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准确获取洣水河特大桥主梁用C5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化配合比,对单掺粉煤灰、矿渣以及粉煤灰与矿渣复掺后均为20%条件下的C5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均大大抑制了C5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的增加,在同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与矿渣的复掺与单掺粉煤灰或单掺矿渣相比,其抑制C5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徐变增加的效果明显,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其抑制效果更显著。粉煤灰与矿渣复掺20%的C5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解决了洣水河特大桥混凝土结构超高泵送、低徐变等技术难题,对类似工程的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也可为相应规范的修订积累原始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
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徐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的长期试验,研究了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的收缩、徐变性能及其规律,探讨了温度、湿度、加载龄期等因素对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徐变的影响,以及收缩徐变对轨枕中预应力损失和轨枕使用期间开裂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细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Ⅲ型轨枕的长期性能良好,满足Ⅲ型轨枕技术条件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青藏铁路工程应用,配制抗冻性高、强度较高、适合于青藏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掺加引气剂与矿物掺合料如硅粉与粉煤灰,均有利于混凝土达到C50或C60强度等级以及抗300次冻融循环的要求。在采用适宜掺量的外加剂与掺合料的情况下,高性能抗冻混凝土在性能上具有突出特点,即良好的抗冻性并不要求混凝土具有很高的强度。对于0.32水胶比的混凝土,引气剂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活性掺合料等量置换水泥,使混凝土28d强度下降,但4个月后混凝土强度持续增长,达到空白混凝土的强度。新拌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太小,宜为16~22cm,以利于成型密实,确保抗冻性。MIP(压汞测孔)试验结果表明,引气剂使混凝土内的孔体积增大,并使混凝土内孔分布向大尺寸方向移动,导致平均孔径增大,这可能正是混凝土抗冻性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CCM复合掺合料具有物理填充作用,能够明显提高浆体硬化后的密实度和强度。通过掺加水泥用量15%、20%的CCM复合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来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CCM复合掺合料后混凝土强度发展对温度不敏感,混凝土水化温度降低。通过在京沪高铁悬灌梁中应用,证明20%掺量的CCM复合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提高3 d龄期的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缩短张拉龄期,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客运专线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泵送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高耐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聚羧酸系外加剂的特点,以及客运专线所处施工环境原材料的实际现状,介绍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C5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提出了其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配制C80高强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控制参数及配制技术路线,通过试验配制出了性能能够满足要求的C80高强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C80高强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本研究能为C80高强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建筑向大跨度、超高层的发展和特殊条件下对高耐久性的要求,作为工程主要材料之一的混凝土的发展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高性能混凝土概念提出之后,国内外都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高性能混凝土高强机理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双掺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特点,研究了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以及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增强机理.阐述了粉煤灰利用的经济性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8.
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矿物掺合料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改善混凝土的力学和工作性能,提高结构的耐久性。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电通量、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及水化热的影响,为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广州当地所用的原材料,配制C25泵送混凝土,供广州地铁东山口车站及东-杨区间工程使用。研究根据不同工程结构部位的不同坍落度的要求以不同的粉煤灰掺量、4种化学外加剂和1种膨胀剂进行11组混凝土试配。除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外,还对其中的8组进行了抗渗与收缩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C50高性能混凝工配制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光 《铁道建筑》2007,(11):98-100
针对客运专线箱梁大量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品牌的外加荆、不同掺量的单掺法和双掺法分别进行了配合比组合试验,对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性能研究,得出较为理想的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一种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布包裹并植入钢螺栓及压钢板的新型组合加固方式来改善混凝土棱柱体力学性能.通过对9组约束高强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及1组对比试件进行轴心受压试验,分别研究包裹纤维布、植入钢螺栓并压板和两者组合加固技术对改善高强混凝土棱柱体受力性能的作用,采用应变能积累理论分析讨论了几种加固方法对高强混凝土棱柱体延性提高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承载力提高的原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加固方式均能提高棱柱体的抗压强度,组合约束试件较前两者能吸收更多的能量,具有较好的延性,能更有效地提高棱柱体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2.
纤维超高强混凝土框架短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根超高强纤维混凝土框架短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分析了影响纤维超高强混凝土短柱位移延性的因素,探讨了其变形与耗能能力。将试验结果与普通高强混凝土短柱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超高强混凝土短柱中掺入纤维是解决超高强混凝土短柱脆性大、延性差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框架墩桥在高速铁路设计与使用中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以某7×16 m七跨等截面连续梁桥为例,将不同徐(温)变形组合曲线叠加到轨道不平顺谱中,并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及行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车桥振动方程及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徐(温)变形引起的桥面不平顺的桥梁响应值比未考虑其影响的值较大,而随所采用的桥面组合变形曲线的不同而变化不敏感,车辆响应中的横向加速度和横向Sperling指标接近允许值,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CFRP布修复震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CFRP(碳纤维)布修复震损高强混凝土方柱的抗震性能,共进行了4个高强混凝土方柱试件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别研究横向CFRP布方式加固试件和修复震损试件、横向结合L型CFRP布方式修复震损试件的抗震性能.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了试件的延性性能、承载力、能量耗散、刚度退化以及CFRP应变.研究结果表明:经...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混凝土结构的渗漏以及防水材料的老化,提出了一种渗透结晶自修复混凝土的方法。介绍了渗透结晶材料的性能及渗透结晶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渗透结晶材料的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其掺量合理的使用范围;分别进行了混凝土抗压、抗拉强度回复率试验和第2次抗渗试验,根据渗透结晶材料的作用机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结晶混凝土具有较强的自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既有混凝土结构时存在不同方位的黏结界面,为研究其对新老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设计具有不同混凝土浇筑成型方向的Z型黏结试件进行直剪试验,探究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成型方向、混凝土强度和界面处理方式等对黏结试件破坏形式和抗剪强度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浇筑成型方向影响下新老混凝土黏结界面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成型方向对界面抗剪强度影响显著,新混凝土从老混凝土顶面浇筑的效果最好,侧面浇筑次之,底面浇筑最差,差值最大多达到顶面浇筑试件抗剪强度的50%。一定范围内增大新混凝土强度能有效提高黏结界面抗剪强度,底面浇筑时效果尤为明显;当新老混凝土强度相差较大时,继续提高新混凝土强度作用不大。基于本试验结果,建议新老混凝土强度差宜控制在2个标号以内。界面处理方式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依赖于新老混凝土强度和新混凝土浇筑成型方向。本试验中,II类界面对于强度相同的新老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影响不大,但能提高不同强度的新老混凝土界面抗剪强度,尤其是底面浇筑和侧面浇筑的界面。  相似文献   

17.
以五强溪沅水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浅埋式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拱桥,提出基于我国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桥墩防撞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对该桥的桥墩防撞安全性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桥墩加固方案.采用三维实体单元来模拟基础加固后新老混凝土的共同作用,同时考虑新老混凝土接触面按完全粘结与滑动2种情况建立计算模型,对桥墩防撞加固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亦可供同类桥梁加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火灾高温后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是判断火灾后建筑结构损伤程度、剩余承载力的重要依据,设计了一个进化神经网络模型,用遗传进化算法优化RBF网络的连接权和网络结构,并将其应用于火灾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评定,给出了混凝土强度测试的实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进化神经网络比回归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