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湖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的实际需要出发,着重论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多元化属性、可持续性利用、生产工艺自动化等几个问题,通过制定多元属性标准,优化工艺流程和开发应用软件,达到规范生产标准、提高生产力的目标,满足不同行业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原则,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实体特征的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方案,适用于各种GIS软件,满足制图与GIS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GIS产业的历史和现状,进而论述了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和具体研究方向.它们包括(1)制订国家地理信息数据标准;(2)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3)设立国家空间地理数据交换中心;(4)开发研制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5)制订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4.
BIM数据存储标准是BIM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IFC标准是唯一支持数据完整性以及数据交换性的公共标准,铁路大部分专业已完成了IFC标准扩展及部署应用,但铁路机务车辆IFC标准尚为空白,有必要开展铁路机务车辆IFC标准研究。在IFC4标准基础上,系统梳理铁路IFC标准框架及研究进展,提出铁路机务车辆IFC标准扩展原则,结合全路机务车辆设备分类趋势和专业设计习惯,开展铁路机务车辆IFC标准实体类及属性集扩展,其中实体类扩展包括空间结构单元扩展、系统扩展和构件扩展,属性集扩展包括部件属性集扩展和构件属性集扩展;完成了扩展成果在达索平台的部署及应用,并依据铁路机务车辆IFC实体分类原则建立了铁路机务车辆BIM标准化模型数据库。研究成果充实完善了中国铁路BIM标准体系,实现了铁路机车车辆BIM设计高效化、标准化以及BIM模型几何和非几何信息的标准化传递及共享,为建设管理和运维交付及拓展应用提供标准化BIM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是铁路勘察设计中重要、使用广泛的基础地理数据,如何实现对DLG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是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研究采用VB.NET和ArcGIS Engine作为平台前端开发工具,利用ArcSDE+Oracle作为后台数据服务器存储管理空间数据,成功开发了DLG数据入库系统,实现了DLG数据的批量、分层、自动、快速入库。  相似文献   

6.
赵海 《铁道勘察》2012,38(5):16-18
简要介绍了铁三院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就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数据存储方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铁三院基础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满足了各业务部门对基础数据资料应用的需求,是铁三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孙嵘 《铁道勘察》2020,(1):7-11,48
为更好地服务于智能京张高铁建设,发挥空间地理信息的基础支撑作用,为京张高铁各业务信息系统提供规范的铁路地理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服务,实现铁路空间信息资源共享共用。面向铁路应用需求,运用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管理、服务式GIS、地图缓存及更新等关键技术,采用"一张图+N服务"的空间信息应用模式,完成铁路、地方多源空间信息的融合,提供京张高铁GIS门户、在线地图、数据管理等服务。京张高铁地理信息平台集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铁路专业公用地理信息数据,形成了面向铁路多业务、多模式的铁路地理信息平台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于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的应用研究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且进展缓慢。利用基于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标准对高铁接触网BIM信息进行描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1)通过对比IFC标准各种扩展机制,提出采用代理类与自定义属性集相结合的扩展方式进行高铁接触网BIM基本信息描述;(2)开展了高铁接触网BIM信息分析,构建了高铁接触网身份信息、定位信息和技术信息IFC属性集;(3)提出了高铁接触网BIM建模方法;(4)经验证,本文提出的属性集与建模方法有效可行,有利于提升高铁接触网BIM模型的完备性,可为深化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回顾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中国列车运行安全控制在起步阶段的技术路线选择,LKJ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LKJ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列控属性认知问题;由此引发在既有普速铁路复杂运行场景下,列控车载系统可以独立设计,车载系统“故障安全”策略应有别于地面信号系统,基于“车载基础线路数据”控车方式更具优势等启示;从LKJ列控属性的归位、完善技术配套、提高安全等级、为智慧铁路建设发挥作用等方面,对LKJ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推进铁路信息化建设和地理信息平台实施,明确铁路地理信息数据组织方式,实现铁路地理信息数据共享,通过线分类法,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分类框架下,采用技规继承、实体分解、可共享的方法对铁路地理要素进行逐层细化。将铁路要素和铁路基础设施及营运与管理要素划分为11个一级小类、28个二级小类和129个三级小类,并按照编码规则进行编码。首次提出铁路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并已形成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实现铁路地理信息数据组织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本程序基于通信线路资源管理系统,需要把老系统数据导入新系统中.由于新老系统数据结构不同,且基于Web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特殊,数据量大,手工导入数据费时费力,用数据导入软件又不能很好满足本系统导入数据需要.所以需要设计一套可移植性和可操作性较好的程序来进行数据的迁移,能够对老系统的地理信息进行准确处理,从而将有用数据迁移到新系统的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移动卫星通信的列车自动报点系统,提出了一种电子地图设计方案。电子地图为报点系统提供一个监控平台,实现列车跟踪定位、地理信息查询、数据信息回放和运行轨迹描绘等功能。整个设计以Mapx为基础,结合Maplnfo工具,完成了地理数据结构设计和图层结构设计,解决了系统运行速度和实时要求高等问题,最后给出了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已有的信息编码方法,结合生产制造业和产品的编码经验,提出基于对象的信息编码方法。该方法将铁路公用基础信息作为对象,采用基于对象的方法,分析对象的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铁路公用基础信息分类体系。根据分类体系构造类别码。分析对象的基本属性。根据选取的属性构造类别码和辅助码。采用专家知识库和优化算法优化选取适于编码的属性,利用对象的继承性,形成编码模型。根据编码模型和编码规则,将类别码、属性码和辅助码组合在一起形成信息编码。采用该方法对铁路车站信息进行编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物的楼梯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工业基础类(IFC)标准的自动化规范检查方案。从IFC标准的基础语义入手,引入模板匹配的方法,研发一个基于IFC标准的规范自动化检查平台,能从IFC语义中直接检验的属性和不能直接检验的属性分别采取两种解决方法。对能直接检验的属性采用模板匹配进行属性校验的方法,对不能直接检验的属性通过“属性提取算法+编程”的方式实现。最后通过案例对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BIM(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体量不断增长,数据的有效性成为各个阶段协同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以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为基础,对实现城市轨道交通BIM数据的有效性检查进行分析。基于IFC标准架构对轨道交通BIM数据的完备表达,引入了模板匹配的检查方法,搭建了基于IFC标准的BIM数据有效性检查平台,实现了对城市轨道交通BIM中对象及属性信息的有效性检查。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测试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物料主数据标准体系的构成、物料分类规则和物料属性描述规范.简要阐述该标准体系在实施SAP-ERP中的作用,以及通过实施该标准体系对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铁路列车运行图调整日趋频繁的背景下,列车时刻表数据集具有数据量大、属性多、不同车次时刻表记录数量差异较大、相同车次时刻表记录属性值相似的特点,列车时刻表数据分析和挖掘面临着数据集不均衡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属性相关分析与聚类的铁路列车时刻表非均衡数据集预处理方法,依据列车时刻表属性与列车运营指标(客座率)的相关分析,可有效合并蕴含冗余信息的相似数据,降低数据集中此类相似数据的占比,可削弱非均衡数据集对后续数据分析的不利影响,并能保留数据所蕴含的主要信息,减少过多相似数据对数据分析模型应用效果的不利影响,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建模方法不统一、信息不规范,导致 BIM 模型数据难以在后期有效统一应用的弊端,研究基于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标准的轨道交通 BIM 构件标准库。首先,根据轨道交通工程各专业构件的表达需求,研究构件类型、构件信息的 IFC表达,以及适配 IFC 标准的扩展机制;其次,提出轨道交通 BIM 构件标准库技术框架,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层、技术支撑层、应用场景层、用户层;然后,采用国家标准的分类编码方法定义轨道交通各专业 BIM 构件的分类编码,设计了构件信息模板,规范各专业构件的属性信息及其资源链接方式;最后,研究 BIM 构件模型的加解密方法,以保障轨道交通工程 BIM 模型数据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搭建统一的 BIM 构件标准库,能够促进参建方采用标准化的 BIM 构件模型创建轨道交通 BIM 项目模型,保障 BIM 模型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ASN.1格式的特性,结合GSM—R话单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话单解码算法设计文件,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兼容所有属性的数据库,为铁路通信系统完整信息的保存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述桥梁工程信息存储标准总体原则,在IFC4标准基础上,遵循其固有模式,为定义一般桥梁结构、定义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桥梁结构中应附加的基本属性信息进行研究。从桥梁空间结构、桥梁构件、零件等方面阐述和分析桥梁工程信息模型实体类的扩展,分析和定义桥梁构件关系与属性集,提出若要实现铁路BIM跨平台的应用,建议在结构分析、施工等领域进行扩展定义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