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北京动车段高级修检修现状,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动车组检修需求,急需对北京动车段进行整体扩能改造.文中重点分析动车组高级修工艺及现状布局存在的问题,对高级修扩建检修工艺方案进行研究,为全面提升北京动车段高级修检修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他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何武山 《铁道建筑技术》2022,(10):193-196+216
动车组定期进入动车段、所检修是保障其安全运行的关键。对转向架各零部件进行高效清洗是确保动车组检修效率的关键环节。当前,转向架零部件清洗存在清洗效率低、清洗工位分散、劳动成本高、对主检修库污染较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动车段的检修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武汉动车段转向架部件清洗需求,深入分析现有部件清洗工艺流程,提出一种基于“部件智能清洗中心”的方案及工艺,并通过部件清洗机、AGV智能运输、自动上下料和清洗污水集中处理等系统,实现转向架各零部件高效清洗,以提高动车组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  相似文献   

3.
动车组高级修能力建设是铁路公司的重点工作,动车段作为动车组高级修检修的基地,是保证动车组安全、正点、高效运营的重要设施.论文以北京动车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动车组高级修工作内容和检修规范,得到高级修检修需求;通过对北京动车段高级修固定设施、检修能力和检修工艺进行研究,提出了开展动车组高级修存在的能力瓶颈,最后结合北京动...  相似文献   

4.
欧阳鹏 《铁道勘察》2021,(3):146-151
从北京动车段既有转向架检修间工艺布局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层次发掘清洗、分解及组装工位设置不合理,构架流转检修设备配置、构架检修缓存面积、轮对存放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扩能改造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扩能改造的原则、思路和方案.改造方案中,调整、优化了转向架检修间平面布置,提出将转向架清洗分解功能集中外置、库内倒流工序调顺、...  相似文献   

5.
动车段承担动车组高级修作业,是保障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有效延长动车组续航里程的重要设施,动车段工程设计是高速铁路设计技术的重要课题。在成都动车段工程设计中,基于既有路网规划,测算全路动车组检修数据,发现存在检修能力缺口,大胆提出需补强路网检修能力,增设成都动车段;根据成都枢纽布局特点,首次提出"两站一段"的段址选择模式,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总图布置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工艺技术因素,避免与市政道路干扰;创新采用大量工程技术,比如转向架流水修采用"直线型径路流水修,关键工序双工位补强"方式,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库内地基方案等。成都动车段工程技术创新,完善了工程设计,积累了动车组检修技术经验,继承发展,为其他动车段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动车段高级修检修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国内主机厂高级修检修工艺流程、台位数量、设备配置,结合动车段既有设施和厂房布局,经过比选研究出了动车段四级检修流程、台位配置,可进一步提高动车段的检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出入段线能力是决定动车段内设备能力能否得到充分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北京动车段为例,根据预测的客车开行方案,仿真铺画列车运行图;在满足动车组检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分析动车组综合运用计划,确定各时段出入段线动车组出入次数;提出动车段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和能力计算办法,为动车段的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根据出入段线的运输组织方案,对照分析其在最有利和最不利条件下的通过能力与动车组出入段次数,确定出入段线能力的适应性及能力加强措施方案;分析得出全天存在4个小时段范围内2条出入段线能力不能满足运输需求,因此建议北京动车段设3条出入段线,各线均按双方向追踪运行设计。  相似文献   

8.
伴随动车组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行车里程的累积,大量上线运营的动车组列车进入高级修周期,如何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满足上线需求是摆在各检修基地的一大考验。通过对CRH3型动车组转向架高级修作业时静载试验项目的优化分析,实现降低动车组转向架检修作业的返工和浪费,提升动车组转向架检修能力,为节约整车修时、提升整体产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为满足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动车组的检修与维护,北京动车段的设计工作先行一步。设计缺少相应范例和标准规范支持,只能在研究动车段特殊设置、作业流程需求,并在征求运输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信号系统制式,同  相似文献   

10.
孙伟  孙巍 《中国铁路》2014,(6):32-35
以首个开通的动车检修整备基地(北京动车段)开通组织工作为例,介绍北京动车段动态验收中的前期准备、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等工作中的经验和应注意的问题,为后续动车检修整备基地开通试验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型有轨电车在国内发展迅速,但是相关的检修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因此,需要对检修工艺进行研究。针对同步电机驱动的独立轮式转向架,分析其不同于传统转向架的特征,研究转向架构架和轮对的检修工艺及维修设备,得出转向架轮轴检修间的工艺布置。与国内现有的有轨电车转向架检修工艺相比,优化了工艺布置和设备配置,解决了同步电机驱动的独立轮式转向架轮轴的检修工艺。  相似文献   

12.
唐鲁楠 《都市快轨交通》2015,28(1):125--128
南京地铁1号线列车采用中外联合研制的标准A型地铁车辆转向架,该类型转向架大修主要采用自修与委外相结合的模式,工艺流程分为分解-部件检修-组装-试验4步,大修重点按模块化可分为构架检修、轮对轴承轴箱检修、驱动系统检修、悬挂系统检修、制动系统检修、中心牵引装置检修以及转向架组装后的静载称重试验。该类型转向架的关键部件及重要零配件均采用进口部件,其委外检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备件的供应是制约大修周期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人员熟练程度、检修能力等也会影响大修的整体进度。可以通过进口部件的国产化、委外部件的质量检查、提高人员操作技能等多种措施,提高转向架大修的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13.
时速200 km~250 km动车组转向架四级检修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涛 《铁道车辆》2011,49(2):37-40,5
对时速200km~250km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四级检修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工艺方法进行了论述分析,对构架组成、轮对轴箱组成、油压减振器、基础制动装置等转向架重要零部件的检修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马丁  钱剑锋 《铁道车辆》2011,49(3):34-36,48
介绍了动车组检修关键设备不落轮旋车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常见故障,分析了产生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常用故障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交叉杆杆体压型处出现擦伤对铁路运输安全危害极大,交叉支撑装置报废更换也提高了检修成本,且更换工艺复杂,质量控制要求高.建议转K6型转向架厂修、段修时要按QCZ133JX-20-01图样焊装防止制动粱脱出挡块,并确保制动粱滑槽磨耗板边缘与挡块根部距离为(75±1)mm;转K2型转向架厂修、段修时应参照QCZ133JX-20-01图样焊装防止制动粱脱出挡块,并使制动梁滑槽磨耗板边缘与挡块根部距离为(35±1) mm.  相似文献   

16.
对动车组转向架系统开展智能化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研究。从转向架系统的故障机理出发,研究转向架系统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建立转向架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系统,开发转向架关键系统智能监控分析平台,实现转向架系统的故障预测、实时监控、故障显示及健康评估。通过对转向架系统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可提高转向架系统的检修效率,降低故障率和平均检备率,提高转向架系统的可用性,降低转向架系统的维护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7.
对“先锋号”电动车组转向架一系簧下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轻量化研究 ,提出了轻量化的具体方案。通过对轻量化后的主要承载件有限元分析 ,保证其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并将轻量化前后的整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比较。阐述了该轻量化方案能减轻簧下质量、提高整车动力学性能 ,并便于动车组的检修。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铁1、2号线已开通运行了多年,各车辆相继要进入大修期,对车辆转向架的检修关系到车辆大修的质量.转向架静压试验台作为测试转向架性能的试验设备,对转向架的检修调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转向架静压试验台的组成、原理,对转向架一、二系弹簧进行了加垫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解决铁道机车车辆转向架构架整体磁粉检测为目的,介绍旋转磁场磁化的原理,对三维旋转磁场磁化方式用于磁粉探伤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为转向架构架磁粉检测设置专门的磁化装置以解决其磁粉检测的难题,并针对原理样机的功率消耗过大、磁悬液聚积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辆段三大检修工艺设备的技术接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地铁车辆段三大检修工艺设备--不落轮镟床、列车清洗机、地下式架车机,以及它们与车辆、牵引供电、低压配电、信号、土建等相关专业的技术接口.指出三项设备与车辆的接口是建设管理的重点,分析在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接口要点.不落轮镟床与车辆的接口需要明确加工的对象与精度,以及车辆的装夹方式;列车清洗机需明确车辆的主要尺寸、车底电气箱的防水等级、表面油漆对洗涤剂的要求,以及清洗机对雨刮器的要求等;地下式架车机需明确车辆的重量和主要尺寸,并核算转向架是否会与地下式架车机的车体顶升支柱发生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