PIF1蛋白PINT功能域(1180氨基酸)和解螺旋酶模序(167180氨基酸)和解螺旋酶模序(167926氨基酸)为诱饵,与HeLa细胞cDNA文库杂交,筛选能与人PIF1蛋白不同功能域相互作用的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及β-galactosidase实验等确定阳性克隆。结果 PIF1蛋白PINT功能域杂交共获得17个阳性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有3个阳性基因,它们分别是CCNDBP1、OTUD5、CAP1。而PIF1蛋白解螺旋酶模序未获得阳性克隆。结论 PIF1蛋白的PINT功能域对调控PIF1的生理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SD大鼠Atoh1 cDNA编码序列并测定分析其克隆序列。方法采用非对称互补引物/模板法,制备Atoh1 cDNA的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入PMD-19T载体中并测序。结果经酶切鉴定、测序分析表明,扩增得到的大鼠Atoh1基因CDS区全长为1 056 bp,编码351个氨基酸;测定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参考序列对比,有2处碱基发生突变,但克隆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这两处碱基应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突变为无义突变,不影响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Atoh1 cDNA编码序列,为进一步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龈沟液中MMP-2,9的量与牙周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滤纸条的袋内取样法取40例患者40个牙位治疗前(BT组)、治疗后(AT组)的GCF样本,同时取40例健康人的40个牙位的GCF样本,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其中的MMP2,9的水平。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GCF中MMP2,9的总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后MMP2,9的总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1),治疗前后GCF中MMP2与MMP9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GCF中MMP2,9的总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降低,其水平反映牙周组织的破坏和炎症程度,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8.
<正> 为了建立一种对病毒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方法,我们采用目前国内外认为标记简单、性质稳定、特异性高,简便易行的酶标记萄葡球前A蛋白(SPA)作为第二抗体,用于免疫酶染法及ElisA法,检测了53份宫颈癌、宫颈炎病人血清中的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对比分析,认为免疫酶染法优于ElisA法: (1)酶染法简单易行、方法稳定、不需要特殊设备,在普通显微镜下即可观察结果,而ElisA法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抗原要较纯,浓度要较高,温度要恒定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确认中国人群中1例新的HLA等位基因。方法使用PCR-SSP和测序为基础的分型技术,分析确认HLA-B*的新等位基因。结果先证者HLA-B位点有一个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的HLA等位基因均不同,该基因和B*4812的差异在第3外显子区域的419位碱基A>C,486位碱基C>G,512位碱基G>T。导致116编码子TAC>TCC,编码的氨基酸由酪氨酸(Tyr)变成丝氨酸(Ser),147编码子TGG>TTG,编码的氨基酸由色氨酸(Trp)变成亮氨酸(Leu)。结论该基因为HLA新的等位基因,2005年10月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4814。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产气肠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情况,并对其同源性进行分析。方法β-内酰胺酶试验与基因型检测(包括4个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blaSHV、blaCTX-M-3、blaCTX-M-9基因与1个AmpC酶基因:AmpC基因)分别采用头孢硝基噻吩显色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并运用随机引物扩增PCR(RAPD)与聚类分析对29株产气肠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9株β-内酰胺酶阳性的产气肠杆菌中15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编码基因结果阳性,blaTEM、blaSHV、blaCTX-M-3、blaCTX-M-9基因型分别为2株、1株、6株、4株,1株同时携带blaTEM和blaSHV基因,1株同时携带blaTEM和blaCTX-M-9型基因;12株细菌AmpC酶阳性;5株细菌同时产超广谱ESBLs与ampC酶;29株产气肠杆菌经RAPD与聚类分析,分为11个基因型。结论 ESBLs与AmpC酶是产气肠杆菌所产的2种主要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RAPD分型中Ⅱ型、Ⅲ型为同时产ESBLs与AmpC酶,临床应对这2型产气肠杆菌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1.
RD-PCR技术在酵母基因表达谱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RD PCR技术分离酵母基因。方法 首先提取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总RNA ,纯化mRNA ;然后 ,反转录成双链cDNA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I酶切 ,在酶切片段上加上接头后 ,用通用引物U进行第一次PCR扩增 ,以这一产物为模板用选择性引物(在通用引物的 3’端延伸两个碱基 )作第二次PCR扩增。 5 %PAGE胶分离基因片段 ,选择单带割胶回收 ,做第三次PCR扩增 ,与载体连接 ,最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采用这种方法分离得到的基因片段 ,经Blast检索分析 ,确为来自酿酒酵母基因的cDNA片段或表达序列标签 (EST)。结论 RD PCR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EST ,可用于酵母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P物质(SP)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一种生物活性肽,它由十一个氨基酸构成。60年前Euler和Gaddum首先发现了SP。后来人们又相继发现了神经激肽A(NKA,K物质,是一种10肽)。神经激肽B(NKB,10肽),还包括其它几种结构与功能相近似的肽类通称为速激肽(tachykinins)。近  相似文献   

13.
不同透析液对血透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 2 4例长期血透 (HD)的终末期肾衰患者随机分为 2组 ,甲组用醋酸盐透析液 ,乙组用碳酸盐透析液。以酶联免疫法测定 HD前、透析器首次使用及第 4次使用后、发热反应时外周血 IL-1β、TNFα水平。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 HD前 IL- 1β、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透析器首次使用及第 4次使用后 ,两组间 IL- 1 β、TNFα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出现发热反应时与醋酸盐组 HD前比较 IL - 1β、TNFα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故提倡用无菌碳酸盐透析液  相似文献   

14.
血清SCC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SCC Ag)与其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快速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 ,检测 5 0 0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SCC Ag值 ,分析SCC Ag检测值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 Ag水平与肿瘤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0 5 ) ,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且治疗前的水平高于治疗后 (P <0 .0 0 5 )。结论 治疗前后血清SCC Ag值对估计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与激素治疗效应的关系。方法31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于治疗前抽取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植物血凝素刺激其生长,取其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检测IL-4、IFN-γ,激素治疗8周后根据治疗反应分为激素敏感组(17例)及激素耐药组(14例)。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激素敏感组治疗前外周血IL-4水平明显高于激素耐药组(P<0.01);IFN-γ水平在激素敏感组及激素耐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外周血中的IL-4可以作为预测激素疗效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大鼠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动态变化及复方地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偏侧损毁黑质制备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成功的PD模型大鼠腹腔注射左旋多巴/苄丝阱[50/12.5(mg.kg)],制备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病证的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复方地黄方组、LID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并在治疗4周、6周后取纹状体,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内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LID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兴奋性氨基酸显著升高;复方地黄方能显著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抑制性氨基酸含量则明显升高。结论复方地黄方缓解帕金森病LID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内氨基酸的水平、减轻其兴奋毒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013年西安地区普通手足口病(HFMD)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6型(CA6)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特征。方法从2013年采集的普通HFMD病例标本中随机挑选250份非肠道病毒71型(EV71)非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者,利用实时荧光逆转录酶联聚合反应检测CA6,扩增部分阳性标本VP1(viral protein,VP)基因,并测定序列,与CA6其他参考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在250份样本中CA6阳性者共191份,阳性率为76.4%。进化分析显示西安地区2013年CA6与近年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CA6新变种同源性较高,而与原型株进化距离较远。序列比对发现本地毒株VP1与CA6新变种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89.7%97.5%,编码氨基酸相似性为96.0%97.5%,编码氨基酸相似性为96.0%99.7%;与CA6原型株及2006年以前中国大陆分离株核苷酸相似性为82.3%99.7%;与CA6原型株及2006年以前中国大陆分离株核苷酸相似性为82.3%83.8%,氨基酸相似性为93.8%83.8%,氨基酸相似性为93.8%94.9%。结论 2013年西安地区HFMD普通病例病原以CA6为主,流行株为近年来流行于全球各地的CA6新变种。  相似文献   

18.
由临床表现、基础生殖激素测定及阴道超声,虽可对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患者做出正确诊断,但部分病例仍有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对7例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升高的PCOS患者(HP-PCOS),12例PRL水平正常的PCOS患者(NPRL-PCOS),7例单纯PRL水平升高患者(HP)及10例正常妇女进行GnRH和TRH刺激试验。结果:刺激试验前,4组基础LH/FSH比值无显著性差异;刺激试验后,两组PCOS妇女峰值时LH/FSH比值显著高于HP及对照组,而HP-PCOS与HP组的PRL反应无差别。提示:GnRH和TRH刺激试验有助于PCOS的确诊及鉴别。  相似文献   

19.
20.
NT4-p53(N15)-Ant融合基因的克隆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构建NT4-p53(N15)-Ant融合基因表达盒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应用互为模板的引物PCR技术及T载体克隆法克隆p53(N15)-Ant基因,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并测序。扩增阳性重组质粒后限制性内切酶切取p53(N15)-Ant片段连入pBV220/NT4质粒。结果克隆了p53(N15)-Ant基因,经酶切及测序证实结果正确;重组质粒pBV220/NT4p53(N15)Ant经限制性内切酶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酶切片段大小和理论值一致。结论通过分子克隆体外重组技术成功制备了含有NT4-p53(N15)-Ant表达盒的pBV220质粒,为进一步开展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