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铁路站场移动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对既有铁路无线通信和应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基于TD-LTE的铁路客站移动信息化接入平台和应用系统方案,重点阐述系统结构、功能及特点。在上海站搭建TD-LTE宽带无线接入平台,并开发部署客运和电务移动信息化子系统。通过现场试用,验证了其在铁路客站移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使用效果良好。系统能够满足宽带无线数据承载、移动终端接入管理、客运和电务专业现场使用需求,为铁路客站作业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化应用手段。  相似文献   

2.
铁路一体化物联大数据运维平台是以《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为核心指导思想而建立的大数据运维平台,该平台集设备物联接入,灵活运维、大数据分析应用、3D可视化和移动运维等功能于一体。通过试点应用,验证了平台满足铁路总公司、各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所辖各业务站段多级用户的不同需求,为进一步提高铁路信息化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涉及面广、管理深度难以达到预期等问题,基于信息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研发了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监理信息化系统,将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相关检查内容置于系统中。监理人员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现场质量安全检查;另一方面,该系统可以对上传的检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输出监理履职和现场质量安全问题统计结果。通过该系统,建设单位可以及时了解各监理单位人员的履职信息,并及时掌握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状况信息,对提升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运维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需要更智能化、先进性的信息系统以满足不断提高的运维管理需求。分析铁路运维管理体系现状,探讨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思路,研究基于BIM技术的铁路运维管理平台架构,对铁路运维管理发展进行展望,初步探讨铁路运维管理现代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满足数字化协同设计的需求,解决统一协同设计环境和规范化资料管理手段缺乏、流程流转效率和真实性低、项目信息化管理手段不足、三维成果可视化分析不易、知识数据资产无法沉淀的问题,对协同设计平台进行研究并完成相关研发。确定了协同设计平台框架,结合层次化索引、增量存储技术、流程数字化构建、数据采集技术、基于WebGL引擎的数字孪生场景构建五项关键技术。根据铁路项目协同设计需求,研发了协同设计平台,包含系统管理、项目管理、数字孪生场景、计划管理、校审管理、互提管理、分发管理、共享资源、工作空间九个功能模块。介绍了平台在如通苏湖城际铁路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在统一协同设计环境、资料集中管理、线上流程管理、信息化进度管理、信息化质量管理、数字孪生场景可视化分析、知识沉淀等七个方面取得的应用成效,提出目前在数据应用效率、管理数字化责任分配认定、用户需求处理上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和后续研究建议。经研究,协同设计平台能满足铁路工程数字化协同设计需求,在项目应用中可以极大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有效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重点介绍适用于铁路企业的移动信息化管理平台,内容主要包括:基于企业局域网和互联网的数据安全交互;铁路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不同业务的高内聚、低耦合的移动应用平台建设。该平台的建立激活了企业内应用系统移动化的需求,也推动了铁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设计建设期数据资料的应用价值,实现铁路基础设施的可视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提出基于BIM的铁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平台总体方案。方案阐述了当前铁路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具体需求,从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3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对BIM技术在铁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RFID标签在铁路工程预制构件和原材料管理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铁路梁场和轨道板场的预制构件和试验试件的生产过程和信息化管理业务需求,以RFID电子标签为媒介,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实现与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互联,并通过工程试点实现铁路预制构件从原材料进场、加工、生产、架梁、铺轨及开通运维等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质量溯源。  相似文献   

9.
铁路建设工程检验批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铁路建设工程检验批数据的特征,研究了构建一个检验批基础数据平台的过程,以及在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把检验批数据应用到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以及物资设备管理中,供铁路建设项目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既有铁路站房基于BIM实现运维管理信息化是铁路部门的重要需求,快速创建满足运维管理业务要求的BIM模型是业务开展的基础。通过对建模需求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BIM模型构建规则,研究建筑快速建模的技术方法,进而达到对管理对象模型精细度的要求,以满足铁路站房BIM运维管理应用中所用模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铁路信息化管理电子化,提高铁路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铁路信息化建设,研究统一的铁路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通过分析铁路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需求,阐述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实现模型。根据模型,采用Spring MVC开发框架,开发了原型系统,实现铁路信息化管理业务的全方位展现。  相似文献   

12.
传统信息化绩效评价从信息化装备、信息化人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投入角度综合考察企业所处信息化的水平或阶段,但以投入为主的评价难以全面和正确衡量企业信息化的绩效。为促进铁路总公司信息化建设、应用、管理、服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本文借鉴信息化绩效评价方法,研究建立满足铁路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需要的评价考核体系,对铁路有关单位和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建设和效能进行评价考核,使铁路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各项工作更加规范、高效、有序进行。结果表明,该体系方法科学、指标较全面且操作简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铁路信息化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郑万铁路数字化平台是该项目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支撑系统,是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在铁路建设实施与应用的典型案例,具有很好的借鉴与推广作用。以郑万铁路工程为背景,从项目建设组织、平台体系功能和运营经验体会等方面,对郑万铁路工程信息化成果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可为铁路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发挥信息化在铁路专用线管理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专用线管理作业流程,在阐述北京局集团公司铁路专用线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铁路专用线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缺乏政路企通力合作的信息化公共平台、缺少信息化资源管理体系、缺乏对专用线共用管理信息化管控等问题,提出完善系统功能创建公共平台、优化专用线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专用线共用信息化管控等铁路专用线管理信息化优化对策,以增强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以客货运输需求为驱动的综合运输管控模式,将管控过程贯穿到中老(中国—老挝)铁路调度、车务、客运、货运、国际联运的生产业务流程中,研究贯穿全流程的中老铁路客货运输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该架构采用微服务组件,遵循平台+应用、系统整合、轻量化应用的信息系统设计理念,通过将生产业务微服务化,实现对客货运输、作业管控、智能分析等业务的高效便捷管理。客货运输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在中老铁路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铁路客货运输效率,提升了铁路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进度、质量、成本是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如何科学解决虚报、超报、超验等问题是工程管理的难点。以质量检验批任务为最小的施工管理单元,设计了关键任务驱动的数据关联机制,并以工程形象进度图为基础,建立了进度、质量、计价、检验信息的关联关系,构建了基于质量驱动的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模型,研发了相应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在客运专线建设单位的应用结果表明:运用所构建的管理模型可以降低工作流程中因数据操作而引入虚假数据的风险,可以提高各项数据自顶向下的层层追溯与查验的效率,提升客运专线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铁路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输指挥、运营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铁路通信网是铁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各种语音、数据和图像等通信信息的基础承载平台,是铁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及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是满足铁路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等业务需求的专用通信网络,是铁路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确保铁路通信传输网络不间断运行,是保障铁路通信系统安全稳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天然河砂资源短缺、市场上劣质机制砂质量无法满足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用砂需求的问题,依托瓮马铁路建设,开展高品质机制砂生产技术研究,推动高品质机制砂在铁路工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针对市场上机制砂普遍存在的级配不良、石粉含量超标、颗粒棱角多等质量问题,通过优选矿山、改进生产工艺、创新信息化质量检测手段,形成一套铁路用高品质机制砂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应用成果,确保机制砂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性能稳定,并在瓮马铁路开展机制砂混凝土T梁和轨枕的试用,为高品质机制砂在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应用提供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9.
铁路计量是计量学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既要满足计量学的本质任务要求,又具有铁路专业管理特色和行业特点。针对铁路计量不同于通用计量的专业性、实用性、系统性等特点和铁路改革发展新时期对计量的保证多样化、信息化、标准化等需求,提出大计量、服务、应用理念,明确铁路计量适应技术发展和运输生产需求的定位,探讨量传溯源技术发展方向和管理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计量对铁路运输安全、质量、效益、效率协同发展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铁路行业现行的设备质量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工作实际需要,也不符合铁路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以铁路车载设备为例,围绕质量管理中心,以提高其管理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为出发点,确定系统功能目标,对系统开发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