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隧道占比高,且隧道供电条件较困难,传统的10 kV供电方案难以满足项目远距离、大容量的供电需求。因此,对于多隧道供电的高速公路项目,有必要建设隧道群变电站向项目内所有隧道供电。主要针对隧道群变电站主接线方式、设备及导体选择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就国内一些城市高压配电网的特点,针对三种典型的110 kV变电站一次侧接线方式,从经济性、可靠性、运行灵活性这三个方面分析比较,推荐应该采用T型接线、线路变压器组接线为主要型式.对城市的高压配电网110 kV变电站一次侧接线方式的选择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主成分分析的故障检测方法,给出了该方法进行离心泵故障诊断的步骤.以离心泵出口压力脉动信号作为分析对象,利用改进小波算法构建其特征集;以泵的正常状态下测试数据为样本数据,经过主成分分析,对其特征集维数进行了约简,建立了特征提取模型.通过计算的距离测度的方法,实现了离心泵的故障识别.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故障智能识别方法大样本和阈值设定困难的局限性,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准确分析与度量牵引变电所主接线设备失效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程度,并及时评估其失效风险以保障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首先利用ITE规则将牵引变电所主接线故障树转化为BDD结构,然后利用递归公式对BDD结构进行递归访问来计算BDD根节点的概率、基本事件的Birnbaum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根据BDD算法程序对主接线失效故障树的分析计算,得到了主接线失效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引发事故的关键因素,为牵引变电所检修与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比验证表明,BDD方法与割集方法分析结果吻合,且BDD方法计算速度更快,从而为牵引变电所主接线失效风险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列车运行过程中车轮会出现打滑抱死等现象,导致ODO(odometers)呈现功能故障状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列车定位单元ODO故障分析及HMM(hidden Markov models)的应用研究.首先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对ODO故障状态进行诊断;然后,引入基于HMM的故障诊断方法,从模式识别角度出发,建立ODO隐藏的故障状态模型,通过输入观测序列与分类器中的HMM匹配,得出ODO的故障诊断结果;最后,通过遗传算法对HMM中的参数训练部分进行改进.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的故障识别率为33.3%,基于HMM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正常和故障状态的诊断精度可达100%,总体诊断精度可达95%,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改进后经仿真对比表明:在训练速度上遗传算法可以较快到达稳态,训练精度提高了86%;在高噪声背景下用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故障诊断具有明显缺陷,利用遗传算法可以改进B-W(Baum-Welch)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基于HMM的故障诊断方法相较于神经网络方法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基于特征矩阵的主存故障检测方法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检测地址位及数据位故障时特征矩阵存在的条件及其确定方法.针对微机保护系统,给出了可用于其主存故障检测的特征矩阵.该检测方法原理简单,使用灵活,无需额外的设备,可有效检测到主存各种模式的故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主轴承对于隧道掘进机的工程地位特别重大,良好润滑是主轴承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总结和分析TBM主轴承结构及特点,论述润滑方式及密封对于保证主轴承状态的作用,结合以往施工实践中曾经出现的主轴承故障,从状态监测、维护保养及运行操作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的侧重点,分别提出了避免和减少主轴承故障的对策,强调以加强维护保养、按技术规范操作和控制TBM掘进作为主轴承良好状态的重点保证措施,出现故障及时维修,只有这样才能为掘进施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预装式变电站建设的城市化属性效果,需要对其城市化属性指标做出准确评价. 首先,构建了包含经济属性、社会属性、节能属性3类指标的预装式变电站城市化属性指标评价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指标的量化模型;然后,引入最小协方差行列式 (minimum covariance determinant,MCD)稳健分析法对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中专家组所给出的判断矩阵进行检测,去除由于专家组成员之间主观认知的差异性而产生的离群矩阵;最后,应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MCD-AHP)对预装式变电站城市化属性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并评价. 结果表明:去除离群矩阵样本后,上、下限矩阵计算所得指标权重差值的绝对值为0~0.0103、相对变化比率为0~9.31%,明显优于全样本状态下权重差值的绝对值率0.0138~0.1355和相对变化比15.99%~106.23%,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判断矩阵的逻辑一致性和权重值的聚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电力培训难以满足受训人员在变电站现场实际操作与设备学习,且系统功能单一,受训人员体验度不高,培训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了一套基于Unity3d的变电站虚拟仿真培训系统.通过3D建模、场景搭建、脚本逻辑设计、功能模块开发等实现了在虚拟变电站漫游巡视、设备学习、故障重现、模拟演练、答题考核等培训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沉浸感和交互性,可降低培训成本,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系统分布热备冗余容错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对整个系统进行各种故障自诊断的方法,包括工机时的上电自诊断、系统工作中的动态生诊断、现场运用中维护时详细的静态自诊断和功能自诊断、整个系统通信网的自诊断及系统偶然故障后立即恢复的方法等,并给出了系统进行各种自诊断的测试代价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11.
从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关键参量可提高变压器状态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针对变压器的状态识别,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变压器状态关键参量提取方法。首先在分析变压器状态指标参量与故障类别关联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全面的变压器基础参量体系,然后运用关联规则将变压器故障类型与指标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通过计算得到各指标参量的支持度与置信度,以满足两者最小阈值为条件提取出变压器状态关键参量,从而构建变压器状态关键参量体系。最后以某变电站故障统计数据为例进行验证,为变压器监测数据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不确定强对流天气下动态改航路径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对流云团状态不确定条件下的改航路径规划问题,利用云团预测状态的不确定性测度和外推位置随机误差建立多雷暴云团的状态转移矩阵,用于预测改航路径规划网络的时变阻滞状态.以期望改航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航段连续性和最大穿越风险代价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动态改航路径规划模型.针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种天气场景的16种初始状态,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通过预测云团状态的不确定变化,改航路径能策略性地选择穿越初始状态不可航云团或绕飞初始状态可航云团.与确定性改航策略相比,绕飞距离减少了40%,穿越云团次数减少了30.8%,改航路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均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3.
车间设备布局问题具有非线性、NP难等特性,无法运用传统方法求得最优解.运用遗传算法突出的寻优能力,在单行布局的基础上,采用自动换行技术对车间设备进行多行设备布局,优化车间设备布局效果,运用PMX交叉操作和邻域搜索技术的变异操作提高遗传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通过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电力机车设备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机车设备状态检测诊断系统是根据铁道部科技发展方向和机车设备按状态修的修制改革而研制的.它是在分析我国电力机车设备运行条件、工作状态、机车设备故障检测和应急修理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车载微机实时检测并记录机车设备的工作状态,对影响机车正常运行的主要设备故障进行实时诊断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传统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的局限性,基于模糊层次分析选址综合评价方法,在三维GIS中对升压站的选址进行了可行性比对分析. 首先从施工成本、选址地形因子、灾害指标、临近资源及障碍区域五个类别的准则建立风电场升压站选址递阶层次结构;其次集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一种新的选址评估模型;通过预设几何初选规则获取模型输入参数,最终解算模糊评价矩阵实现升压变电站自动选址. 通过对不同地形的已建成风电场升压变电站选址结果进行比对研究实验表明:以风机分布区域范围内的2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作为实验数据,系统解算时间均在10 min内. 平原最佳选址的站址评分为0.957 8优于已建成站址评分0.941 2;山地最佳选址的站址评分为0.743 5优于已建成站址0.706 8. 该方法有效地提升了选址的时间效率且具备较高的精准性及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类可分性和遗传算法的核ICA特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独立分量分析(KICA)可以实现特征提取,但当数据量较大时,特征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结合类可分性和遗传算法来选择特征并降低其维数的方法.对数据进行KlCA处理后得到特征向量及权值矩阵.对于权值矩阵.使用类问类内距离比来进行特征初选.保留权重矩阵中类间类内距离比大的列,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对这些特征向量使用遗传算法来选择最优特征组.两个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广东电网的高速发展,对变电站和电网运行人员的电气设备操作技能和事故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培训设备也应适应电网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主流变电站及电网仿真培训系统的分析,从系统构成的模式上进行比较和选择.并结合广东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及电网仿真系统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根据铁路行车的实际需要,研制了电气集中微机模拟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操作及表示信息与行车操纵台一致,能够模拟行车运营和信号故障状态的功能,本文从设备功能、硬件结构、软件模块系统地分析了微机模拟教学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含特殊负荷的配电网分层故障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殊负荷接入配电网,增强了电源、负荷与电网之间的互动性,对故障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快速定位故障点的分层定位方法. 首先分析基于遗传算法的单层含特殊负荷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不完备性;其次在单层模型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改进量子免疫算法的区域定位方法和隐枚举法的区段定位方法;最后对所提模型和基于单一智能算法的单层模型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免疫算法和改进量子免疫算法构建的单层定位模型相比,所提分层定位方法大大简化了故障辨识模型的复杂度,在提高定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定位的容错性和稳定性,可将故障搜索维度降低69%,故障定位耗时在1 s以内,故障辨识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提高电力网容量、电压等级和综合自动化水平的需求,对具有220kV侧有8回出线、110kV侧有10回出线的变电所进行电气设计。通过对3种方案的技术分析和比较,选择双母线接线技术,同时确定主变压器容量、主变压器台数、主变压器型式和结构,最终选择变电所变压器的型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