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蔚  姚源  冯应超 《时代汽车》2021,(8):158-159
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油耗和排放法规,主机厂已经开始研究各种节油、降排技术,48V轻混系统就是其中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为了满足48V轻混系统功能的要求,相应的开发了新结构张紧轮、新结构皮带;这些新功能和新零件的增加也对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有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张紧装置阻尼系数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了实验验证;进而研究了该张紧装置的结构参数对其阻尼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扭簧中径、摆臂与摩擦片摩擦因数和摩擦片外径是影响其阻尼系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由于泵气损失、机械摩擦损失和前端附件功率消耗等原因,发动机的指示扭矩无法完全传递给车轮。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FEAD)对空调压缩机、交流发电机和动力转向泵等各种附件进行供油和控制,属于功率消耗装置。在实际驾驶条件下,标准燃油经济性试验并未考虑附件驱动力矩,仅将其作为5循环修正系数。因此,研究改善前端附件传动系统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空调压缩机和交流电机尤为如此。该研究有两个目的:一是定量测量FEAD系统的驱动力矩数值以评价附件产生的损失;二是利用评价标准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减小FEAD系统摩擦的措施。为了确定所提方案是否值得开发,对FEAD系统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使2.0L柴油机FEAD系统的驱动力矩最小化,设计了多种方法。在实际驾驶条件下,测量广泛采用了附件负荷控制器和温控箱。对FEAD系统进行改造,如优化多楔带、惰轮、张紧轮和附件等,驱动力矩得以显著减小。因此,这是一种在联邦测试循环(FTP)、欧洲新驾驶循环(NEDC)和实际驾驶排放(RDE)试验等标准试验模式下改善车辆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整车发动机在1700~2900r/min大负荷加速工况下存在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异响的问题,计算并分析了发动机曲轴减振器对于附件系统异响的激励影响,研究了增大曲轴减振器外圈惯量,即减小外圈激励对于附件系统张紧器振动的影响。基于仿真分析,测试改制曲轴减振器样件对于降低外圈激励及张紧器振动的效果。测试结果发现,增大曲轴减振器外圈惯量,可以有效降低外圈激励。因此在设计开发时,在满足内圈扭振角度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降低曲轴减振器外圈角加速度,由此可大幅降低附件系统张紧器的振动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附件皮带传动系统失效的3大常见故障发动机附件皮带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到水泵、发电机、空调压缩机、转向助力泵等。如果发动机附件皮带或张紧轮出现问题,将会使相关部件工作不正常,出现发动机高温、空调不制冷、发电机不发电、转向变重等现象,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发动机总成或关联部件的损坏,威胁行车安全,增加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6.
高速柴油机的水泵、发电机、风扇及其它动力输出装置,通常用三角皮带或多楔带由曲轴皮带轮驱动。在皮带传动系统中多用张紧轮来调节张紧力。本文介绍了一种能自动调节张紧力的盘簧张紧轮,分析了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文中还给出了某高速柴油机盘簧张紧轮的具体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发动机前端轮系自动张紧器摆角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张紧器扭矩、阻尼比、皮带长度、皮带帘线材质不同因素对张紧器摆角的影响,为降低张紧器故障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2.0 T 汽油机张紧器壳体断裂问题,借助电镜和零部件试验法进行原因分析;通过有限元疲劳分析方法,采用两步加载的方式,完成了张紧器的仿真模型。对张紧器过渡圆角进行优化,成功解决附件张紧器断裂问题,优化后的张紧器可顺利通过台架和整车耐久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前端轮系自动张紧机构,分析了其在系统中的功能、设计指标、试验要求等,并以此开展了自动张紧机构涡簧关键件的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台架可靠性摸底试验和实际装机可靠性试验测试,自动张紧机构的各项指标满足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前端轮系设计要求,达到了设计目标。通过本次研究,形成的设计和实验方法为后期类似产品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附件皮带传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发动机附件皮带传动系统的工作条件,与一般机械用轮系的使用工况有较大区别,因此不应按传统的机械带传动方式进行设计。根据汽车发动机附件皮带传动系统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其设计的基本要求。对轮系张紧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并给出了CA488型发动机轮系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