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做好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落实"三关一监督"(即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关、严把客运驾驶人资格关和搞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职责的重要保证,是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具体要求,是参与方(运管部门、道路运输经营者、维修检测企业)应履行的职责。良好的车辆技术状况是道路运输安全的基础性和技术性保障,严把营运车辆技术关,就是要求严格执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加强营运车辆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减少因车辆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在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中,应明确责任主体,参与方在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履行职责。1车辆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只有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才能把好车辆技术关。车  相似文献   

2.
汽车钣金技术在事故客车维修中的应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客车的钣金构件会在交通事故中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从而产生变形、断裂和破损等,这对客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及美观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车辆发生事故后,需酌情对车辆进行修复。本文详细介绍了事故客车的修复流程及方法,以供参考。1事故客车修理作业的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尼 《商用汽车》2012,(21):46-47
2012年10月1日,一德国旅游团客车在京津塘高速天津武清泗村店附近发生车祸导致车辆起火,车上共有19名德国籍游客,车祸造成包括德国人在内6人死亡,14人受伤。惨痛的事故再次震惊我们,同时在我们心中也留下很多疑问:事故是如何发生的?如何才能有效杜绝此类事故?客车安全技术又有哪些是可以提升的?安全承载价值有专家分析,客车安全事故中有超过80%是由于超速驾驶、疲劳驾驶、遇险处理不当导致,如果能通过技术手段和智能化电子装置,对这3种情况进行一定干预,就可以很大程度防范事故发生,降低安全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4.
《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简称《规范》,具体内容参见本刊"法律法规"栏目)于2008年3月1日发布,要求全国所有等级汽车客运站必须从车辆的转向、制动、传动、照明、轮胎、悬挂、车身、随车安全设备八个方面对营运客车进行安全例检,客车经检查合格后,持24小时内有效的"安全例检合格通知单"才准予报班。《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强化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本文将对《规范》中的重要条文进行总结和梳理。  相似文献   

5.
《驾驶园》2015,(11)
<正>10月6日上午7点50分许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落儿岭镇鹿吐石铺桥附近发生一起客车驶出路面翻下路边河道,造成人死亡30多人受伤事故。事故现场位于一处山路的弯道处,一辆中型客车仰翻在河床上,车辆在翻滚中导致油箱破裂,不少柴油已经外泄。救援人员在对事故车辆进行搜寻、破拆将被困车内的旅客进行转移后,立即对车辆及外流的柴油进行稀  相似文献   

6.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是车辆事故的多发季节。作为司机朋友,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多做车辆安全检查。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会发生险情。当万一发生了以下突然性故障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静地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上预防恶性追尾事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速公路上发生连续追尾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车安全间距不够,文中根据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计算出不同车速下的最小行车安全间距,并指出驾驶员应根据天气、车辆技术状况等适时调整行车安全间距,以避免恶性追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应用汽车行驶记录仪提高行车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违章超速行驶造成的责任事故越来越多,汽车运输企业为行车安全花费的资源不少,但效果不大。利用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汽车黑匣子,加强对车辆的动态监控,有效地控制车辆的超速超时现象,遏止行车事故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介绍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基本功能、安装及使用。  相似文献   

9.
凡具有腐蚀性、自然性、易燃性、毒害性、爆炸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均属危险品。危险品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运输中如防护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并且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较一般车辆事故更加严重。因此,为确保安全,在危险运输中应注意以下八点:  相似文献   

10.
紧抓行车安全教育工作不放松。行车安全教育足汽车分队执行任务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足对安全行车事故防范于未然的基本条件,是切实打牢行车参与者重视安全的思想基础,在行车安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教育通常应结合担负的运输任务、季节特点、驾驶员素质等情况进行,其内容通常包括:第一,明确运输任务情况。要求既要明确运输任务的摹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车辆安全工作关系部队建设的全局,牵动部队中心工作的开展,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形成。新形势下,提升科学预防车辆事故水平,坚决遏制车辆事故特别是重大车辆事故发生,对促进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树立事故可防的信心客观上讲,军车数量庞大,动用频率和动态化程度高,影响行车安全不确定因素多,防控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使车辆安全管理成为部队管理中比较脆弱的一个环节,但这并不等于车辆事故就不可防。(一)事故发生一般都是有先兆的。研究表明,每次严重事故之前,平均会发  相似文献   

12.
木南 《汽车与安全》2007,(11):60-61
夜间驾车较白天相比,容易发生事故,从近来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中可以看出,很多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忽略了行车安全,导致一起又一起的事故,包括了城市中的中小事故以及高速路、山路上的大事故。血的教训又一次敲响了警钟,那么夜间行车如何避免交通事故,驾驶员在夜间开车应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李中晓 《汽车运用》2006,(10):51-52
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六支队针对部队训练保障任务重、道路复杂、天气恶劣、部队驻地分散、安全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用制度约束行车、用规章规范行车、用素质保证行车和开展“争做红旗车驾驶员,争创红旗车分队”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官兵参与车辆安全管理的热情。截止目前,该部安全行车300多万公里,连续10年实现车辆无责任等级事故,被上级评为“正规化管理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4.
晨夕 《运输车辆》2012,(3):41-41
2011年,全国多地接送学生的车辆事故频发,几乎平均1个月就有1起惨剧发生。校车一词则被戏称为“2011年最悲情的词”。近日来,相关部委再次发布了多项校车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这些标准的制定均参考了美国校车和欧洲客车的标准。上海申龙客车作为我国客车行业的一员,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打造全新安全校车的义务与责任,并以积极、稳健的态度迅速投入到研发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驾驶员在行车途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某些情况总是要避让的。那么怎样掌握在行驶时车辆的安全避让,预防让车时发生车辆事故呢?驾驶员在避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5,(7)
<正>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员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驾驶员(特别是新手)应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距离错觉: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不够和跟车的距离过近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常见的有:同样距离,白天  相似文献   

17.
王培祥 《商用汽车》2012,(21):37-39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9月30日至10月7日,中秋国庆8天长假期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6万8422起,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325万元。这些事故中有很多都涉及到客车,而涉及客车的事故多数会造成重大伤亡。由此看来,无论何时安全都是客车行业永远探讨的话题,都是客车生产企业、客运企业、运管部门最为关注的。作为客车行业中的重要一环,客车生产企业对车辆本身的安全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从2007年推出的以车线匹配为核心的King-Power智能动力链  相似文献   

18.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安全行车同样如此,通过对大量车辆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车辆事故的发生,表面上看是偶然的,但偶然中包含着必然性。每次发生大的车辆事故后,由于善后工作处理不妥当,驾驶员的正常稳定心态遭到“破坏”,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由此产生恶性循环,再次引发车辆事故。因此,认真研究车辆事故后的驾驶员心理状态,探讨加强驾驶员心理调节的方法,对于防止车辆事故的再次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1.2.2建立了车辆技术管理监督体系按照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则》、《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场站管理规定》等精神,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了各项  相似文献   

20.
夏季来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是车辆事故的多发季节。作为司机朋友,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多做车辆安全检查。但在行车途中也难免要会发生险情,当万一发生了以下突然性故障时,驾驶员要临危不乱,沉着静地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1、行驶中突然爆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