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以河南省三门峡市为例,分析省际边缘城市的特殊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通系统的供需特征。指出该类城市应得到相关政策的惠及和指导,紧抓国家级交通干线规划等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应客观分析省际边缘城市群的整体发展诉求和城市自身对外交通系统的比较优势,在明确的区域竞合发展策略指引下确定主要交通设施的发展定位,锚固主要线位控制点。总结该类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应突出三个规划要点:为重大对外交通设施预留用地及线位,与城市用地开发相协调;通过既有线外迁、高等级设施规划等方式改善穿越主要城镇建设区的区域交通主干线,梳理过境及出入境客货运交通组织;加强客货运枢纽的规划布局及内外交通设施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周军  邓琪 《城市交通》2021,19(6):46-52
回溯深圳过去40年干线道路网规划历程,总结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空间及产业特点、道路规划作用及其局限性,探讨新发展时期深圳干线道路在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综合交通规划中的定位和要求.分别从交通结构转型背景、空间治理新模式和道路设施发展阶段三个维度提出干线道路规划目标、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的转型思考.大城市干线道路应优先满足为城...  相似文献   

3.
谢乐彬 《交通标准化》2014,(18):122-126
在研究干线公路网对城市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干线公路网布局的主要因素,借鉴传统公路网和城市路网规划的理论,提出了基于城市空间布局分析的中小城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法,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沙县城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已建成运营的市域铁路普遍存在功能定位模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作用有限的问题。以成灌铁路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其不同阶段的客流特征为出发点,综合分析成灌铁路的运行组织、铁路沿线城市发展、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情况。提出市域铁路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聚焦综合性功能,在线路及车站设置时应与城市功能充分融合,同时注重与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发挥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路建设形势的变化要求各省对其干线公路网进行调整完善。文章在界定省域干线公路内涵的基础上,对省城干线公路网规划调整中的规模调整、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整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干线公路穿集镇段的处理方案进行了探讨。并以安徽省干线公路规划调整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可供省城干线公路网规划调...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大背景下,城市空间组织往往面临再构需求,同时也对交通体系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亟须建立综合交通体系弹性规划方法与路径,研究在远期战略与近期建设间面向过程的连续性、弹性规划的技术思路。在梳理现状交通规划实际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组织与交通系统互动演变机理,提出城市—交通互动发展模型。以需求弹性为切入点,构建面向过程的综合交通体系弹性规划分析框架,明确弹性规划实施路径与核心要点。包括基于需求弹性的多层次规划协调机制、弹性项目库要素结构、动态监测及评估体系,以及城市—交通互动视角下的弹性项目库实施机制,从战略层面寻求面向过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弹性规划路线。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特别要求规划铁路要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在编制铁路站场及周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同步组织开展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或城市设计工作,深化建筑空间组织、道路交通规划、开发强度、建设时序等要求,大力推进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各类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促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便乘客出行和换乘。  相似文献   

8.
铁路枢纽是城市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需要充分重视。由于存在多条高速铁路的规划,太原面临的铁路枢纽布局与城市用地的矛盾更加突出,需要从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铁路枢纽布局的优化调整。根据太原都市区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提出构建铁路客运环线、主城区和外围组团联合设站、分散铁路场站用地、预留线路接入条件等铁路枢纽布局优化建议方案。提出的方案与太原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保持较好的协调性,既能减小中心城区用地压力,又能带动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在分析干线公路过境规划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方案的多目标、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统计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运用频数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江苏省某县级市干线公路过境规划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客观地给出反映过境公路实际情况的量化指标,能够对干线公路规划方案作出合理的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铁路对城市发展阻隔作用显著,现状铁路沿线道路交通条件差,道路规划建设约束因素复杂。结合金昌路-交通路规划红线不一致、现状用地多样化、现状周边情况复杂等约束因素,剖析了铁路沿线道路贯通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基于金昌路-交通路现状交通流量调查数据,分析铁路沿线城市交通需求特征。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需求强烈和建设用地限制的矛盾,结合道路现状和规划用地条件,以及需求特征、道路建设规模,提出设置可变车道、单侧交通设计、重点交通节点优化和用地功能置换等多种道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标选择和应用的研究是评价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是否协调的基础条件。在充分调研美国波特兰大都市区、芝加哥大都市区、亚特兰大北区城市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城市特点、发展方向,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评价指标集。从土地集约化程度、交通系统效率与服务水平、环境质量3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建立了宏观、中观分区和中观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应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界定的规划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春英 《城市交通》2008,6(5):27-29
探讨如何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可行的资金来源。首先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概况说明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开发的影响,提出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是挫伤轨道交通建设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加重政府公共交通投资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意义,根据土地增值的地租原理,提出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对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进行合理分配的3种方法:提取部分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增值税、完善代征代建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尝试土地与交通一体化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强制性内容的编制落实问题。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城市市域轨道交通延伸线不宜作为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线路选线应以次干路和非骨架性主干路为主,所经道路红线宽度不小于40 m;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不必将次干路及以上等级道路全部作为强制性内容,而应选择其中的骨干道路网络;交通枢纽布局的关键在于枢纽用地控制,客运交通枢纽用地可以根据客运交通枢纽构成按照"分别计算、各项求和"的方法进行估算,货运交通枢纽用地可以结合物流仓储用地、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用地进行估算。最后,以青海省平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针对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缺乏系统方法的情况,以《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编制研究为基础,从使用者意愿角度出发,提出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分区、步行和自行车道路分级为核心的层次化网络构建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分区,以契合政策导向和设施供给的双重属性;根据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特点差异,提出契合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差异化布局模式;给出步行和自行车道密度、宽度指标,以及在空间、环境、衔接层面的设计指引。强调在相关规划中落实控制指标,以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层次化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往往编制时序不同,导致控规调整后城市轨道交通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引导片区土地开发、集散客流的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总结东京、首尔、新加坡、香港在新城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无锡市蠡湖新城为例,探讨控规调整对轨道交通的影响.基于控规调整后的交通需求变化,提出轨道交通4号...  相似文献   

16.
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详细规划为背景,结合沿线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权属和用地潜力等,研究沿线土地开发策略,从站点类型和开发圈层两个层面构建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密度分区,制定开发强度标准,提出土地开发实施策略及控制要求,探讨近期重点开发片区的开发策略。本文将为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开发及沿线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支持,也将为我国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公交出行分担率及公交优先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的部门和地方政府将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作为硬性考核指标。然而,评价指标单一以及对量化值的过分强调,在指导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实践时将存在局限甚至误导隐患。鉴于此,对公交出行分担率及其评价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实施情况开展研究。首先分析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使用现状及其评价复杂系统的局限性。深入剖析公交优先发展与交通拥堵、城市规划、能源环境等要素的互动机理。以倡导绿色出行为目标、以通勤出行公交出行分担率为核心,提出三类八项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模型。最后,从评价指标选用、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绿色出行环境建设及管理、公共交通内部各方式协调发展、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公交优先实施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开发模式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首先指出广州市现有轨道交通枢纽用地规划及开发模式不佳,缺乏明确的开发导向。在明确轨道交通枢纽范围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居住、商业、办公三类用地在吸引客流、服务时间、土地增值方面的特性,提出广州市各类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的主导功能。同时,通过建立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投资平衡模型,给出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强度建议。最后,从规划设计流程、建设模式、开发机制三方面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面对土地资源、能源及环境容量的制约,TOD成为深圳市积极谋求资源约束条件下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充分理解TOD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各层次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提出包含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TOD框架体系.详细阐述深圳市TOD规划策略:宏观层面制定TOD总体发展目标及策略,中观层面进行差异化分区并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