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是在AutoCADActiveXAutomation技术的基础上,利用VB编程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司机室室内操纵台参数化设计,并根据规范化机车司机室的相关标准及规范对操纵台布置进行校核,从而可以快速高效地绘制出司机室设计图  相似文献   

2.
造型设计、人性化设计、智能化设计一直是电力机车司机室设计关注的重点。文章分析了HXD1型机车新型司机室操纵台的设计创新特点。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新型操纵台提升和满足了功能、美学效果及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机车司机室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机车司机驾驶行为,操纵台信息整合以及司机室的简统化设计的分析,论证了我国机车司机室实施规范化的必要性及合理的模式,实现了我国各型机车司机室设置与布置的基本统一。  相似文献   

4.
分析比较目前应用于机车司机室前风挡玻璃抗冲击要求的国内外标准,指出我国标准应用现状中的不足。针对我国铁路提速以来机车司机室前风挡玻璃的现实问题,分析UIC651对机车司机室风挡玻璃的强度试验要求,认为该要求适用于各种速度等级的机车司机室风挡玻璃的抗冲击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月10日,在斯科普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马其顿签订4台电力机车采购合同。这些车辆将在欧洲电气化铁路干线——泛欧铁路10号线(马其顿境内)上运行。该型电力机车专为马其顿电气化线路研发设计,最高运营速度120 km/h,功率4 800 kW,可满足马其顿实际线路单机牵引1 600 t货物需求。机车采用符合UIC(国际铁路联盟)标准要求的司机室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和欧洲操作习惯与要求。它将是中国第一台正式通过TSI认证的电力机车,机车尺寸可以满足在所有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南非20E型电力机车司机室内装及操纵台的设计过程,通过20E型机车司机室系统开发过程来重点探讨电力机车司机室人机系统工业设计流程,为后续相关型号电力机车司机室的开发流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介绍了O'ZBEKISTON型机车司机操纵台设备布置的设计情况,包括设计特点、设计难点、关键部分的设计介绍,并对翻转式司机操纵台面的优化设计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内燃机车司机室噪声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车司机室内的噪声是影响机车乘务员身体健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机车噪声亦是衡量机车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1982年颁布了《机车司机室允许噪声标准》GB 3450—82。目前,承担着北京局大部分客货运输列车牵引任务的北京型和东风_4型内燃机车的司机室噪声是否符合标准?为了给1991年重新修订此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1990年2~3月间,对我局管内部分承担客运任务的北京型和东风_4型机车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9.
通过司机室的人机工程学分析,阐述了SDA1型机车司机室座椅布置和操纵台的布置,并分析计算在采用该布置情况下的瞭望条件,将计算得出的结果与相关标准对比,并通过实际测验得出司机室人机工程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从司机室操纵台,前墙,左、右侧墙和后墙的设备布置等方面介绍了干线电力机车司机室规范化设计和规范化设备布置情况,同时介绍了司机室规范化设计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虽然北美与欧洲的电传动货运内燃机车在轴重和功率需求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但在其设计和制造方面却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对于这一点的了解 ,没有几家制造商能超过GMEMD公司 ,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向欧洲市场供应了将近 4 0 0台装用 12缸柴油机的JT4 2CWR型 (在欧洲更多地称其为 6 6系列 )机车。除了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之外 ,使EMD的机车产品显得更为突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达到更严格的新的内燃机车排放标准和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司机室设计。几年之前 ,司机舒适性和操纵简便性还不太引人注意 ,但是现在 ,在机车司机室中长时间工作的人成为…  相似文献   

12.
铁路机车司机室中立柱和侧立柱在前方视野中形成的盲区对行车安全和行车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盲区的位置和大小直接影响司机的瞭望作业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在现有UIC和我国铁路行业标准中缺乏对机车司机室前方视野盲区相关定义和判定方法,因此如何在铁路机车驾驶界面设计阶段对前方视野盲区进行合理设计和评估,已经成为机车司机室人机交互设计中的一个难题。在分析不同载运工具对视野盲区研究的基础上,对机车前方视野中立柱和侧立柱视野盲区进行了定义,建立了基于相关标准约束的盲区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观察行为的视野盲区确定方法,并给出了计及头部转动视线的求解算法。在此基础上对司机室视野盲区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视野盲区的表示方法以及在弯道瞭望时前方视野中的中立柱和侧立柱水平宽度的参数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KZ4A型机车相关标准要求和司机室结构布置特点,对其司机室热工状况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其主要热工参数,为空气调节设备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未来的机车     
原苏联有关机车制造的科研单位和院校从人机工程学和工艺美学的观点出发对未来的机车进行了研究,提出《未来机车的制造应保证人机工程学和工艺美术设计的要求》的计划。众机工程学的指标对机车司机室进行了分析,对控制台的布置,主要设备的安放位置,司机工作位置都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将在未来的新型机车上实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了解提速及电化改造后机车乘务人员的劳动卫生现状,噪声频谱分析是其中重点项目之一。方法测量与评价方法按GB/T3450-2006《铁道机车和动车组司机室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随机抽样进行。结果以各型机车司机室噪声LAeq对标合格率评价,存在HXD3、DF8B达标情况较好,而SS7E、DF4达标情况较差的倾向。总体来讲,各型机车组LAeq均值差异有显著意义(F=5.43,P≤0.05);但各型机车司机室噪声LAeq均值除DF4、SS7E型机车超标外,其余四型均符合GB/T3450-2006标准所要求的78 dB(A)的限值;机车噪声是一种频率分布比较宽的混合噪声,其峰值多出现在1 000 Hz周围,在1 000~4 000 Hz人耳声音最为敏感。结论机车司机室噪声均值,除DF4型及SS7E型机车外,其余车型合格率尚可。  相似文献   

16.
应用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对地铁用内燃调车机车各工况下室内噪声进行测试,获得不同工况下各测试点的噪声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知:Ⅰ端司机室在各工况下噪声值均在标准要求的78dB(A)限值以下,Ⅱ端司机室在柴油机转速为1 500r/min、1 800r/min、2 100r/min 3个工况下超标;造成Ⅱ端司机室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是柴油机的工作噪声,同时也受到柴油机-变速箱系统所产生的低频结构噪声的影响;机车整体设备布局不合理是Ⅱ端司机室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可为内燃机车降噪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控制和微机程序处理技术的发展,在机车操纵、部件工况显示和故障诊断预报、机车和调度间的信息连路、标志识别以及制动控制等大量采用现代化电子监控新装备。但由于这些新技术开发的时间有先后,各个厂家设计不同,因而制式不一,在机车司机室操纵台上除了原有的各种仪表、键纽外,又加上一个个新的显示板、控制标志,互不联系,极为零乱,造成司机在这些庞杂的仪表和显示板前,顾此失彼,反而  相似文献   

18.
在试验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室外温度比较低,分别为-40℃、-50℃和-60℃),通过Fluent软件对KZ4AC型机车司机室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进行仿真计算。建立了KZ4AC型机车司机室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运用试验手段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为电力机车司机室加热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验证方法。结果表明:当室外温度分别为-40℃、-50℃、-60℃时,司机室温度达到要求所需加热时间分别为28 min、35 min和42 min,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会议简讯     
会议简讯国家标准GB3450(机车司机室允许噪声标准》、GB3449(铁路机车东辆内部噪声测量》两项国家标准修订草案送审稿及铁道部《铁路机主乘务员听觉功能职业体检标准》、《铁路运输放射性物质事故监测方法》两项铁道行业推荐性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于1993年...  相似文献   

20.
张志英 《资厂科技》1995,(2):20-25,4
机车司机室是机车的控制中心,这旨机车的特定生产环境。本文从机车司机室的结构、安全、造型、司机室内部色彩、采光、仪表控制器的布置、座椅的设置,隔声和和人造气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机车司机室设计中的有关问题;指出了在机车司机室设计中要根据“人(员)-机(车)-环(境)”的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机车司机室成为一个安全舒适,操纵方便的工作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