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摩托情缘     
最早同摩托车有缘是在小的时候。我是在军营里长大的,没少见各种机械化的东西,就在离我们院不远的十八团的操场上就常停着一辆坦克,我也钻进去摆弄过。不过,我最心议的是摩托车,就是绿色带偏斗可以乘三人的那种。它最大的好处,是驾车人的那种神气,一眼就能看得清清楚楚,一点火"噌"就窜出大老远,上面的人有时还故意在车上头也不回地摆摆手,太酷了。以后,我就经常把自己扮成一位洒脱的摩托车手。放学回家的路上,双臂做驾摩托车状,嘴里学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并伴着上下坡,转弯快慢,不断变换着"油门"大小的声音,在路上,小河旁,菜园里乃至办公楼的走廊里飞奔。反正只要是跑,只要想加快速度,只要那天没挨打,心情好就尽情地"开车"  相似文献   

2.
车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买摩托车对工薪消费者来说已不是件难事,驾驶摩托车在大街上风驰电掣般穿行,那份潇洒飘逸,轻松自在,成了许多摩迷心中难以释怀的梦。我的丈夫就是这样一位恋车族,他对摩托车的钟爱已不是一天两天,从他满满一书柜各类摩托车杂志就可以看出。他平时并不善言谈,但与人一说起摩托车来,可就是头头是道,什么这辆车发动机是进口的,那辆车排气量有多大等等。他虽然对许多车了然于胸,却并没有自己的车,这是因为他上班就在  相似文献   

3.
那是1984年一个杨树萌芽、柳絮纷飞的时节,当兵复员的我被分配在交管部门工作。工作之余,我常常缠着那些师傅。让他们教我驾驶摩托车,于是在午休或下午下班后,单位附近的空地上经常有我学习驾驶的身影。那些天我就像着了迷一样,脑海里就是摩托车,有时连做梦都驾驶着摩托车在宽阔的道路上飞驰。一天,有一个同学骑着崭新的黄河250摩托车来大队办理牌照业务,我便向同学要了钥匙,想检验一下几天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张少斌 《摩托车》2004,(8):18-19
儿时就有一个梦,能重拾孩提时嘻戏、奔跑追逐动感带来的乐趣,那就是一直萦绕我心中的摩托梦。我喜欢摩托车风驰电掣的感觉,更爱看她碾起的滚滚黄尘。踏上工作岗位,我所居住的这个小城,街上行驶的多是南方摩托车,在梦里我曾一次次拥有过她,于是我开始准备攒钱购车。从1991年起订阅《摩托车》至今,我成为贵刊忠实读者和铁杆车迷。1993年4月,我来到小城,准备购买心仪已久的五羊·本田。天不遂人意,五羊·本田缺货。我选择了一辆黑灰色嘉陵JH125,购价12000元,终于圆了我多年的摩托梦,这一天也就成了我一生中特别的纪念日。这辆嘉陵JH125,真是…  相似文献   

5.
驾车感受     
高军 《摩托车》2004,(8):20-20
摩托车是年轻人最贴身的骑乘工具。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摩托车是从人们骑惯了的自行车演变而来的,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它虽然和汽车一样有发动机,但比汽车好驾驶,更能接近自然。因为对发动机的机械装置了如指掌,自然而然对摩托车这种骑乘工具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6.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7.
小车也畅游     
庄纯理 《摩托车》2004,(9):27-27
有辆大摩托车当然好,它功率大、动力足,跑马拉套自然不在话下。有辆小摩托车也不错,同样可以跑好多地方,只不过近一些就是了。许多老年朋友都想拥用一辆50mL的小摩托车,只要天气晴好、健康状况允许,就完全可以骑上它四处观光游览,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接受春风秋阳的爱抚。  相似文献   

8.
符星祥 《摩托车》2004,(7):35-35
爱好摩托车的我,2002年7月21日换了第二辆摩托车,一辆浙江金洪150—2太子车,这是我和父亲在车市转了一圈后“轻率”的选择。之所以说轻率,是因为没有选择品牌车,而只对车的外观造型做了比较,还有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这车的发动机是力帆的。然而,从此烦恼随之而来。销售人员从车库里搬出一个大箱子,组装了成品车,然后  相似文献   

9.
35岁哪一年,我跨进了黑龙江日报社的门槛,实现了我觊觎18年的记者梦想。这些年我就像一只上满发条的钟表,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我骑着摩托车的足迹。5年来,我换了三辆摩托车,共行驶了约7万公里,穿坏了240余双袜子,没休过一个节假日,不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7点我都是准时来到报社。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我在报纸上共发表新闻照片3800余张,“谋杀”了2600余个胶卷,写了11万字的稿件,并有新闻照片获得黑龙江省好新闻一、二、三等奖。谁知报上照张张皆辛苦 1999年1月的一天,已经是晚上6点多了,我骑着摩托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快要到家时,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去  相似文献   

10.
我从小就喜欢体育活动,长大后逐渐爱上摩托车,确切地说自己成了一个越野车迷(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摩托车修理工)。从1993年以来我曾驾驶过许多国产及进口越野摩托车,有嘉陵125L、宗申125GY、铃木RM125、本田AX-1等。2002年5月,我终于如愿以偿拥有了一辆本田XR250L公路越  相似文献   

11.
李渤军 《摩托车》2003,(3):31-31
不可否认,很多人买摩托车主要是看中了它代步、省力、方便、快捷的优点。如果买了一辆摩托车,却从未体验过它“极速”的味道,同样是一件窝囊和遗憾的事——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尝试骑快车,那么,你还真得有“两把刷子”,否则的话,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遗憾就遗憾点儿吧,总比折了胳膊断了腿强得  相似文献   

12.
刘少才 《摩托车》2004,(2):47-4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海关允许中国海员每年免税进口日本旧摩托车一辆。这无疑给多年来望摩托车兴叹的中国海员带来福音。我是在海关允许进口旧摩托车的后期赶上一次去日本,以后旧摩托车就禁止进口了。 那次船跑日本名古屋,我才有机会大概地了解日本旧摩  相似文献   

13.
我最大的爱好就是骑摩托车,不单单是用于代步,更主要是用于骑摩托车旅游。骑摩托车旅游,不受时间限制,或早或晚,全凭心境;不受别人制约,或停或走,随心所欲;心境的无限放松,也使旅游充满了无限乐趣。骑摩托车旅游,有一种驾驶其它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心灵感受,没有了汽车、火车、飞机等等车体的阻隔,仿佛抛  相似文献   

14.
李卫哲 《摩托车》2004,(3):12-13
我的坐骑大阳DY90-2A是1997年购买的,见图1。骑行至今,已行驶17000余公里。在6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驾驶和保养摩托车方面,遇到了许多事情,使我增长了不少经验,也花费了不少心血,付出了一定代价。其中有几件事我感触颇深,在此,我愿把这几件事写出来,与广大摩友共勉。  相似文献   

15.
魏信 《摩托车》2004,(7):16-16
在“骑士”这个队伍里,我实在是一个迟到者,因为我迷上摩托车时已经四十多岁。1996年退休之后,出于对身体特别是安全的考虑,在家人的再三督促下,我终于选择了放弃摩托车。当看到自己那辆刚刚换过机油、擦拭得锃亮,而且动力强劲的嘉陵JH70被新的主人推走,心中大有“秦琼卖马”的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轶事     
石炎 《摩托车》2004,(3):28-29
“为什么要骑摩托车?” 妻子多次问我。 是的,我实在是可以不骑摩托车了。就工作条件而言,单位为我配了小车,出行很方便;就身体而言,我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七辆车     
不知自己能否算得上一个车迷,但看到摩托车,那股说不出的亲切劲儿、留恋感和冲动便一股脑儿地涌上心头。正因为爱车的缘故,当人们用积攒的钱去买商品房,去努力奔小康的时候,我却把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去买了一辆又一辆的摩托车。尽管我自己的日子过的贫寒和艰难,但一想到我同时能拥有  相似文献   

18.
我与劲飚SRV初相识是在2001年的一本摩托车杂志上,在这本杂志上阿部典史驾驶该车的雄姿加该车极富冲击力的外观造型颇让我心动。由于当时劲飚初上市,我所在的城市还没有样车,我便开始搜集有关该车的详细资料,以便更好地了解此车。 2002年3月的一天,我驾车路过建设雅马哈专卖店,看见心仪已久的劲飚SRV正摆在展台上,不由地一阵激动,盼  相似文献   

19.
骑行散记     
周汝金 《摩托车》2004,(6):33-33
两年前,我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摩托车,随后又订阅了《摩托车》杂志,从中学到了不少驾驶和保养摩托车的知识,于是便想通过《摩托车》杂志把两年来骑行中的一些心得感受与摩友们进行一下交流。行车时首先要注意路况,并要能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危险,万万不可心存侥幸。一次,我们一行几  相似文献   

20.
刘万盛 《摩托车》2004,(3):29-29
我的大摩托车与小《摩托车》,伴着岁月一起磨合。每天摩托车伴我上路踏歌,每月《摩托车》传递新的收获,朝夕相伴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