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家庄邦达铁路专用线工程临近既有水红铁路,桥梁桩基、路基桩板墙施工涉及爆破作业。通过邦达铁路工程施工实践,对临近既有线路桥梁、路基挡护工程涉及深孔桩基爆破施工技术进行总结,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铁路上方跨越的桥梁,其墩台靠近铁路线路,梁体结构位于铁路上方。施工期间,桥梁基础施工挠动铁路路基,可能造成铁路路基坍塌或线路变形;墩台施工时,脚手架、机具材料临近铁路可能造成机具材料侵限,架梁时梁体从铁路上方跨越铁路,存在机具料倾限、失稳、坠物的问题;运营期间,桥上经常有人车通行,若发生桥上物体坠落,车辆坠落或桥梁突然坍塌,对铁路运输安全,尤其是高速铁路安全将构成致命威胁。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析上跨桥对铁路安全的影响,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确保铁路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既有线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既有线铁路下框架桥顶进施工中的关键工序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工作坑开挖、滑板制作、框构主体施工、后背墙施工,铁路路基的防护和线路的加固,以及顶进施工过程.该工程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唐山市中心城区环线(二环路)工程(下穿唐山客车线段)桥梁基坑开挖对既有铁路立交桥造成安全隐患。为确保运营安全,对这种因临近构筑物建设施工及运营使用工况下的铁路立交桥安全性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的深圳地铁民治站临近既有线平南铁路,存在着严重的偏压问题。为确保平南铁路的运营安全和施工安全,施工时平南铁路侧路基加固采用钢管桩和袖阀管注浆。为确保基坑安全连续墙设计优化为1.2m厚,同时增大入岩深度,深基坑开挖时严格遵守“竖向分层、纵向分段、随挖随撑”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临近既有线深基坑开挖施工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以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为例,该工程基坑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进行防护,建立计算模型采用"理正深基坑5.3支护软件"检算,并从基坑开挖开始到回填验交为止定时监测位移,以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对临近高铁影响数值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随着临近高铁的上跨和下穿道路工程日益增多,大量新建道路等基坑工程位于高铁路基或桥梁保护范围以内,使得高铁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基坑施工的影响,在软土地区更为严重。本文以天津地区临近某高铁的道路下穿高铁工程为背景,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不同距离、不同挖深、不同封闭式路堑节段的基坑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论:(1)基坑施工引起的高铁路基和框构桥梁的附加差异沉降量、轨道的平顺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基坑开挖会引起高铁路基和框构桥的隆起变形,封闭式路堑浇筑后隆起变形减小;(2)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为关键风险阶段,当施工至远离高铁72 m以外的基坑时,剩余节段施工对高铁基本无影响;(3)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小每次的开挖量,按照每节独立开挖浇筑的工序进行,尽可能地将施工影响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以免影响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4)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临近高铁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软土地区临近高铁的基坑开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在繁忙既有线不停运、不减运量的条件下,路基左侧扩堑爆破方量达13万方,临近既有线周围还有电力、通信、地下管路及军用电缆等重要设施,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必须解决复杂环境条件下弱松动爆破安全问题。研究结论:本文结合黔桂铁路既有线扩堑石方控制爆破施工,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低梯段小直径钻孔台阶松动爆破、边坡预裂爆破和移动铺轨排架安全防护措施,并根据试验和爆破效果分析,提出了符合现场条件的爆破参数、安全管理办法及安全防护措施。在黔桂铁路既有线扩堑中高效快速地完成了爆破施工作业,且路堑边坡平整稳定,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爆破效果,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风积砂质黄土是极易发生崩塌的土质,在隧道掘进开挖施工中会造成开挖工作面的失稳,如遇湿陷性时,会产生很大的塌陷沉陷下沉侵限变形和承载能力的丧失。结合准池铁路朔州隧道采用大直径迈式自钻式锚杆作为管棚超前支护工程实例,对处理风积砂质黄土段塌陷、下沉、侵限体,具有钻进、注浆、锚固施工一体化作用,施工进度快,不需要开挖钻场,钻进不需要下套管,施工方便、快捷,适合隧道狭窄空间作业和抢险施工等特点,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结合新建云桂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那吉隧道出口明洞开挖施工,介绍了临近既有铁路岩质深基槽爆破施工技术,通过采取阶梯深孔微差控制松动爆破、静态控制爆破及挖掘机带破碎锤开挖等多种施工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并辅以采取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等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爆破飞石和危岩滚石对施工区和既有铁路线的影响,保证了施工及既有线上列车运营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紧邻既有线城际铁路建设,既需考虑既有线安全运行,又需保证新线按时保质施工。针对既有线路基边坡在新线建设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模拟现场可能出现的不利工况,采用固结有效应力法等3种方法,计算施工开挖影响下既有线路基稳定性,采用数值分析法对其进行对比验证,并提出对地基处理方式与施工方法的修改建议,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风积砂质黄土是极易发生崩塌的土质,在隧道掘进开挖施工中会造成开挖工作面的失稳,如遇湿陷性时,会产生很大的塌陷、沉陷、下沉侵限变形和承载能力的丧失。结合准池铁路朔州隧道采用大直径迈式自钻式锚杆作为管棚超前支护工程实例,对处理风积砂质黄土段塌陷、下沉、侵限体,具有钻进、注浆、锚固施工一体化作用,施工进度快,不需要开挖钻场,钻进不需要下套管,施工方便、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框构桥作为后建铁路与公路穿越既有线时平改立的主要形式之一,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参数及工程条件会导致既有线轨道及路基的几何形位变化,对既有线上列车的安全运营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既有津山铁路线下框构桥顶进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框构桥顶进施工模型,分析影响框构桥顶进效果的影响参数,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探讨施工参数和工程条件对既有线路基沉降、轨道水平及路基水平位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开挖进尺对既有路基沉降的影响显著,开挖进尺越大,路基沉降越大;(2)提高注浆强度能有效控制路基沉降,注浆强度每增加10 MPa,路基最大沉降量平均降低约10%;(3)顶进力是引起既有路基水平位移的主要原因,顶进力每增长50 kPa,水平位移增长约30%;(4)框构桥跨径、埋深及填料弹性模量对路基沉降、轨道水平及路基水平位移均有较大影响,且均随跨径的增大及埋深和填料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增大;(5)该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框构桥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临近铁路既有线施工常面临因既有线不限速、接触网已通电而引起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费用较难确定的问题.本文针对太原枢纽西南环线架梁工程,详细阐述邻近既有线共墩架梁施工重难点、施工方案、施工步骤等内容,并通过参考铁路T梁架设定额,对该工况下架梁费用进行了分析,计算出该项目由于施工降效引起的费用增加幅度,以期为后续临近既有线施...  相似文献   

15.
大量新建桥梁桥墩基坑工程位于铁路路基保护范围以内,使得铁路不可避免地受到基坑开挖的影响,既有铁路的列车动载加剧这种不良影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确保邻近铁路的安全,以孙渡特大桥上跨丰洛铁路桥墩施工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在客车和货车不同速度下邻近既有线的基坑开挖过程中路堤的动变形规律:随着基坑不断向下开挖,路基中心处的竖向动位移和水平向动位移均增大,且水平动位移增长率大于竖向动位移增长率。60 km/h客车和40 km/h货车动荷载下路基中心的竖向最大动位移分别为3.32 mm和3.42 mm,其他情况均大于3.5 mm。最后基于铁路路基动变形3.5 mm的控制标准,提出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客车限速60 km/h和货车限速40 km/h的控制措施可行。  相似文献   

16.
既有长图铁路建设年代久远,技术标准低,汛期易发生桥涵水害,主要表现为桥梁墩台裂损及台后路基冲毁、涵洞淤积堵塞等。对既有长图铁路设施设备、主要技术标准及既有桥水害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运营实际,在保证既有线运营安全前提下,提出水害桥梁整治要按"永临结合"且不低于既有线标准的原则进行改建或新建,从标准、运营、投资、施工干扰等方面,论证既有长图铁路K437+213水害桥原位改建方案的可行性,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类似桥梁水害整治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繁忙的津浦线上实施大规模的抬道施工在铁路史上尚属首次,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参考,无论工程数量,还是施工难度、运输组织复杂性等方面都堪称既有线施工史上之最,对路基、桥梁、线路施工关键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新建高速铁路施工开挖使紧临既有线路基边坡一侧临空,列车动载作用下动态变形或累积变形过量将影响路基的正常服役,甚至导致路基失稳。本文依托紧临京沪既有线的沪宁城际高铁建设工程,开展确保既有线安全运营的路基动力响应测试,试验获取既有路基施工三阶段(路基开挖、成桩、路基填筑)振动位移、频率、加速度等参量。测试表明:路基开挖阶段振动响应峰值最大,为既有线路基最危险阶段;各动力响应参量中振动加速度、振动位移在反映路基动力性能、指标控制标准建立具有优势,可作为路基动力稳定性监控的控制指标;路基状态动力测试为开挖边坡防护与施工天窗合理开设时机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铁路既有线行车安全并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干扰,既有线上跨桥梁大量采用转体法施工。结合某新建高速公路上跨津山铁路T型刚构桥的工程实例,对跨越多股道高密度营业线转体法施工技术展开研究,详细介绍了转体球铰设计、球铰制造要求、安装要求及转体施工关键技术,为今后跨越既有多股道电气化铁路转体法施工的桥梁设计、施工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明挖空顶法以施工便梁临时架空铁路线路为基础,采用明挖法开挖铁路路基,然后顶进预制框架结构下穿既有线。在特定条件下,与其他施工工艺相比,具有施工工期短、安全性好、造价低等特点,属于比较新的施工工艺。结合昆明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区间隧道采用明挖空顶法成功下穿沪昆铁路的工程实例,对明挖空顶法的方案确定、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等作详细叙述,为国内同类施工条件下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