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路基梯形水沟受传统施工工艺影响,存在工效低且浇筑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从而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及路基本体渗水损伤的现象发生。本文以青连、济青及太焦高速铁路路基施工现场为工程背景,从工装设备、施工工艺、经济技术对比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了一套利用自主研发的振搅式自行滑模机(专利号ZL 2016 21078099.8)代替传统人工立模的路基梯形水沟滑模施工技术。本技术具有水沟一次开挖成型、设备简易、整体浇筑质量可靠、流水作业工效高、劳力与材料成本省等多个优点,现已成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2018年全路范围内重点推广的施工工艺工法之一,可为今后类似铁路或公路路基梯形水沟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直径沉模薄壁管桩是一种适合加固软土地基的新型高效优质桩型,可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量,采用振动沉模、现场浇筑混凝土一次成桩技术,能快速加固软土地基,提高承载力,使其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工艺简单、质量可靠、工效高、造价低等显著优点。介绍了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的技术原理、加固机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尤永学 《铁道建筑》1999,(11):37-38,3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铁路实体刚性混凝土桥墩一次性立模,浇筑及低标号混凝土掺和娄煤灰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悬臂灌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桥是广泛应用于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工程的一种桥型,通过对已建成桥梁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和悬臂浇筑桥梁的施工监控数据分析,明确了施工立模标高数据来源,用以指导悬臂浇筑桥的梁线形控制,取得了理想的桥梁线形。  相似文献   

5.
在长大隧道竖井衬砌浇筑施工中,采用常规翻模法施工效率较低。秦岭终南山隧道通风系统竖井衬砌混凝土施工中采用滑模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介绍了竖井滑模的结构及滑模施工技术,对今后竖井衬砌混凝土的快速施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引水洞弧形底拱施工中,气泡、水泡的质量通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为确保混凝土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通过几种现行的施工方案分析,研制出横向滑模施工装置,总结出横向滑模施工工艺,成功地解决了施工的难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实例。  相似文献   

7.
连续梁悬臂法施工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温福铁路客运专线莲花岗大桥主桥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悬臂浇筑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阐述立模高程和预拱度的具体计算及设置方法,着重介绍影响施工挠度的设计参数并针对性提出设计参数的估计和修正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从地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的表现形式和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混凝土的配比、施工坍落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浇筑质量控制、拆模时间及后期养护等方面介绍防止裂缝发生的措施,并根据施工情况对不同原因产生的混凝土裂缝提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波 《铁道建筑》2007,(4):29-31
文章介绍现场采用移动模架浇筑32 m跨箱梁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着重介绍了混凝土温度控制,从原材料、配合比、入模浇筑、养护等应注意的事项及测温信息反馈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0.
以东苕溪大桥施工为背景,针对矮塔斜拉桥索塔施工中节段多,索鞍定位复杂的难题,提出了索塔采用大节段模板浇筑及定位索鞍的施工技术。将传统索塔施工模板进行了优化改装,使索塔浇筑节段由3~4.5 m提高至6~8.72 m,最终索塔施工完成后只有3个施工接缝,减少立模和混凝土的浇筑次数,提高了索塔整体混凝土表观质量。同时在模板改装中将索鞍三维空间设计坐标精准定位于模板相应的空间位置上,塔内索鞍安装定位只需用螺栓与定型组合钢模板连接牢固,解决了在高空测量定位作业空间受限、索鞍测量定位困难、定位精度低的难题,大大减少高空作业时间。为索塔施工及索鞍定位提供了新的施工方法,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