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沪甬两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提升,集装箱的集疏运体系压力也越来越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区域内较单纯地利用公路进行集装箱运输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也是不经济的。因此,具有占地少、能耗小、成本低和运能大等特点的内河集装箱运输势必将成为区域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郭梦雅  汪超 《水运工程》2022,(10):40-43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目前的发展形势,预判新冠肺炎疫情对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发展的影响总体可控,后期港口发展将逐步回归正常,甚至超越疫情前水平。从科学开展疫情防控、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延伸港口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后疫情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流湾区需要一流港口作为基础和支撑;一流的港口必定是创新引领发展的港口,务实的岭南文化中孕育创新的种子;一流港口群建设需要共商共建、合作共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各行各业、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围绕如何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一流湾区献智献策。笔者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者之一、作为生活在这个活力湾区的一份子,深感自豪也深知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下沿海集装箱运输港口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我国沿海十大集装箱港口,根据金融危机以来2008-2009年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特点,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沿海主要集装箱港口进行分类,进而分析和总结各类集装箱港口在金融危机期间的集装箱运输特点,据此提出沿海集装箱港口可以从大力拓展箱源、完善集疏运体系和优化港口软环境3方面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并总结不同类型的集装箱运输港口在每一方面的策略偏向,为当前国内集装箱港口在经济逐步复苏期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加快发展国际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主要由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承担,随着集装箱运输规模继续扩大.产业经济从沿海向内地加快转移,经济社会发展对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尽快提升铁路运输在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中的比重和运量,扩大和完善集装箱海铁联运,已经成为促进我国集装箱运输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广东是经济大省、外贸大省,也是水运大省。水运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水运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依托,是发展低碳经济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是通江达海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重要纽带,在支撑湾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拓展经济发展腹地、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际集装箱运输体系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港外国际集装箱场站业也随之高速发展,为上海口岸进出口贸易、港口国际集装箱集疏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内陆运输系统主要由铁路、公路、内河集疏运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将港口、场站、中转站联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集装箱干线运输提供集运和疏运服务,使集装箱运输向内陆延伸和扩展,实行“门到门”服务,真正发挥集装箱联运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港口枢纽集疏运对城市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港口的吞吐量增长迅猛。本文以腹地型的港口——上海港为背景,通过对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和流程进行分析,指出港口枢纽城市集装箱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降低公路集疏运分担率是减少上海港道路集装箱集疏运对城市交通影响的战略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港口作为海运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不仅起到货物在港转运、仓储、集疏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物流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和发送的集结点,其功能的发挥制约着整个集装箱运输链条总体水平的发展。基于此,文中针对国内集装箱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信息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提出加快海铁联运的对策及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集装箱港口电子信息平台要求,有望未来对现代海运物流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