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唧浆等主要病害破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唧浆和裂缝处治以及病害处治后实施微表处预防性养护的方案;结合实体工程施工,分析了微表处原材料现场补给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各项材料性能、施工方式对彩色微表处技术的具体影响,提升彩色微表处技术的施工质量,在总结彩色乳化沥青微表处的技术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彩色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的材料技术指标要求,并结合以往实体工程经验,确定了彩色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给出了保养建议。结论显示,符合本文所述要求进行选材与施工的彩色微表处具有防滑耐磨、成本低廉、施工便利及开放时间短等优点。因此,通过研究总结所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可为今后彩色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3.
微表处工艺具有厚度薄、施工快、使用耐久等技术特点,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技术,其与常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有着完全不同的强度形成机理。微表处稀浆混合料在摊铺、成型过程中存在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极易受外部环境温度、光照条件等影响。尤其是微表处夜间施工面临温度低、湿度大、无光照,混合料成型强度时间相对较长,以及夜晚可视度差、交通状况复杂、施工问题不易发现等不利条件。该文结合微表处夜间施工技术特点和难点,系统研究了乳化剂、外加水、填料、温度、光照等因素对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成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京津高速公路实体工程试验段的实施,系统开展了北京地区微表处夜间施工的室内配方设计、现场施工管控等基础工作。试验路铺筑及跟踪检测表明:该项技术克服了夜间施工诸多不利因素,同时还兼具微表处混合料优异的和易性及使用性能,为后续微表处夜间施工技术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北京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技术增加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浅谈路面微表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速公路路面微表处技术的施工实践,从技术层面对微表处的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为提高路面微表处技术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水平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微表处是一项涉及多环节复杂技术并受气候、路况等影响的工程。该文依托沪陕高速公路叶信段微表处工程成功实践,对微表处施工中矿料活性处置、集料级配选择、改性乳化沥青选择、高温天气下质量控制措施、混合料拌和、摊铺及碾压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矿料活性较强和高温环境条件下微表处施工技术处理思路,形成了微表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微表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许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253-255,396
在微表处施工作业中,一般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填料,尽管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上,允许消石灰作为填料使用,但使用消石灰做为填料的作法并不多见。该文主要介绍用消石灰作为填料在微表处施工中的应用实例,证明消石灰在微表处施工中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结合微表处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在高等级路面养护施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能够很好地预防路面病害,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易征  周娜 《公路与汽运》2013,(6):150-152
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是影响微表处混合料施工及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因素主要包括微表处混合料的材料选择、配合比及拌和与施工过程中的气候环境。文中主要从微表处混合料材料及配合比出发,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表处技术是一种功能完善的道路养护技术.结合具体工程对微表处原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处治措施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微表处技术作为国内高级路面养护的一种新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污染小,开放交通快等优点。该文结合微表处技术在杭宁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微表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问题,介绍了施工工艺过程。结果表明,采用MS-3型混合料配比进行现场施工控制是可行的,并通过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微表处的应用实例,对微表处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施工及注意事项和微表处使用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微表处在高等级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2.
结合微表处在多条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情况,对微表处的合理使用范围、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探讨了微表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微表处,可有效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和防水性能,能有效处理轻微路表病害,如裂缝、4cm以内车辙等。本文结合广大高速公路赣定段施工,简要介绍了微表处的发展过程、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争奇  陶晶 《中外公路》2006,26(3):90-93
微表处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该文结合西(安)-潼(关)高速公路微表处的铺筑技术,探讨了微表处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措施,有关结论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表处在重交通高速公路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东省粤赣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际情况,对微表处技术的原材料选择、混合料级配设计以及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通过对路面工后1个月内连续使用性能的检测和分析,证明微表处在开放交通后最初的1个月内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对本工程的成功应用进行了总结,可为微表处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京沪高速公路微表处车辙修复施工,介绍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材料和设备选用、混合料选型等,重点阐述微表处车辙修复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微表处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微表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预防性养护措施,近年来在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我国却没有相应的施工技术规范供施工时参照。从人员、设备、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检测等方面对微表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微表处路面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不同使用年限微表处路面、普通密级配混凝土路面等10个路段的试验,测试了各路段的路面构造程度、摩擦系数、病害类型以及行驶车辆内外噪音,得出了微表处路面路表特性和使用性能的衰减规律: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路表构造深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使用3年后的微表处路面构造深度与采用AK-13的抗滑表层相当;摆值摩擦系数随年限的增长没有明显衰减;微表处路段的车内外噪音相比于普通路段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且车内噪音与路表的构造深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接着,通过测试和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表面的磨耗损失、轻微程度的泛油、施工不均匀以及级配控制的不严格是导致微表处路面使用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原材料、施工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对微袁处技术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在ISSA及中国国内微表处技术指南指导下的微表处施工的原材料、级配、施工工艺;并结合试验评价了目前标;隹指导下的微表处施工效果;最后提出目前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方法需要量化,并应该完善相关配套仪器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微表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养护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1cm厚微表处罩面工程,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石料料源不稳定、石料的砂当量较低且不稳定、施工气温偏低等因素导致施工效果不太理想,总结分析了施工中原材料的选择、优化,并对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进行了验证。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成型时间在施工现场存在诸多条件的影响因素,本文试验分析了在低温施工条件下影响稀浆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乳化剂类型及用量、用水量、拌和温度、矿料级配等单项因素,逐个提出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说明影响机理,并对施工现场的综合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低温施工条件下提高稀浆混合料成型时间的方法。因此在微表处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合理控制拌和时间,方可摊铺出最佳的微表处封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