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目的:铁路旅客站房管线布置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检修条件不好等问题,影响站房的稳定和美观,且造成工程建设时有反复,投资增加。为了适应新时期下铁路站房建设及发展需要,开展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研究设计,提出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的原则,对设计流程和综合管线图纸内容作出规定,为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研究结论:(1)分析铁路旅客站房管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得出设计研究的意义;(2)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管线接口、空间效果、综合布置、维护保养等条件;(3)建筑与装修、结构、各设备专业要密切配合,通过平、剖面及节点等各类图纸绘制,统筹管线布置,达到空间效果及工艺要求;(4)总结不同类型的站房布局特点及其管线综合设计的重难点,对铁路旅客站房综合管线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以建成的几条铁路站区综合管线图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影响线下式站房与站台之间合理间距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包括房屋基础、地道出口挡墙、综合管线布置、楼扶梯基础等;研究了如何调整以上各因素的空间位置及结构尺寸,使其布局合理,达到既能施工方便、又能满足日后使用及养护维修要求,同时还可最大限度减少空间浪费的目的;得出了线侧下式车站站房与设有楼扶梯挡墙间间距至少为10 m的结论,同时提出在设有外挂式楼扶梯的站台上,将路肩式挡土墙与路堤式挡土墙结合设计的思路,以期对今后的设计有所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大型铁路站房高架设备层的综合管线设计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并且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天津西站高架设备层综合管线设计过程的问题和经验,提出铁路站房高架设备层综合管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一些经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BIM技术在大型铁路站房综合管线及设备维护方面应用优势,并与传统现状比较,研究认为,在提升设计施工效率和完整准确解决管线碰撞方面,BIM具有很强的优势,并对后期站房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具有准确和直观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铁路客站站房的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3):40-41,46
简介铁路客站站房进行节能设计的必要性,从建筑、结构、给排水、电力、暖通空调设备等方面探讨铁路客站站房节能设计的工程技术措施,使客站站房成为建设节能型铁路的标志建筑。  相似文献   

6.
铁路房屋建筑抗震设计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占月 《铁道勘察》2011,37(3):101-103,110
介绍了铁路房屋的发展和现状,对铁路房屋建筑抗震设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论述了铁路房屋建筑的规划选址和建筑结构方案与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概念设计;对铁路房屋安全建设中的抗震设防标准、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关系、电信房屋和中小站房的抗震性能以及铁路房屋的综合防灾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杭州南站是集高铁、普铁运营的铁路车站,其站房的建筑方案为线侧式+高架候车。站房建设工程施工方案复杂、难度大,而且站房上部钢结构的加工、拼装、就位、美化及综合管线的布置精度要求高,为此在其建设全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并开展深度研发应用,奠定了杭州南站按照"精品工程"标准开展建设的坚实基础。基于杭州南站BIM综合管理平台,该工程在设计深化、工期管理、现场质量管理、构件制造、工法创新以及数据查询、统计与校核等方面进行深入应用实践,实现了工期可控、质量精品、成本效益达标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8.
上海南站管线设备地道为主体结构地下两层、平面呈"井"字形、用于放置站房空调、管线等设备的地下构筑物,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沉降较大,并在变形缝处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分析了沉降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为控制地道沉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造价,同时也为了减少站房改造对社会的影响、体现绿色环保、保持老站房历史建筑风貌,有时需要在不拆除既有站房屋盖的前提下,对其下部结构进行局部改造和加固。本文根据钢网架屋面结构自重较轻的特点,以重庆江北龙头寺站既有站房改造为例,对用柔性吊索对既有站房屋盖进行支托,进而对下部结构进行改造的柔性吊索支托法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柔性吊索支托法,充分利用了钢网架屋面较轻的特点,对支撑网架支座的弧形梁采用主动加载的方式控制与调整屋面钢网架支座位移,辅以量测监控手段和反馈设计,能更有效的控制网架构件内力,避免了屋面钢网架结构的拆除与重建,可节约4个月工期和550万元造价;(2)更加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与传统临时立柱支托法相比,可节约645万元;(3)当需要保存老站房历史建筑风貌、或考虑到社会影响等其他原因而无法采用拆除站房屋面钢网架结构时,采用柔性吊索支托法可以实现在保留屋面钢网架结构的前提下对下部结构进行改造加固。  相似文献   

10.
电力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特有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利用已有电力线路进行数据传输,无需额外的通信网络且覆盖范围广。本文主要论述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客站能源管理系统的组成及设计要点,并结合站房电力设计说明了这一系统在铁路客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京张高铁是国家规划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意义重大.通过分析京张高铁在线网与站房布局、站房与城市融合、站房复合功能、站房绿色人文的新思维、新要求、新趋势及其给设计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分别从站房布局新思维、站城融合、复合功能站房、多专业协作、科技创新及质量体系方面归纳总结出京张高铁站房设计管理中的创新理念和策略方法,为后续此类...  相似文献   

12.
对大量沿线中小型铁路旅客站房及其生产与附属生活房屋合并修建综合楼的设计改革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寻求在中间站上塑造出适用,经济,美观的新型建筑建体。  相似文献   

13.
实践通过BIM数据对西成客运专线阿房宫站项目所包含的构筑物、建筑设备、三维空间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监控和维护。BIM模型的搭建以站房建设为主,通过建立BIM模型,完成设计、碰撞检测、管线综合、施工模拟、漫游展示、图纸输出、工程数量统计及模型信息录入等内容。实现BIM技术在施工方、建设方、运营方中的推广,建立和完善站房BIM应用标准,为以后同类项目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南站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北京南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火车客站,其开放的设计思路和大胆的构思彻底改变了以往旅客站房的设计风格和结构,同时也给供配电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对其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研究结论:电力供应以外部电力系统供电为主,站区为了满足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区间用电需求,设置10kV配电所及变电所,站房设置10kV变配电所;应急电源系统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和EPS相结合的方式,构成北京南站的主供电系统。并采用了三联供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当外部电源停电时可有效发挥其独立发电功能,为部分负荷提供电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兰州西站规模为13台26线,高速场与普速场并站设置,站场内设大型高架站房及雨棚,是中西部客运专线枢纽级车站及地标性建筑。由于高架站房及雨棚结构复杂,整体景观要求高,对接触网系统同时提出更高要求。通过综合考虑高架站房及雨棚结构形式、风格及接触网系统功能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提出适用于兰州西站的接触网与站房雨棚接口设计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BIM技术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深入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成果和社会效益。依托广深港高铁虎门站站房改造工程,开展BIM技术综合应用研究,探索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在建筑工程改造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创建协同工作环境,对既有虎门车站站房改扩建进行模型创建,并运用三维扫描及彩色成像技术对钢结构、管线综合等进行深化设计,采用Synchro PRO对进度和关键工艺等进行仿真模拟,提出一套技术可靠的基于Bentley平台的建筑工程应用技术路径,具有普遍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筑信息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在南阳东站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对站房内的各机电专业设备建立三维族库模型,对各专业的管线进行排布,开展碰撞检查,对碰撞管线进行优化,实现管线的最优排布。通过现场验证证明,运用 BIM 技术能对现场的施工组织进行合理安排,直观把控施工进度和质量,有利于减少返工和复工情况的发生,在节约成本、节省工期的同时,实现参建各方对项目的可视化、精细化管控,为南阳东站项目如期、保质完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要求,到2012年,我国将开工建设铁路新客站1000余座,建成804座。其中在非省会级客运站房中,绝大部分属于中、小型客站。结合铁路"十二五"规划(草案),最近几年大规模的中、小型铁路旅客站房将是站房建设的重点。中、小型铁路旅客站房数量多,分布广,其投资受到控制,因而不可能延续大型铁路车站站房独立设计、造型力求标新立异的设计策略;虽然铁路旅客站房特殊建筑类型功能相对复杂,但也有相对固定的行业要求和相对成熟的建设模式。铁路旅客站房建设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由于它的服务功能,因此可以按规模和站型进行归类,这是引入"标准化"设计策  相似文献   

19.
铁路旅客站房候车室楼面舒适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旅客站房建设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其站房的结构设计也是多种多样,大跨度、钢结构、桥建合一等结构类型和形式,已在铁路旅客站房建设中较多地采用。结合工程实际以及工程实际检测,论述了当前铁路旅客站房大跨度、钢结构、桥建合一等结构形式,在楼面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新课题,即建筑物结构楼面的舒适度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的检测,提出类似工程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总结大型铁路站房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介绍了站房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大型铁路站房主要的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并指出在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促进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