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介绍了三网合一的概念、研究现状,详细分析和比较了宽带IP技术在三网合一中的应用及实现方案,如IP over ATM、IP over SDH、IP over WDM等,宽带IP在三网合一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铁路数据通信网运维过程中缺乏IP地址的自动化准入和管理手段、CE交换机故障自动识别手段,以及对数据网设备、业务流量、IP地址的统一监测手段等问题,提出以综合运维、全网可视化、运维模型、IP画像等4种智能运维方法,实现更智能、更全面、更安全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通过IP地址级的流量监测及分析、安全准入,及基于大数据的业务模型分析,实现数据通信网的集中管控和智能运维,以及异常流量、网络风暴、非法接入等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前要实现计算机网、电话网、电视网三网合一,尚存在传输、交换、接入设备宽带化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应当大力提倡在通讯电话网基础上发展多媒体业务,并保证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在方法上,可采用IP传送等技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铁路数据通信网及运维管理现状,建立铁路数据通信网基础数据管理系统,针对IP地址资源、设备基础资源、业务运用资源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网终端接入存在的安全风险、IP地址管理问题,设计一套从技术和管理层面解决综合网IP地址管理与终端准入控制等问题的系统,确保综合网稳定运行不受IP地址混乱的影响。同时通过动态ACL集中联动技术、终端安装入网注册客户端,对终端进行准入控制,构建终端可视、安全可信的边界管控,切实解决网络边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MSTP技术能实现TDM、IP、ATM业务的综合接入,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MSTP技术优化城域ATM网和IP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铁路数据通信网的建设方案以及承载的业务类型,从设计的角度对铁路数据通信网的路由协议、路由策略、MPLS VPN的技术策略,以及IP地址分配基本原则和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为铁路数据通信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深入的IP网流量分析技术已成为挖掘现有网络资源潜力,提高网络运维水平的重要手段.对IP网上各类基于业务或用户的应用感知识别,对用户行为特征的细化分析,是实现网络可管理、可运营的基础.通过对IP网流量分析所采用技术的研究和对比,说明了深度包检测技术的优势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为IP网的运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IP—Switch网是基于IP网络、采用软交换体系架构的、新一代网络通信平台,具有强大的业务提供能力及良好的业务扩展能力,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介绍IP—Switch网的业务种类、接入方式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1前言随着光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数字传输技术的应用,原来在数据通信网中被视为应用“瓶颈“的宽带和服务质量等问题一一得到解决,推动了IP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各种应用向IP靠拢,IP电话(又称IP PHONE或VOIP)业务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现有的网络技术、特征和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利用EPON EOC技术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改造.该方案支持多业务的开展、投资少、网络升级扩容方便、运营维护简单、性价比高,能顺利开展数字电视、IP宽带接入和IP电话等业务,真正实现"三网合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源SGSN域名解析数据是GSM-R网络编号方案数据中重要的需跨局制作的一类数据。由RAI编码构造生成,在跨SGSN路由区更新时,存储于DNS中,以解析源SGSN的IP地址。全路400多条G网线路,错综复杂的基站引用关系,导致数据复杂多样。针对该情况,利用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算法,研究源SGSN解析数据的智能生成方案,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从而有效保障GSM-R分组域应用业务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5G-R系统组网和业务流量流向等需求,重点分析5G回传网络的切片分组网(SPN)、IP无线接入网2.0版(IP RAN2.0)和分组增强型光传送网(OTN)(含OSU)等3种承载技术方案,提出适用于5G-R的承载技术方案,即优选SPN,可选IP RAN2.0,在标准及产品成熟后可选择分组增强型OTN (含OSU)。回传网络组网方案采用汇聚层和接入层联合承载,汇聚层和接入层采用链型组网、层间多点互联,回传网络保护方案采用SNCP 1+1/1∶1线性保护等保护方案,从而实现大带宽、少跳数、低时延及高可靠承载。  相似文献   

14.
分析轨道交通传输网承载的业务类型,探讨各系统的组网及接口要求,并结合当前轨道交通传输网制式的选择,根据轨道交通传输网需承载大量宽带IP数据业务的要求,引入基于全IP分组交换的PTN(分组传送网)技术,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研究轨道交通采用PTN传输技术的网络拓扑、环网保护、QoS保证、时间同步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张庆华 《中国铁路》2013,(11):69-72
IP监控市场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与整个安防市场近年来的发展相关,尤其与前端摄像头视频图像的品质、基于IP网络传输可靠性和便捷性、数据存储的可伸缩性、安全性和易管理性等方面关联密切.分析视频监控存储设备市场发展状况、IP监控存储的特点及优势,在此基础上,从混合型DVR、NVR网络硬盘录像机、IPSAN专业数据存储产品3个典型监控存储设备对lP监控存储设备的市场分布、需求状况与应用特点进行研究,阐述IP监控存储设备最新技术及市场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6.
NetPhone-NP电话系统(以下简称NP系统),是基于互联网的真正的IP电话系统,采用了自主开发的NP控制信令和压缩技术,具有会话建立速度快、资源占用少、适用公网和私网IP地址并支持穿越多层网络防火墙等特点.NP系统技术领先,成本低,价格优,产品竞争能力强,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陈源 《中国铁道科学》2013,(1):42+49+58+74+87+100+107+113+120+144
27京沪高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联调联试内容及方法京沪高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由视频区域节点(调度所)、视频接入节点(车站)、视频采集点(监控现场)三级组成,基于MSTP传输系统和IP数据承载网实现组网,支持与SCADA平台、动力及环境监控、旅客服务等系统的联动。在沿线重要节点设置现场采集点设备,实现对机房、区间重点区域及正线线路的视频监视,同时为客服系统预留编解码器、  相似文献   

18.
软交换(softswitch)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未来的NGN网络将是一个以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为核心、以IP数据网络为业务承载的三网合一的网络。由于软交换网络业务是承载在IP网络上的,所以IP网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软交换网络业务的提供。本文举例论述了采用ADSL技术接入的软交换IP话吧故障分析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的铁路IP数据网综合网管的建设目标、网管系统设计结构、部署方案,并对IP数据网综合网管建设提出建议.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对各网元进行集中管理,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铁路新基建关于5G-R核心网及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对承载网的系统容量、可靠性、业务发展余量、网络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的承载技术势在必行。从业务适配、网络切片、管控系统等方面,对SPN、增强型IP RAN及M-OTN 3种承载网技术分析比较,推荐采用SPN作为铁路5G系统的承载技术,阐述了铁路5G承载网组网需求及架构,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接入层提出SPN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