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施工环境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生  杨立新  苟红松 《隧道建设》2012,32(6):806-810,820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环境在满足通风与职业健康要求的同时也满足舒适性要求,从隧道气候三要素(温度、湿度和风速)入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与隧道施工环境舒适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重点分析了隧道气候三要素对隧道施工环境舒适性的影响,总结提出了隧道施工环境舒适性建议标准,并对隧道施工环境舒适性检测与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合理的检测与评价方法,同时提出了隧道施工环境舒适性的主要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城市出行中的热舒适问题,以中国城市为例,分析了都市的热环境现状,总结归纳了热舒适的测度方法,分析了出行者的热舒适适应行为,就出行环境热舒适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最佳热舒适状态时间当量的概念,用以客观量化出行方式决策过程中出行者对环境热舒适影响的决策过程,通过实验就这一影响的程度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本从客车制造厂家、设计承包商、零部件配套商及乘客诸方面,说明客车内饰环境的安全性及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性,并希望客车制造厂家都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相似文献   

4.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目的是在任何气候和行驶条件下,能为乘员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一个完整的汽车空调系统是通过调节温度、湿度、风速和换气等来达到营造车厢内舒适环境的目的.空调的舒适度是一个模糊量,由很多因素来决定的,其中车内温度是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叉车座椅设计的问题,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从驾驶员生理特性和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其舒适性的原因,再从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方面提出叉车座椅的设计方法,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6.
风环境下大跨度斜拉桥上的车辆驾驶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风环境下行驶于大跨度桥梁上的车辆驾驶舒适性评价体系.在综合考虑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考虑桥梁的静风响应、抖振响应、汽车-桥梁耦合振动、系统的时变特性以及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气动荷载非线性影响的风-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风环境下桥梁上通行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及驾驶舒适性;建立了车辆驾驶员位置处驾驶舒适性评价方法,并采用ISO 2631-1-1997标准对不同路面粗糙度下行驶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车辆驾驶舒适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路况越差,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越差,且所计算工况下车辆的竖向和侧向驾驶舒适性均满足ISO 2631-1-1997标准.  相似文献   

7.
汽车座椅材料的热舒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车中狭小且持续移动的空间内,汽车驾乘人员的活动相对比较困难,不得不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姿势。为减少驾乘人员的身体疲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汽车内的座垫材料要求有更好的舒适性。汽车鹰垫的舒适性包括心理舒适和生理舒适两方面,生理舒适又包括人体对温度、软、硬、座椅角度等的感觉,人体对温度的感觉通常用热舒适性来表示,热舒适性表达了人们对热环境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影响轿车乘员舒适性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述评,从道路和环境,车辆悬架特性和结构性能,乘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影响轿车乘员舒适性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改善轿车乘坐舒适性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Prince Lionheart推出的washPOD,采用欧洲流行的婴儿浴盆设计,这种产品被认为更能够为婴儿提供一个类似于子宫的舒适环境,并且容易保持温度,孩子也不容易滑倒,更安全和舒适。  相似文献   

10.
舒适的秘密     
奔驰汽车一向以突出的舒适性而著称,最近推出的CL级,借助最新技术,使乘坐舒适性进一步提高。结构改进在奔驰工程师的眼里.舒适首先是种听觉的体验.只有在那种宁静和谐的环境中,乘客才能真正地感觉到宾至如归的舒适.丝毫的噪声都会破坏这种氛围。因此.奔驰采用各种技术手段降低汽车的噪声.使CL级成为豪华车领域最为安静的车型之一。  相似文献   

11.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冷却、升温,过滤的装置.它可以为司乘人员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空调装置已成为现代轿车必不可少的舒适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隧道LED照明灯具以其启动快、能耗低、光色可控性好等优势已广泛应用在隧道照明工程中。但目前隧道LED照明灯具大都采用光亮度单一调光控制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隧道LED照明灯具光亮度和光色温双指标可控技术优势,更没有考虑LED光源色温和光谱分布对隧道LED照明光环境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隧道LED照明光源色温与视认舒适性和视认距离的关系,分析了LED光源色温对隧道照明光环境的实际影响,提出了适用于隧道LED照明入口段和出口段光环境色温指标,为打造安全型和舒适型"两型"隧道LED照明光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汽车内热舒适环境的关注也日益增加。文中对汽车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对车内乘员身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和ASHRAE的热感觉七级分级法,建立了汽车内热舒适环境的模糊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评价得出相应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可加银 《交通科技》2021,(1):108-110,115
基于国内外行车视距采用标准的差异,从车辆运行原理及一般驾驶行为习惯,分析我国公路视距安全舒适性需求,为提高我国道路安全行车环境,指导设计施工采用更安全舒适的行车视距指标,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致力于为车辆提供一个精心设计的车内环境,尤其是通过各种新的车内照明方法,为夜间驾车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汽车车内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汽车车内环境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着重分析了车内热环境和声环境,找出了产生不舒适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处理办法,并把居住室内环境的主观评价应用到汽车上。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乘员舱热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乘员的动态热反应规律,以提高乘员舱内的热舒适性,综合考虑环境参数、人体调节、代谢水平、服装热阻等因素,建立车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调节模型耦合计算方法,计算乘员重要热感应部位头部、胸部和四肢的皮肤平均温度动态变化情况,并分析人体热调节反应和热舒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乘员舱热环境与人体热调节模型的耦合计算方法可较可靠地分析乘员动态热反应和热舒适性;在暖风系统开启时,车内热环境瞬态变化,在不同乘坐位置乘员不同身体部位的皮肤温度变化存在差异;在热环境中,乘员皮肤温度上升,人体的热调节参数血管舒张量和出汗量增加,从而带走体内热量,维持体温恒定。  相似文献   

18.
汽车空调是现代汽车的重要装备,目前的新型轿车几乎100%装上了空调.但是,要营造一个凉爽舒适的车内环境,仅有质量上乘的空调还不够,还必须正确、合理地维护和保养空调.这样,既能得到舒适的车内环境,又能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因此,为充分发挥汽车空调的使用性能,就必须做好日常的检查和维护.  相似文献   

19.
<正>HVAC(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是为车辆使用者提供舒适与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陆路客运车辆而言,无论外部天气如何,HVAC都需要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过去,HVAC系统对这些车辆而言堪称"奢侈  相似文献   

20.
孙平  徐宗炯 《汽车电器》2012,(11):14-21
目前,舒适系统指的是轿车上的玻璃升降系统、中央(集中)控制门锁系统、天窗、后视镜、室内灯、座椅调节系统等装置。与舒适环境密切相关的空调系统恰恰不在其内。这也许是因设计分工时这些装置常与车身关系密切有关。而空调又属于发动机系统。舒适系统的各装置都曾由手工操作,现正逐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