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毂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毂式电动汽车是直接将电机安装在车轮轮毂内的新型电动汽车。轮毂式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就在于对轮边电机的控制,特别是转向时的差速控制。文章介绍了轮毂式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转向电子差速控制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3.
4.
5.
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机械制造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促使轮毂电机技术逐渐成熟,将其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中,可以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且在当前电动汽车领域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也加强了对轮毂电机技术的关注力度。在当前环保型,节约型社会的大力建设下,能源汽车会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对此人们需要科学选择关键部位,科学应用轮毂电机技术,以此发挥电机的自动化优势,有效满足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此,本文主要浅谈轮毂电机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分析,具体阐述了轮毂电机技术的概述和优点,后提出了常见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7.
8.
9.
一、电动汽车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优点
资源和环境是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电动汽车作为"绿色交通"的主要载体,在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石油开采过度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愈来愈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政府和汽车生产商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目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比较新的电动汽车形式,正受到世界各国汽车生产商的青睐。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性能,往往是采用普通机械式传感器的方法来获取轮毂电机的转子位置信息,来对轮毂电机进行矢量控制,这种方法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且容易发生故障。为了实现轮毂电机的矢量控制,对永磁轮毂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电动汽车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信号注入法的改进、参数敏感问题及切换算法的改进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发展概述轮毂电机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其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因此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大简化。轮毂电机技术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00年,保时捷就首先制造出了前轮装备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技术在矿山运输车等领域得到应用。而对于乘用车所用的轮毂电机,日系厂商对于此项技术研发开展较早,目前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以非线性八自由度车辆模型为基础,利用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四轮转矩容易获得的独特优势,将车轮转角、各个车轮驱动力矩、侧向加速度及横摆角速度作为算法输入,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理论设计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行驶中状态估计算法。Car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估计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行驶中的纵向车速、侧倾角、侧倾角速度等状态。 相似文献
14.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理想要求是同时兼有电动、发电回馈和电磁制动3项功能.为兼顾并提高电机的多功能要求,提出了对变磁阻双凸极电机改进的原理和措施.对所设计的两种轮毂式电机的具体结构以及分别运行于3种功能时的原理和过程进行了描述.该类电机的推出可大大简化电动车辆的机械结构,提高其性价比.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轮毂电机驱动式微型电动车参数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微型电动车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选定轮毂电机驱动的微型电动车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城市居民日常出行和成本等因素,通过动力学计算、MATLAB/Simulink仿真等方法对微型电动车关键性能参数合理范围的选择进行探讨,包括最高车速、电机类型、电池容量和续驶里程等.结果表明:微型电动车最高车速合理范围为80~100 km·h1,采用直接驱动的轮毂电机作为动力源,微型电动车续驶里程的合理范围为100~120 km,对应的电池容量为12~14 kW·h.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探究轮毂电机角模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多种物理场耦合特性,解决轮毂电机在有限空间中存在的散热难问题,文章基于键合图理论,建立了轮毂电机角模块系统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并导出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了轮毂电机在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的输出转矩和温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水冷模式对定子绕组的冷却效果明显;对于不同的水道截面尺寸和冷却液流速,轮毂电机呈现出不同的温升特性;相同的电机运行工况和冷却液流量下,增加水道内径可以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进行流体仿真,得到的电机温度分布云图和温度变化曲线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耦合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轮毂电机角模块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