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汽车》2011,(6):16-16
日前.在国家将一般公务车采购标准调整至1.8L排量、18万元以下的政策环境下,上海汽车正式发布了荣威品牌全新旗舰车型——“新经典价值轿车”全新荣威750.新车型包含1.8T和2.5L2种排量共计7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6.28万~25.18万元。  相似文献   

2.
上汽荣威950     
《时代汽车》2012,(8):80-81
六年前,上海汽车荣威正式起步;五年前,荣威750下线;四年前,荣威550成就过万销量;两年前,荣威又推出了350,一点点的塑造荣威品牌的口碑。荣威一直在努力摆脱国产车低质价廉的形象,传递自主品牌“精品车”的概念。但对于火热的中型车市场,仅靠陈旧的荣威750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荣威打算用一款旗舰产品将品牌置于高起点,这款车型是荣威950,它将担当起荣威品牌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世界汽车》2011,(9):14-14
011年8月8日。上汽荣威W5在上海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7.18万-29.88万元。作为上汽荣威品牌的第一款SUV车型,荣威W5自从在今年的上海车展首次亮相之后就广受关注,这款号称“跨领域专业SUV”车型的到来让原本就不平静的中国SUV市场再起波澜。  相似文献   

4.
2008年荣威550 1.8T作为荣威品牌汽车的第二款车型,比作为首款产品的荣威750更成熟、也更成功。而2009年的春节刚过,荣威便立刻推出了荣威550的低配版本——1.8L DVVT版。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19日,上汽荣威550高调上市,作为荣威品牌下的第二款车型,也是首款自主研发的紧凑级车型,荣威550被上汽寄予厚望,期望其成为冲击销量的主力车型。从2007年在上海车展以W2概念车形象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到2008年北京车展正式亮相,荣威550一直被包装为“全时数字轿车”,成为民族汽车品牌中首个高举科技性与数字化大旗的车型,自然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上市1个多月之后,2008年8月荣威550就以2546辆的月销量成为同级车型中的领军者,超过了同样使用1.8T发动机的明锐与速腾。  相似文献   

6.
自从去年4月上汽荣威W2概念车在上海车展闪亮发布以后,这款展示上海汽车自主研发能力的最新成果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一年之后,北京车展W2的量产车型荣威550以“全时数字轿车”的理念登场,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围观,我也是其中一员,在对荣威550赞叹之余,也不禁对“D5全时数字轿车”这个理念充满好奇与思念,如今我与荣威550相聚在上海的后花园松江,所有的思念就要——揭开.  相似文献   

7.
上汽荣威750     
荣威750的原型车来自英国的罗孚75轿车。罗孚75是在宝马收购罗孚时,由宝马在原罗孚600的基础上,开发的一款中大型轿车,由于采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曾经号称“前驱的BMW525”。上海汽车购买该款车的全部知识产权后,将车型进行了局部修改,前部进气格栅采用了最近流行的“大嘴”的设计,与罗孚75后期小改款式样有相似之处。同时上海汽车对车辆前脸进行了另一番小的改动,例如改动了雾灯的位置等。总的来说,荣威750从整体外形上传承了罗孚75的神韵,并且融入了上海汽车对东方美学的理解,这表明了上海汽车走自主品牌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荣威的发动机技术也是完全来自罗孚,这款型号为25K4F 的2.5L 排量的 V6发动机,采用了三级可变进气控制系统,最大功率为  相似文献   

8.
魏佳 《时代汽车》2007,(4):98-98
2007年3月28日,华泰汽车集团宣布,将以“经典传承,跨越巅峰”为主题,参加于4月20日开幕的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据悉华泰此次参展选手阵营强大,不仅包括热度炙手的“年度SUV”圣达菲系列车型,也包括了其经典SUV品牌特拉卡2.4MPI、2.9CRDi、3.5等系列车型。另外,配备世界顶级柴油发动机的全新圣达菲2.0VGT,也将闪亮上海国际车展。  相似文献   

9.
自主的魅力     
张乃超 《车时代》2014,(6):90-95
2014年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2014年3月,北京发布了第一批第2期《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其中,上汽荣威E50、江淮和悦iEV、北京汽车C70GB、比亚迪腾势以及华晨宝马之诺入选第2期名单。除了华晨宝马之诺剩下的车型都是自主品牌车型。在入选的自主品牌车型中,上汽荣威E50为单独开发的电动车平台并未采用成熟的小型车平台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10.
张谊 《轿车情报》2010,(1):204-205
由上汽集团推出的荣威750车型凭借其出色的外观和继承自英国罗孚品牌的技术,在汽车市场上占有了不小的保有量。但是由于750推出了过多的细分车型,在后续用车过程中的成本是否会有一定差异?本期我们采访到了一位荣威750 1.8T的车主,与我们分享他在日常车过程中的支出,希望能够为想要购买荣威750的车主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于荣威这个品牌,我们有种特殊的感觉,因为这个刚刚成立几年的品牌居然没有让我们感到陌生.也许是出于我们对罗孚这个古老品牌的怀念,也可能是出于对上海汽车复出的期望.思前想后,我们最终又回到了荣威的几款车上,细细地看来发现,相比其它一些自主品牌的产品,荣威确实有其独到之处,首先是车辆的做工,而后是车辆本身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气息.  相似文献   

12.
<正>荣威作为我国自主品牌中的一支生力军,旗下车型(荣威550)在2008年就接受了C-NCAP的测试,获得5星级评价。2010年,另一款车型荣威350  相似文献   

13.
龙川 《轿车情报》2007,(12):140
2006年10月12日,拥有“世界为我所用”的气魄宏愿的上汽,在全面吸收罗孚75技术核心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化品牌“荣威ROEWE”,充分阐释了上海汽车以自主掌控、自主创新的信念,传承世界先进技术,全新塑造中国的国际品牌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4.
能源之争     
张乃超  刘宇彤  张薇 《车时代》2014,(8):98-105
随着新能源市场受国家培育的壮大,各大厂商也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型。其中,上海汽车与北京汽车这两个坐落于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的厂家也拿出了自己的作品。荣威E50与北京汽车E150EV,相比其他品牌的产品,它们似乎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师之夜     
李娜 《汽车生活》2010,(6):146-146
<正>北京惠新东街富盛大厦内,凤凰网汽车主办的"大国道路——2010汽车设计师之夜"活动灿烂绽放。国内一流汽车设计师代表:上海汽车技术中心设计总监马征鲲(主持上海汽车荣威、MG品牌设计)、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陈群(中国最强独立设计公司,服务众多国内品牌)、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设计总监张弢(为奇瑞开发中高端车型)、北京汽车研究总院乘用车研究院主设  相似文献   

16.
环保极致     
张乃超 《车时代》2014,(7):36-41
就在纯电动汽车是否将是发展方向还在被争议的时候,各大品牌的纯电动产品就以换“心”的形态开始了中国汽车市场中的竞争,而上汽荣威虽然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动车产品,但与其他品牌截然不同的是这次荣威推出的E50来自上汽专为电动车研发的全新平台,而E50就是这个平台的首款车型。  相似文献   

17.
景升 《世界汽车》2009,(2):36-37
从荣威750到荣威550,上汽集团在打造自主品牌轿车方面不遗余力。常言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光是自家之言还是难以取得消费者信赖。2008年12月9—11日,C-NCAP对荣威550进行了碰撞测试(测试车型是CSA7181AB),最终,荣威550以45.5分的成绩获得5星评价,在安全方面做到了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8.
《轿车情报》2008,(3):42-42
1月22日,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正式公布荣威家族第二款车型的命名:荣威550。这是上汽在成功推出第一款中高端产品荣威750之后,即将在今年量产上市的一款全新中级车。  相似文献   

19.
《世界汽车》2012,(11):151-151
10月3日开幕的天津车展中.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携旗下荣威。MG双品牌全系车型悉数登场,其中荣威950以及MG5成为参展车型的焦点。作为上汽第二代产品的旗舰车型.荣威950的综合实力超越了同级合资品牌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荣威950的静音效果超越德系主流竞品近一倍。MG5是上汽自主品牌整合全球资源、基于GIobalA平台诞生的第一款中级两厢车。MG5在延续了MG品牌独特的英式造车理念和运动基因的同时.首次突破性地注入了轿跑灵魂设计理念.深入强化了MG“个性、气质、创造力“的品牌精髓.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用车感受。  相似文献   

20.
《商用汽车》2011,(11):19-19
2011年5月5日,“第9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暨腾飞之路——中国汽车行业10年发展成就盛典”在上海举行。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在此次盛典上荣获2项大奖:金旅公司获“中国汽车十年影响力整车企业品牌”,金旅XML6127客车获“中国汽车十年经典商用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