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中心)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高德地图以大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城市公交网络的现状、公交网络的发展及城市公共出行规律.  相似文献   

2.
王月  程娜 《城市交通》2024,(1):53-61
公共汽电车交通系统需要评估现状供给与需求两端的问题,以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通过融合公共交通设施静态数据、手机位置数据、车辆GPS定位数据、IC卡刷卡数据、高德地图API路径规划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底层支撑体系。以乘客通勤出行为切入点,从设施能力、运营服务、竞争力水平3个维度构建运营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公共汽电车运营评估方法来度量公共交通运营服务优劣势并挖掘潜在竞争力。最后以重庆市某片区为例,深入讨论和分析了现状公共汽电车设施及运营中的不足,尤其是便捷性方面的不足明显,体现为步行距离远、运行速度慢、换乘次数多及候车时间长,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海市公共交通经过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继交通运输部开展的水平评价达到5A级,位列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公交都市排行榜首位之后,公共交通战略实施又取得新的突破,2017年正式被授予"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依托历年上海市公交客流调查,以历年公交客流调查数据为基础,总结了2017年公共交通发展概况,分析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公共交通涌现的新趋势新特征,提出了新形势下公共交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探讨了新阶段公共交通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2011,(2):99-99
谷歌升级了谷歌地图服务,以便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向汽车驾驶人提供最快的行车路线。新版谷歌地图导航测试版或测试模式显示各种行车路线以及预计的行驶时间,使用红色、绿色和黄色标明任何指定时间的道路交通动态情况。此前,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就业可达性有助于创新职住对接机制,是建设可持续城市的关键问题。既有可达性研究对于出行成本的考虑多局限于出行距离或出行时间,未充分考虑出行费用并研究其对不同出行方式的影响。本文基于互联网地图和工商数据平台的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和实时路径规划数据,获取细粒度的就业和出行成本信息,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算法,提出考虑出行费用的就业可达性度量方法,研究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两种出行方式的就业可达性并评估出行费用对就业可达性的影响。针对北京的案例研究表明:考虑出行费用后,小汽车平均出行成本由仅为公共交通54%变化至高于公共交通6%。就业可达性对出行费用敏感,仅考虑出行时间无法完全体现就业选择与出行成本之间复杂的互动机制。出行费用的影响体现在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可达性平均降低7.3%和4.8%;若不考虑出行费用,五环至六环地铁沿线街道的就业可达性会被低估。出行成本对可达性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阈值越高,影响越小。本文有助于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形成就业可达性引领的职住平衡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6.
可达性构建了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间联系的桥梁,对于城市研究和交通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伦敦公共交通可达性为研究对象,从应用和计算方法等方面,详细解析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等时线地图和服务范围等3种可达性表现形式。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是对公共交通网络密度的度量,广泛应用于伦敦各种规划中,如住宅规划和停车配建政策等。等时线地图主要展示特定区域到其他区域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可以到达的区域,主要辅助交通规划决策。服务范围表示的是从某个区域方便到达的区域,即某个区域的服务范围,根据区域类型不同,服务范围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最后,举例介绍了可达性在上海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北京市的公共交通通勤出行需求显著下降,公共交通系统运营状况与正常情景存在较大差异,亟须科学测算通勤客流的空间分布和数量特征。基于百度地图慧眼提供的时空大数据,针对公共交通通勤出行群体,推算通勤OD分布。借助路径规划算法对每条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线路的通勤客流强度进行分区段测算。进而使用头尾分割法对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线路的重要性和保障等级进行划分。最后,提出疫情时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优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规模有限GPS数据的地图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GPS定位技术应用的日益推广,GPA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公交车辆及出租车辆的定位与预测,如采用通常的一秒一个数据定位的方法,公共交通调度中心的数据量和处理负荷将变得非常巨大,而且租用电信无线网络的费用也很高。如何使用尽可能少的数据得到比较好的定位信息和节约计算资源就成为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杭州交通调度中心的出租车和公交车的大间隔定位信息,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综合地图匹配算法,并应用于实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评估出行个体从高铁枢纽到达城市各区域的难易水平,从而合理进行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优化,选取国内主要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共31个高铁枢纽,基于互联网地图开放数据系统分析高铁枢纽衔接城市交通网络的动静态可达性,包括高铁枢纽与城市区域的公共交通换乘衔接空间特征和换乘可达性静态特征,以及小汽车和公共交通时空可达性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多数枢纽都能通过3次及以下公共交通换乘到达70%以上的城市区域,各等级城市枢纽公共交通换乘衔接空间特征呈现出以轨道交通等大运量公共交通线网为骨干的带状向外扩散形态;高铁枢纽与城市交通网络小汽车时空可达性为外疏内密的分布格局,而公共交通时空可达性表现出明显的条形放射状;高铁枢纽与城市各区域的小汽车衔接动态时空可达性较公共交通更好,但随着出行时长的增加,两者可达性差异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10.
巴士快速交通的优点及需处理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士快速交通(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新型的大容量快速交通方式,本论述了当前在全球许多城市响应联合国(UN)、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能源署(IEA)、公共交通国际联合会(UITP)等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发展中的城市采用巴士快速交通系统解决交通拥挤与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巴西库里蒂巴市发展快速公共交通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