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广义相关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经由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的测定,分析研究了撞击加速度和缺窒息实验条件下中枢时间系统的损伤问题。计算机模拟和诱发电位信号分析表明,当神经系统发生损伤时,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会出现显的变化,这种化可以由广义相关时间延迟估计方法而有效测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诱发电位(EP)信号潜伏期变化的检测与估计问题.传统的时域平均EP信号检测方法不能跟踪潜伏期的时变特性,基于相关计算的EP信号检测方法在存在外界周期性干扰的条件下是很不可靠的.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用于在低信噪比和低信扰比条件下检测和估计诱发电位信号潜伏期的变化.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表明,在信噪比和信扰比均低至-5dB时,本文方法仍能有效地跟踪EP信号潜伏期的变化,给出正确的估计结果.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时实EP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相位谱时间延迟估计方法。该法利用时域或频域LMS自适应滤波器,自适应地实现Roth处理器即维纳滤波器,由最佳的系统函数得到相位函数估计,从而实现时间延迟估计。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作提出的一种滑动加窗LMS自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小,且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好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附加噪声的α稳定分布建模,针对传统的基于二阶统计量的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在α稳定分布噪声环境下的退化现象,提出基于ROTH加权的韧性时间延迟估计新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在高斯和分数低阶α稳定分布噪声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附加噪声的α稳定分布建模,针对传统的基于二阶统计量的时间延迟估计方法在α稳定分布噪声环境下的退化现象,提出基于ROTH加权的韧性时间延迟估计新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法在高斯和分数低阶α稳定分布噪声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滑动加窗LMS逢适应时间延迟估计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时域窗口函数对自适应滤波器的权矢量进行约束,使自适应迭代仅在窗口内进行,窗口的中心位置随自适应迭代的过程在权矢是滑动,从而可以以较钞的权系数估计较大的时间延迟,有效地减小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诱发电位潜伏期变化的相关估计问题,提出了并分析了两种基于累加平均的改进方法,即平均相关法和相关平均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自适应正交变换线性组合器(AOTLC)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EP信号的数据压缩之中,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在保持同样压缩率的情况下,对AOTLC压缩数据所恢复的EP信号进行潜伏期变化估计的性能,优于采用常规的差分脉冲编码调掉(DPCM)方法压缩重建EP信号并估计潜期变化的性能在保持各自潜伏期估计性能相近的情况下,AOTLC的压缩率优于DPCM,另一方面,AOTLC具有削弱随机噪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综述诱发电位信号分析处理技术进展的基础上下解分析研究了外界附加刺激条件下诱发电位信号波形形态变化和潜伏期变化的估计测定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MUSIC谱估计方法在脉冲噪声环境下的退化现象,依据脉冲噪声特性,基于分数低阶协方差的定义,首先对带噪信号进行非线性处理,然后再计算非线性处理后信号的自相关矩阵,得到改进MUSIC和改进的ROOT-MUSIC谱估计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在高斯噪声和脉冲噪声环境下均具有良好的性能,改进的ROOT-MUSIC谱估计方法在处理短序列信号时性能明显优于改进的MUSIC谱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带有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估计,实现了一种整车质量估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不同路面附着情况对整车质量估计过程的影响,通过引入路面特征系数,实现了算法对不同路面附着情况的适应。基于Matlab/Simulink编写辨识算法并在CarMaker中完成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实现的辨识方法对整车质量估计的精度可控制在10%之内。此外,由于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推导表明了递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是状态转移矩阵为单位阵的卡尔曼滤波方法的特殊形式,为2种估计方法的工程应用形式及调试过程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将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理念引入到投资估算中,在投资估算阶段考虑工程各阶段对造价的影响,力求使全生命周期造价达到最小。在研究中,引用显著性成本理论简化全生命周期的造价模型,确定拟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后,还要对其进行控制。最后,介绍基于过程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方法,并介绍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在投资阶段的应用及控制和优化投资估算的方法,对于更加有效地确定和控制投资估算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体系的多因素和多目标性,文章首次提出了用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公路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该方法主要利用历史数据对主观权重进行优化,并且用关联度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综合.利用此方法,提出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对路网方案指标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估,从而为公路网规划方案实施可行性论证提供依据,最后结合实例,对提出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体系的多因素和多目标性,文章首次提出了用交互式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公路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该方法主要利用历史数据对主观权重进行优化,并且用关联度对主、客观权重进行综合.利用此方法,提出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对路网方案指标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估,从而为公路网规划方案实施可行性论证提供依据,最后结合实例,对提出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单线圈在交通参数测量中发挥的作用,阐述了单线圈模式下进行交通流参数估算,主要是交通速度估计的意义和目前采用的主要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交通流仿真软件PARAMICS并应用此软件搭建单线圈路网模型,通过它获得单线圈模式下交通速度估计的仿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出行分布观测数据中的稀疏矩阵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部分矩阵估计、补零矩阵估计和增量矩阵估计3 种不同方法来标定双约束重力模型的参数.通过定义估计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两个不同的估计效果测度,将双约束重力模型等价为带有约束的数学规划,并采用解析方法比较3 种不同标定方法的估计精度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方法模拟计算,并比较3 种标定方法的估计有效性.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补零矩阵估计的参数精确性最好,而增量矩阵估计的有效性最好.研究成果能够作为实际城市交通规划中观测稀疏矩阵参数标定工作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过去几十年来,城市交通控制技术为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日益复杂的管理目标有了长足发展. 作为城市交通控制策略制定和控制算法设计的基础,交通数据决定了城市交通控制的适用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交通控制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本文回顾交通控制系统中数据采集与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分析评述检测数据方法从固定式无标识数据、移动式检测数据到固定式有标识数据的演变,指出它们给交通参数估计带来的变革. 结合20 世纪末出现的移动式检测技术,分析评述了对应的两种交通参数估计方法,即基于概率论的方法和基于交通流激波理论的方法给交通控制带来的影响.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固定式有标识检测数据,分析其对城市交通需求估计及交通控制策略参数估计研究带来的新任务. 最后,分析指出我国未来交通控制研究的三个方向:一是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信息范围已扩展到区域和路网层级,二是交通参数估计研究的重点随着数据采集方式的演变已转向提高参数估计的实时性与精度等领域,三是交通参数研究理论与实践存在差异,如何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系统运行中检测环境差异导致数据误差率的变化,交通流到达规律的变化,道路上不同种类交通流间的交叉干扰等实际应用因素,使方法与模型能有效地指导我国复杂的交通控制实践是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