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船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保障船舶计算机安全稳定运行。已成为各航运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干散货船舶具有吨位大、速度慢、航线长且不固定等特点,加大了解决该问题的复杂性。文章从干散货船舶计算机的环境和安全现状出发,从人员、技术和制度的角度,探讨了保障船舶计算机安全稳定运行的方法.并期望为保障干散货船舶的计算机安全稳定,提供一套可靠的解决措施和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2.
船舶设备管控一体化系统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船舶设备管理和船舶设备运行参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船舶设备管控一体化,对提高船舶设备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船舶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总线方式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底层数据采集、高端管理软件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船舶设备实现管控一体化的系统的一般结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以船舶电站为例介绍了管控一体化技术的实施情况。将管控一体化概念引入到船舶设备管理,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船舶运动控制特点,提出了构建多Agent系统的策略和方法,以此解决船舶多智能设备的自学习和自适应、即插即用、协同控制等问题,并提出了构建船舶运动控制的Agent与MAS体系的框架和软件编程解决要点。  相似文献   

4.
陈琳 《水运管理》2008,30(7):16-20
为解决我国《海商法》未建立完善的船舶留置权制度面临的困难,探讨《物权法》对补充船舶留置权制度产生的影响,阐述《物权法》突破《民法通则》和《担保法》对留置权的诸多限制,在该制度的适用、种类、内容以及实现上均作了重大变更:扩大船舶留置权人的范围,增加可留置船舶的情形,补充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改变船舶留置权的实现顺序,认为《物权法》虽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并补充了《海商法》对船舶留置权的欠缺,但却不能完全解决当前船舶留置权存在的问题,只有修改与完善《海商法》才是使船舶留置权完全走出困境的最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内河船舶隔振降噪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内河船舶振动噪声比较严重,部分振动严重的船舶,船板振裂,机械事故不断,影响船舶的正常航行,本文通过隔振降噪机理的实例计算及实船测试数据分析,提出了解决船舶隔振降噪的途径和方法,以求提高内河船舶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船舶制造海量异构数据为对象,研究ETL技术及其执行工具,建立船舶制造海量异构数据处理架构,构建统一的数据仓库系统,符合船舶数据结构特性,能够可靠、有效、快速地实现船舶制造各种数据间的抽取、清洗、转换及装载,解决船舶数据源无法相互关联及汇总的问题,实现数据整合、展示、分析的快速响应,提高智能管控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陈安扬 《船舶工程》2003,25(5):24-25
如何解决船舶空调系统在船上有限空间内的布置和船舶空调舒适性的矛盾,一直是船舶空调系统设计人员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介绍一种低温送风系统,探讨在船舶空调行业中的应用,期望能设计出更好的船舶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8.
介绍国际上船舶登记制度的方式,并就我国现行船舶登记制度对航运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实行第二船舶登记制度来解决我国中资船舶方便旗登记问题,并对建立我国第二船舶登记制度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船舶辅机作为船舶电站的动力源,若有效负荷下降,排烟温度升高,则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对于老旧船舶的辅机,可以通过改造增压器来解决这一问题,文中以“和昌”轮为实例具体介绍了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0.
孙林  张亮 《船舶工程》2023,(S1):258-260+332
空气润滑减阻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船舶阻力,提升船舶的设计能效指数。该技术在国内船舶建造领域已有实际应用。如何将空气润滑减阻系统应用船舶上,需要考虑该系统与船舶现有布置、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安全性、公约规范的合规性。通过对空气润滑减阻系统的分析,识别出相应的风险点,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式,避免了设计方案不合规而造成的后续设计修改。  相似文献   

11.
复杂分支轴系扭振计算的动态矩阵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在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计算中所应用的诸多方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改进的动态矩阵法进行船舶推进轴系的扭振计算,并论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使其能更加简单、方便地解决船舶复杂分支推进轴系的扭转振动计算。最后还列举了实际算例的扭振计算,证明此方法在解决船舶推进轴系扭振计算方面是一种有效、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牟小平 《水运管理》2009,31(6):35-37
为解决船舶检验不规范给海事管理带来困难的问题,结合日常船舶监督管理中所发现的船舶检验质量问题,列举案例,对常见的船舶检验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按照相关海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提出海事管理机关加强船舶检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指导海事管理机关加强船舶检验管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事》2012,(5):73-73
为解决船舶标识不规范的问题,长江海事局决定从4月1日至7月30日在全辖区开展船舶标识专项检查活动。7月1日至7月30日,海事部门将对不合格的船舶进行集中处罚。专项检查主要针对船舶标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与船舶登记证书和船舶检验证书一致。对未按规定标明船名、船籍港、载重线的船舶,将责令整改并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将禁止船舶出港或责令停航,并暂扣责任船员适任证书3个月至6个月。此外,还将对辖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安装情况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4.
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防、救、赔"系统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家慧 《中国航海》2004,(2):15-19,24
列举和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海事和救捞单位救助遇险船舶防止污染海洋环境的实例,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彻底解决船舶污染造成海洋环境损害问题的机制和措施,提出了建立我国海洋环境的船舶污染“防、救、赔”系统工程理论的构想,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船舶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航运市场持续低迷,航运公司经济效益大幅滑坡,部分航运企业采取船舶停航的方式来减少成本支出,致使长期锚泊船舶数量激增。一些锚泊船舶采取减少安全配员、降低安全投入等方式,给水上交通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为帮扶航运公司共渡难关,解决船舶停航锚泊问题,海事部门积极开展锚泊船舶专项整治,在为航运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停航船舶锚泊的安全管理,有力维护了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船舶一体化在西江航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澍宁  黄海遵  顾群 《中国水运》2008,(1):40-41,43
通过对船舶一体化管理技术对西江航运管理影响的分析,阐述广西西江流域航运发展对环北部湾经济圈发展的深层次影响,总结出目前广西西江流域船舶管理的不足之处,引入船舶一体化管理理念解决船舶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在排车上安装定位传感器,并运用计算机远程无线监测定位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船舶在排车上监测定位的难题,实现船舶上排的现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谨慎处理使船舶适航是承运人的法定义务。然而如何认定船舶是否为在航船,在司法实践中却有不小的争议。此文试图通过对当前一些主要观点的分析,来解决船舶开航当时的法律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解决国内船舶建造合同纠纷案件在法律适用上的难点,总结近年来我国法院对有关船舶建造合同所做出的裁判,列举现阶段船舶建造纠纷案件主要类型并归纳我国法院对船舶建造合同纠纷作出裁判的思路和主要观点,指出当前船舶建造纠纷案件裁判的难点及由此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船舶异常行为识别率低下的问题,综合考虑船舶属性和运动特征,提出了一种融合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船舶异常行为识别方法。根据船舶作业过程对船舶行为模式进行划分,并明确船舶行为模式相关的船舶运动特征;进而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算法提取最具代表性的船舶运动特征;最后运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船舶异常行为进行识别。选取青岛港附近水域的船舶轨迹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港附近水域最具代表性的船舶运动特征共10个,总贡献率为84.40%;船舶异常行为识别结果的平均精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为83%和84%,均优于对比模型。研究成果可以为船舶位置异常、轨迹异常、航速异常、航向异常等异常情况的智能发现和海事监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