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京沪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为背景,利用大型堆叠式剪切变形模型箱,进行了饱和粉土地基和CFG桩桩网结构加固地基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饱和粉土地基加固前后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响应加速度、剪切变形等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网结构加固饱和粉土地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抗液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CFG桩桩-网结构地基抗液化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沪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各级加载情况下地基路基加固前后液化区域分布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分析,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加固饱和粉土地基进行抗液化性能研究.研究表明,未加固饱和粉土地基在加载加速度大于0.2g时,几乎全部液化;加固后饱和粉土地基在加速度幅值为0.1g时,加固区以外的饱和粉土地基面附近有小面积的液化,随着加载加速度的增大,加固区以外的饱和粉土地基面积液化进一步加大,并逐渐向桩间土发展,当加速度幅值达到0.4g时,路基发生完全液化;超静孔隙水压力随加载加速度幅值的增加而增大.CFG桩桩-网结构地基能够有效地抑制超静孔隙水压力的上升,从而提高地基的抗液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CFG桩复合地基是一种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铁路地基加固处理中。CFG桩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它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通过工程实践,阐述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试桩施工、施工方法及其相关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碎石桩桩网复合地基加固京沪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为原型,对模型比例为1∶10的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碎石桩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液化土地基不仅提高了地基的抗液化能力,而且大大减小了地基路堤沉降;在7度抗震设防下,满足京沪高速铁路抗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强夯块碎石柱体的方法加固饱和粘性土地基是最近几年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应用的一种新的地基加固技术.阐述这种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及施工要点,介绍海口美兰机场场道地基加固的应用实例的施工参数、检测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第一条大范围穿越戈壁地段的客运专线,线路主要以路基形式通过,途经地区多为戈壁地貌,路基多为碎石土。对CFG桩施工工艺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评估了CFG桩地基处理措施的处置效果,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通过试验筛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验证、完善、优化高铁戈壁碎石土地基加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京沪高速铁路中等压缩性土的基本特性,以及路基设计中广泛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措施,进行了CFG桩处理中等压缩性土地基的现场试验.对中等压缩性土基本特性、CFG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CFG桩复合地基和桩筏基础沉降变形特性、荷载分担规律等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CFG桩复合地基可满足高速铁路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的控制要求,得出了京沪高速铁路中等压缩性土地基工程特性、CFG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方法以及CFG桩复合地基和桩筏基础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碎石土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现场直剪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深层平板栽荷试验,探讨了三峡库区猴子石滑坡体上碎石土地基未浸水和浸水时地基承载力.结果表明:浸水后碎石土黏聚力幅度下降较大,离散性大;内摩擦角变化相对比较稳定,且降幅不大.内摩擦角衰减系数η(4)主要分布在0.78~1.0之间;黏聚力的衰减系数ηc分布在0.4~0.8之间.平板载荷试...  相似文献   

9.
以郑武客运专线郑州至许昌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例,选取代表性地点,采用载荷试验、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钻探取样等综合勘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粉土地基承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总结提出了该段粉土地基承载力确定的方法,为客运专线铁路粉土地基承载力确定提供了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应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凤阳试验段,重点开展CFG桩+桩帽+加筋垫层联合堆载预压处理地基试验.实测路堤填筑堆载过程中及堆载结束后一段时间内桩帽、桩间土压力及相应褥垫层顶面的土压力;分析CFG桩复合地基中桩帽顶水平面应力、褥垫层顶面应力及桩土应力分担比随填筑高度和固结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桩帽顶水平面与褥垫层顶面应力在路堤横断面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路堤荷载作用下摩擦型CFG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经验系数变化特性,基于京津城际和京沪高铁2个试验段共6个路堤断面的勘察设计资料和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深厚松软土地基变形计算经验系数与当量压缩模量的关系及其受压缩层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区间路堤荷载条件下,深厚松软土CFG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经验系数随当量压缩模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与压缩层厚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特征,并明显大于铁路技术规程的推荐值,差异可达1倍以上。针对应力比为0.1和0.15所对应的地基压缩层厚度,分别提出相应的地基变形计算经验系数建议值,对完善铁路工程的地基变形计算技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接触网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接触网基础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而接触网支柱预埋螺栓的固定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接触网支柱能否准确就位、受力是否合理。结合贵广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重点介绍了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螺栓采用双层模具固定法施工控制关键技术,采用该施工技术,满足了设计和验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京沪高速铁路及上海虹桥站相关工程共10条线路并行跨越吴淞江,受上海虹桥站、虹桥动车运用所站场位置控制,各线路中心线与河道中心线的夹角仅31°。为满足桥下通航要求,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对桥跨型式进行了多方案研究;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科研成果,推荐的(60+100+60)m斜连续梁方案与工点建设环境最为匹配,工程投资最省。斜连续梁结构简洁美观,对斜跨道路、航道的铁路桥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研究提出的斜连续梁中支点构造措施、支座布置方式可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速铁路路基压实力学控制指标现场对比试验及对试验结果的分类统计分析,得出了地基系数K30与变形模量Ev2、动态变形模量Evd与变形模量Ev2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地基系数K30和变形模量Ev2试验方法的异同处,并对地基系数K30试验方法提出了修改建议,可为铁路路基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运营高速铁路重点地段基础变形监测缺乏完整的技术体系,以某运营高速铁路重点地段基础变形监测实践为依托,进行以下研究:(1)分析运营期高速铁路重点地段基础变形监测特点,提出重点地段的选取原则;(2)结合相关规范,提出适用于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的监测断面和监测点布设方法以及相关监测技术要求;(3)根据重点地段监测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京沪高铁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风屏障基础施工的底面及侧面凿毛、打眼(竖向钻眼与水平钻眼)、清孔、注胶植筋、钢筋绑扎、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铁延伸至越来越多的城市,市区内空间紧缺,各类房建基坑工程将不可避免地对运营高铁产生影响。运营高速铁路多采用无砟轨道,而无砟轨道通过调整扣件应对变形的能力十分有限。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基坑支护形式,控制邻近基坑对运营高铁路基的影响,成为高铁工程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某邻近高速铁路的大型房建基坑工程为背景,利用FLAC 3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支护方案进行了计算与分析,选择合理的控制标准;再通过综合考虑无砟轨道现状及新建工程的影响,验证该工程中基坑支护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高速铁路采空区桥梁群桩基础的受力机理研究,目前还非常少见。以合肥至福州高速铁路官山底特大桥采空区群桩基础为原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群桩受力规律。研究表明:随着荷载增大,桩上部轴力变化明显,桩身轴力沿深度逐渐减小,在采空巷道内桩身轴力不变,所有桩均为端承摩擦桩;桩侧摩阻力沿桩身先增大后减小,整个桩的侧摩阻力分布重心下移,穿过采空区的桩侧摩阻力分布重心比未穿越采空区的桩下移深度略深;承台下中部的桩间土应力要大于承台边角位置的桩间土应力,随着荷载增大,桩间土应力增长速率小于桩顶应力,桩身开始承担更多荷载。  相似文献   

19.
以大西客运专线为研究背景,基于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地下水位差异和不同地基条件下跨地裂缝带高铁路基的动力响应及CFG桩对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动应力和加速度响应在地裂缝带处出现较大波动,路堤中动应力沿深度方向衰减近50%,加速度衰减近70%;上、下盘地下水位差导致地基动应力和加速度幅值出现明显差异;CFG桩降低了路堤加速度和路基下部动应力,且动应力降低幅度要大于加速度;对于动应力,桩间距的影响最大,桩长次之,桩径最小;对于加速度,桩间距的影响最大,桩径次之,桩长最小;地基优化加固方案为:上盘桩间距1. 2 m,桩长8. 0 m,桩径0. 3 m;下盘桩间距1. 2 m,桩长16 m,桩径0. 6 m。研究结果可为跨地裂缝带高铁路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