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吉怀高铁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官田隧道11月21日贯通,这标志着该区间内的18座隧道全部实现贯通,为后续架梁铺轨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官田隧道由中铁十四局承建,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官田隧道全长3.77 km,先后穿越8条断层带,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富水区段每小时最大涌水量达490 m~3,施工难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是影响高速列车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而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速铁路沿线的地下水开采。本文基于PLAXIS 3D对高速铁路沿线抽水井降水导致的路堤沉降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抽水后场地的沉降和孔压均呈漏斗状分布;停止抽水后土体发生回弹,回弹后的沉降值形成一条稳定的曲线。路基中部沉降量可作为判断抽水井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张吉怀铁路古丈西站连接线及张花高速古丈连接线重合段拓宽项目位于古丈县,连接古丈县城与古丈西站及张花高速连接线。对古丈通站道路走向方案进行了研究,并从平面线形、工程可实施性、工程规模、环境影响、地方政府意见与站前广场及站前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对路线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以古丈连接线K线及古丈西站连接线GZXK线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张吉怀客专中,永顺古丈段线路走行于永顺县和古丈县境内,焦柳线以西旅游资源丰富但大片区域多为构造侵蚀、溶蚀的中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通过结合线路穿越强岩溶发育区工程条件、地方设站要求、土地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等影响要素进行了本段方案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沿线综合开发研究工作的开始,能否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达到铁路与地方经济发展共赢是关键所在。从铁路和城市互动发展的高度出发,结合铁路贯穿的区域城市分布、产业结构、城市规划、站点特点等,提出了城市中心、城市边缘和新城区两种商业定位方法以及站点开发的3种方式,即:结合车站本体的综合开发,枢纽上盖综合开发,车站周边地块开发。通过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指出铁路沿线综合开发应多层面、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在逐步探索中科学有序推进,对国内铁路沿线综合开发的推广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尼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对地质选线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拟建中尼铁路沿线分布的5条活动断裂对铁路工程影响极大,因此研究断裂的活动特征,总结活动断裂分布区的选线原则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采用现场调查和遥感判释等技术手段,研究活动断裂特征及其对铁路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线活动断裂对铁路的影响主要为蠕变和错段、诱发地灾、诱发地震和温泉热害4个方面; 3条Ⅰ级发震断裂。因此线路的总体选线原则为:线位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线位服从隧道洞口位置,隧道洞口位置服从地质;线位服从车站,车站服从地质。地质选线原则为:穿越3条Ⅰ级发震断裂的隧道,应加强监测;避免顺活断层展线;尽量避免通过断裂交汇区;佩枯错至加德满都段尽量行走于峡谷东岸;无法绕避的地热发育地段,采取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7.
某铁路隧道施工排水后,附近泉水断流,影响居民生产生活.通过地质调查,结合隧道涌水量监测和隧道渗漏水流量分段测量结果,并参考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情况描述,查清天然水文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分析隧道施工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并确定了隧道施工的影响范围.所采用的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区铁路沿线暴雨泥石流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泥石流发生是灾害性降雨过程和流域内不稳定的松散物产状与制约水、沙输移的河沟条件所决定的,解决泥石流预报中的时、空因素,可以通过每小时接收卫星云图的信息分析决定。对某一流域内能否发生石流的预报,则由降雨条件函数和地面环境动态函数组合的量级决定。本研究对铁路3个预报试验区、黄河水利委员会3个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的大量观测试验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完善了“山区铁路暴雨泥石流中短期预报的研究”中提出的泥石流组  相似文献   

9.
韩霜 《铁道建筑技术》2022,(11):82-85+145
拉伊铁路是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铁路网主骨架之一,基于线路建设概况、线路功能定位,分析了全线车站分布,结合车站平面及纵断面设计原则,考虑车站定位及工作量,对拉伊铁路越行站、中间站及拉各斯地区车站共7个站场布局方案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站场布局方案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车站定位、客货运量、远期规划等因素,沿线共设1个始发站、1个越行站及5个中间站,近期规划各车站旅客列车、货物列车对数相同,远期规划拉各斯车站旅客列车最多,Olodo越行站不办理客运作业,Olodo越行站、Omi-Adio中间站及Papalanto中间站均不办理货运作业。布局方案对优化站场布局、保障线路运营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离网式太阳能光伏系统是解决铁路沿线设施电气化运维用电需求的必要途径。《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等相关规范的规定或建议一般以年最大发电量为目标,主要面向均衡性负载和并网发电,直接用于铁路沿线时存在盲目性。针对铁路沿线特殊的用电场景与负载需求,提出了铁路沿线离网式光储系统的组件匹配原则及设计流程,构建了面向任意时间跨度的光伏供电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并基于Pytho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模型包括太阳辐照量模型、光伏阵列倾角及间距模型、发电量模型、光伏组件数量及串并联方案模型、蓄电池模型、控制器模型及逆变器模型等。计算程序实现了光伏阵列最优倾角的自动搜索,可以针对不同地理位置、用电量和用电时间跨度(月、季节、年等)的负载需求,并考虑气象条件、组件性能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完成光储系统的设计选型和安装方案优化。在准池铁路的实际应用表明,一年中光伏阵列在各月对应的最优倾角存在明显差异,6月达到最小值16°,12月达到峰值69°。以全年、夏半年、冬半年的最大总辐照量为目标时,最优倾角分别为46°、25°、61°。对于案例中冬季型负载,采用基于本文模型的设计方案相比规范建议方案节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铁路客运量的不断增加,白色塑料快餐饭盒(以下简称塑盒)也大量地在铁路客运餐营单位中使用,并造成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地屎护次蹈沿线环境,彻底解决废弃塑盒的污染问题,并对研制新型饭盒的技术指导指标提供依据,我们于1990年6月~1991年6月对全路客运单位塑盒使用及其对铁路沿线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现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龙翔隧道上跨广大铁路浴龙山隧道,与既有隧道衬砌最小净距为19.6 m。根据经验法,分析了新建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借助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既有隧道受影响的规律,把握了影响分析的重点。根据经验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既有隧道比较合理的变形预警值和容许值,既有隧道受影响的位置、范围及尺寸。  相似文献   

13.
铁路沿线风吹雪灾害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精—伊铁路经过的风吹雪灾害多发区最大风速平均值为14 0m·s-1,3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与最大积雪深度分别为20 3m·s-1和160cm,平均冬季降水量153 2mm。在风吹雪多发区,铁路风吹雪灾害的主要类型是路堑型风吹雪沉积,其次是低填路堤型风吹雪沉积。路堤低、路堤边坡平缓,路面上易发生风吹雪沉积;路堑边坡的角度越小、路堑越深、路堑走向与主导风向的夹角越小,风吹雪沉积越不易发生。在风吹雪害多发区,铁路路堤设计的适宜高度为200~1500cm。风吹雪的防治应以设防风吹雪走廊和下导风板为主,并辅以侧导板和挡雪墙等。  相似文献   

14.
依托云南省盐津县白水江三级电站引水隧洞下穿内昆铁路手扒岩隧道的工程实际,采用LS-DYNA显式动力数值模拟及现场爆破振动监测,对既有隧道受下穿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和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断面起爆中,D(D为下穿新建隧道洞径,下同)<2.5D0(D0为基准洞径)时,既有隧道的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均随D的增大而增加,且基本呈线性关系;2.5D0≤D<3.5D0时,振动速度及加速度均急剧增大;D≥3.5D0时,振动速度、加速度随D的增加而减小。随两隧道间距的增加,既有隧道考察点的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均减小;在距离相等时,掌子面未到达前的振动响应大于掌子面离开后的响应;相同爆破参数时,距离越远,受到的振动越小;同时起爆药量越大,受到的振动越大。随围岩的变差,既有隧道处的振动速度增大,振动加速度变化较小。根据不同影响因素与振动速度关系的规律,推导了包含隧道开挖洞径、进尺长度、上下交叉隧道净距、单位药量等参数的隧道开挖爆破振动速度计算公式,并由现场爆破振动监测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同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分部开挖、分段起爆、干扰减振等减小爆破振动影响的对策措施及选择原则,并指出爆破试验及爆破振动监测在近接隧道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隧道仰拱对列车振动衰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德武  高峰 《铁道学报》1999,21(4):60-63
根据一隧道现场列车振动测试结果,模拟了列车竖向振动荷载,,分析了隧道仰拱与边墙不同的联结方式,仰拱不同刚度情况下,隧道仰拱对列车振动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侧上方基坑放坡开挖对盾构隧道的影响,利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模拟轨道交通侧方基坑开挖的施工全过程,从盾构管片内力及模型位移等角度分析基坑开挖对盾构隧道的影响,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盾构管片及基坑边坡水平位移不断增大,当基坑开挖至坑底时,基坑中部位置处盾构管片变形最大,管片拱肩位置处水平位移最大(为5. 24 mm),拱顶最大竖向隆起为1. 01 mm,拱腰最小曲率半径达482 690 m,管片拱肩位置处存在压应力集中(最大压力为3. 58 MPa)。当基坑内部结构施工完成后,管片水平位移量减小。为减小基坑开挖对盾构隧道的影响,基坑开挖至坑底后应尽快施作内部结构,有利于控制盾构管片变形。  相似文献   

17.
通风技术对隧道快速施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从通风方案、设备配套和管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通风技术对隧道快速施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朱超 《铁道勘察》2013,(1):42-44
以罗家村隧道进口段坡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坡体抗滑稳定状态进行动态模拟,得到坡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曲线。分析表明,隧道开挖对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大,且在隧道开挖进尺20~45 m区段影响最为明显,合理施工可以确保隧道结构安全穿越进口段坡体,不会导致坡体的滑移破坏。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基坑开挖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软件模拟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得到基坑开挖前盾构隧道的应力状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基坑开挖对盾构管片变形与应力影响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双排桩支护方式下,基坑开挖至坑底时,区间隧道距坑底最近的拱肩位置处变形最大,以水平位移为主,最大达6. 77 mm;管片竖向隆起量较小,最大值为1. 31 mm,管片拱肩部位存在一定的应力集中,最大应力达3. 52 MPa;管片拱腰部位X向应力较小,最大值为0. 3 MPa。随基坑内部结构的施工,盾构管片变形逐渐减小。依据变形、应力等控制指标,对最不利条件下管片位移、应力及曲率半径等参数进行安全影响评估,认为该工程条件下,基坑开挖对区间隧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以成昆铁路复线沈家坝1号隧道为依托,进行隧道爆破施工对初支混凝土损伤的影响试验,综合试验和数值模型,分析初支混凝土的受损情况,得出初支混凝土的安全振速阈值,确保隧道施工时初支混凝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结论:(1)在沈家坝1号隧道内进行爆破振动监测试验,回归分析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结合隧道施工的数值模型,将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