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2008年5月以来,两岸经济关系快速发展,经济交流日益畅通,经济合作如火如茶,经济前景光明广阔。 政治互信推动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的调整阶段,房地产和汽车等内需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都转弱,但投资银行,IT、能源设备,飞机制造和农业等出口导向型部门继续扩张,结果是经济增长速度,外贸逆差和财政赤字都下降。中国经济也开始结构性调整,与美国的情况恰好相反,中国的房地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球贸易在美国输出美元、新兴国家输出商品和资本的循环下,达成一种高增长的平衡,但由于这种平衡建基在低息与信贷扩张的基础上,是否反映实质需求始终难以确定,因而这种平衡存在脆弱性。2007年,美国经济放缓似不可避免,乍看起来是一个大事件,但考虑全球化格局下,经济增长板块已经变迁,同时美国经济几年来的增长虚火难消,放缓可能是一种自我纵正,可视为是一次愉快的减速。  相似文献   

4.
赵晨 《经济导报》2007,(43):40-40
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最近,美国次按风波引发了国内经济的疲软,世界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近期在香港,各种金融经济论坛纷纷登场,其中有亚洲金融论坛,三江论坛,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金融论坛等,这些论坛着眼于关注,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互动,表现出对中国经济的高度关注和厚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前星期恒指重上久违了的两万点大关,交投炽热,而楼市又十分活跃,楼价攀升至金融海啸爆发前的水平。面对外资滚滚涌入,楼市股市双双畅旺,这单单是财富效应?还是真正的经济复苏呢?业内人士及学者均认为,香港经济最坏的情况已经在今年首季出现,现时经济数据改善,实体经济正好转,至於股楼热炒,只是反映热钱看准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6.
蓝堃 《经济导报》2007,(14):6-7
香港,一个只得680万人口,面积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城市,能跻身于国际经济舞台,连续十三年稳占国际最自由经济体系榜首位置,实属佳话。这个城市的发展令人瞩目,因此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不同的机构对她的发展作出不同的品评。尤其是她的竞争力,总有不同的评析。  相似文献   

7.
赵晨 《经济导报》2009,(31):7-8
金融海啸后,远瞻美国背靠内地的香港经济动荡不小,根据香港政府财政司发布的数据,继2008年第四季下降2.6%后,2009年第一季香港生产总值较一年前同期进一步倒退7.8%,失业率升至52%,达到38个月高位。香港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即将在8月中旬出炉,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近日表示,第二季度经济数字可能较第一季度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8.
顾列铭 《经济导报》2007,(16):36-37
4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由于对美出口的依赖性逐渐减弱,或许全球经济能够经受得住美国经济放缓带来的震荡。无独有偶,3月28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说:“目前欧洲经济有着更广泛,更深远的可持续增长因素,而这些因素是独立于大西洋彼岸(美国)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收费公路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适应性的概念,通过对收费公路规划建设发展模式及其管理机制等问题的分析探讨,总结我国收费公路与地区经济适应性及其可持结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济导报》2007,(35):48-48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顾问郭国全先生阐述了第二季的经济情况: 1.香港经济在第二季迅速扩张,实质本地生产总值由第一季经修订后的5.7%加快增长至6.9%.经济持续全面向上,并录得显著高于趋势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尽管当前美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但美国经济能否在2010年持续复苏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规模庞大的财政赤字、高涨的失业率,频繁发生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尤其是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让2010年美国经济再添了些许不确定因素。而美国经济要迎来持久的复苏,回到正常的增长轨道,前提是要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面对金融海啸的严峻形势,2009年香港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在海外主要经济体系积弱不振,银行大幅收紧信贷资金,以及各行各业的表现急转直下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预计2009年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呈现只有1-2%的微弱增长:而不断出现的裁员潮将推高失业率至5%的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的一年开始了,又逢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皆步入复苏通道,这氛围好得像冲开寒夜的灿烂阳光一样让人欣慰。不过,真的已是“后危机时代”了吗?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海啸向实体经济全面蔓延,各国经济纷纷陷入衰退之际,香港政府公布了《2008年经济概况及2009年经济展望》,显示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已经浮现。去年第四季,香港实质GDP按年下降了2.5%,为22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超出经济学家预测的2%平均水平,但却好于亚洲“四小龙”其他三个成员(新加坡,韩国、台湾)。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多名财经官员及学者,对牛年中国经济走势作出预测,大多数都预期中国经济下半年就会弹升。 中国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表示:“只要坚持到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香港已进入夏天,炽热的阳光令走在街上的人们汗流夹背。不过,香港经济基本面,没有像夏日阳光般释出的热度,仍未令人心暖和起来。从近日所看到的经济数据和预测,香港经济下半年可以复苏之说,实属言之过早。环顾外围环境仍不明朗.如果全球各地仍然会录得负增长.及至2010年上半年才扭转劣势,香港复苏的时间将被延迟。  相似文献   

17.
世界性金融危机把持续多年增长的中国经济带到了一个充满挑战的风口浪尖,什么样的智慧才能承担和应对这场罕见的艰难,如何把握其中的挑战与机遇?6月20—21日,由本报与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2009)”在京开幕,上百位中外经济专家围绕“世界经济动荡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展开热烈讨论:经济衰退的深刻背景,经济周期的规律,还有中国未来的发展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海啸的阴霾下.内地经济于2009年经历了极其严峻的一年。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系需求锐减,累及内地出口一度下挫26.4%。由于对外贸易是内地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出口不济不但拖低经济增长.更会引发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了基调。稳中求进和好字优先这两个格外引人关注的字眼,将成为2008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一条重要信息,货币政策将从稳健转为从紧,从紧意味着2008年将会比稳健更加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有道是,政治气候是经济建设的“晴雨表”。种种迹象表明,2008年的中央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将对2008年中国汽车行业的走势产生重大影响,也将使汽车业进入一个拐点。从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走势来看,2008年,我国汽车行业将面临四大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0.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09,(27):23-24
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日前表示:“复苏即将到来,这很可能是一种疲弱的复苏。”IMF目前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5%,高于4月份预测的1.9%,主要原因是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日本经济的反弹和美国经济的正增长,但仍低於趋势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