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山东省某在建高速公路工程,针对其场区土层分布为含淤泥质夹层的粉质黏土地基情况,对强夯法加固此类地基的适用性及相关强夯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夯击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随夯击次数和深度的增长、消散规律,以及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强夯参数、施工间歇时间、止夯标准等施工参数。同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强夯加固后地基的工后沉降,进一步验证强夯法加固饱和粉质黏土地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鲁西北黄泛区粉土地基的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在桥头地基进行了1 500kN·m夯击能的强夯试验。通过监测试验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夯坑与地表沉降量、压实度以及路基填筑期地表沉降,分析了黄泛区粉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在2m左右时,1 500kN·m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为5.54m,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系数α为0.447,夯击间歇时间宜取2d。相关研究成果为黄泛区强夯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笔者参与了强夯加固效果检测全过程的湖南省政府新机关大院办公区强夯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强夯法加固粘土回填地基的工程实践,说明了从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两方面检测的试夯区的加固效果,并分析了强夯法加固粘土地基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以某场地地基处理为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强夯法对冲填土地基进行处理。通过试夯实验来确定强夯施工参数,并以此进一步指导后续施工。其成果对强夯地基处理技术在吹填土地区的应用和推广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不停航施工情况下,机场飞行区强夯加固地基能够顺利进行,依托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改造工程,通过观测不同强夯工况下地基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确定了强夯的点夯能量、收锤标准、夯点间距以及夯击间歇时间等强夯参数,并通过采取不停航施工措施,确保了项目施工安全,对今后国内外类似机场在不停航情况下进行强夯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黄泛区上部粉质黏土、下部粉砂的不良地基条件,通过现场试验,监测夯击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增长与消散规律,计算了有效加固范围和有效加固系数,提出了确定夯坑间距、强夯间歇时间、单点夯击次数的方法。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了桥头高填土总沉降,分析了加固效果,论证了该地区强夯加固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对进行过排水预压处理以后的区域开展强夯试验,对地形变形状况、陆上强夯后的夯沉量、地基的承载力、空隙水压力等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试夯处理效果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进一步确定陆上强夯间距、夯击数、单击夯沉量等相关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所具有的优点,使其在许多地基处理工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废黄河地区某高速公路的液化地基进行强夯试验,研究了在强夯试验过程中夯沉量、孔隙水压力与夯击次数的关系,以及孔隙水压力与深度和时间的关系,并且在夯前与夯后分别进行SPT、CPT、SAMW试验,检验强夯后试夯区的处理效果,最后提出了合理的强夯施工参数和控制工艺,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广泛应用于公路地基处理工程中。针对强夯法处理黄河冲积区地基的试验研究,确定了强夯工艺参数和施工控制建议,评价了强夯加固效果,提出了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强夯法加固饱和粉土地基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一工程实例,介绍通过合理确定施工参数,并采用严格的工艺控制,强夯法在饱和粉土地基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1.
某软弱路基冲压与强夯处理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种地基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均可能达到处理目的,但其处理效果和对工程的适宜性会有所区别。在某大型公路工程的软弱地基处理中,分别进行了冲击压实处理和强夯处理的试验。在两种施工方法工后检测中,分别对干密度、压缩模量、面层强度等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两种方法的工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冲压处理的效果和工艺效益均要优于强夯处理。  相似文献   

12.
动态变形模量Evd检测是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快速检测路基质量的方法。选择6种代表性的填料进行试验,分别测试路基的压实度、含水量、弯沉、动态变形模量。进行了Evd与压实度、含水量及弯沉的相关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用Evd检测路基压实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石混填料为山区公路路基填筑最主要的原料,由于土石混填料级配差、不稳定等特点,难以控制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智能压实技术本质上是根据监测的振动响应获得智能压实测量值,识别或评估压实质量,并实现碾压过程的动态监控.针对土石混填路基压实质量常规评价指标的不足,文中研究适用于土石混填路基的智能压实测量值指标,依托某高速公路土...  相似文献   

14.
粗粒混合土具有颗粒级配和均匀性差的特点,难以用作变形要求高的建筑地基。结合海拔4300余米的西南某重点工程项目,采用振动碾压、冲击碾压和强夯的方法对原粗粒混合土抛填地基处理和高填方填筑体进行了压实试验。通过颗粒分析、压实度测试、动探、载荷试验、波速试验等检测表明,中高能量强夯可有效破碎工程区粗粒混合土填筑体中碎石,使填筑体颗粒级配变好,密实度显著提高,处理后填筑地基物理力学性能良好,达到了高填方地基稳定、均匀和密实的要求。同时提出了粗粒混合土大面积填筑工程质量控制应采用施工控制和地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且地  相似文献   

15.
结合厦蓉高速(漳州段)改扩建工程,利用现代检测技术(瑞利波),通过对面波检测试验和现场灌砂法试验,得出试验段路基压实度与瑞利波波速成正比关系;基于瑞利波波速与压实度关系,对高填方路基增压补强强夯前后瑞利波波速的检测与分析,提出砾砂类填料高填方路基增压补强强夯有效密实深度修正指标,以此参数对强夯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既有宕渣路基建设条件下,采用强夯进行道路地基处理.通过对强夯试验段进行分析与总结,采用“硬壳层整体刚度”设计理念,提出合理可行的强夯施工工艺,结合路基浅层冲击压处理,取得了良好的路基处理效果,避免对欠固结状态下既有路基的重复翻挖,切实保障了工程的经济性,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以张承高速公路崇礼至张承界软土地基加固为例,介绍了采用强夯和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案选择、加固机理、垫层的作用,以及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控制方法,指出采取强夯和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能使夯击后的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减少路基的沉降。实例证明,其加固方法满足技术、经济、质量、工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并且优于其他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强夯法处理吹填砂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夯法是处理吹填砂地基的一种有效方法。试验表明:吹填砂地基经过强夯后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速度较快;第一遍强夯会对后继强夯的孔压上升及消散周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第二次夯击超静孔隙水压力比第一次高,且消散速度慢;不同夯击能量会导致各区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不一;地基土平均比贯入阻力及地基承载力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71-173,16
为评估强夯置换施工对周边油气管道的影响,结合大亚湾石化区强夯置换加固路基工程,在试验路段(周边无油气管)布置了位移边桩、测斜管和强夯振动监测点。利用全站仪测量了地表变形情况;数字测斜仪测量了土体内部的侧向变形情况;振动测试仪记录了强夯施工时地表监测点的振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深层侧向位移在2~4 m深度范围内衰减较快,5 m以下深层侧向位移基本为零;强夯置换振动的影响范围为25~30 m。对位移和振动的监测数据的分析,可知在5 000 kN.m的夯击能时:强夯置换施工的影响范围为25~30 m。  相似文献   

20.
增大击实功的路基压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压实度是路基填筑时控制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指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击实功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击实功,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都有显著提高,抗压强度最大增幅达到50%左右。因此增加路基土的密实度,可以明显地提高路基土的强度,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还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压实机具和碾压遍数对压实度的影响,并采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对压实后的路基强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碾压遍数的增加,压实度存在一定的增大趋势,但对不同材料的路基应选用不同的机具组合、碾压遍数等,以保证压实效果最佳。总之,由于目前重型压实机械的普遍使用,为更好地控制压实质量,适当提高路基压实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