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最重要并且最应持续的工作是赋予这些建筑与城市以生命,即赋予历史以生命。没有生命的事物不会长久地存在。一个城市的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该城市就具有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一座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恰恰正是这座城市发展资源中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这些为基本出发点,青岛"里院"建筑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2.
旨在以大遗址保护区周边的特殊用地条件下的大型铁路综合枢纽周边的城市设计解析过程及设计理念的分析解读,探析该种类型的枢纽周边城市设计的方法研究。通过对西安火车站枢纽周边现状及功能需求的分析和规划策略的探讨,针对西安火车站枢纽位于两大历史遗址间的这一独特的城市空间特征,从枢纽设计的总体布局入手,结合枢纽的交通设施布置和城市道路交通的枢纽,利用城市场所及文脉的空间解析,将唐明两大历史轴线进行推演重塑,并进行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分析、建筑限高及风貌保护、建筑色彩控制设计等多方面的研究。实现了西安火车站枢纽区域用地的高度融合和功能的立体分层,塑造了一个现代与传统相呼应、景观与功能交相辉映的城市片区。  相似文献   

3.
德国"斯图加特21"工程是欧洲目前最大的铁路枢纽改造工程,其包括轨道交通和城市设计两方面。通过斯图加特中央火车站和市内铁路线路的"埋入式"建设,斯图加特市中心区增加了109hm2的可开发用地。该用地将被建设成集居住、办公、商业和休闲功能等为一体的新城区。"斯图加特21"工程的"城-站-铁"整合式立体更新,不仅能有效降低列车通行对居住环境的压力,还能使原本被铁路所分隔的两侧街区得以相互贯通,地下铁路的建设将大面积交通基础设施用地转变为可再开发的土地资源。该模式为我国的轨道交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波特兰是美国本土西北角的俄勒冈州首府。俄勒冈州毗邻太平洋.北接华盛顿州.南临加利福尼亚州。大波特兰地区有23万人口.波特兰市人口为6.4万人。市区面积很小,仅几个街区,但有150年历史的小城建筑极具欧洲特色,波特兰市堪称美国10个最安全的、最有美国文化品位的城市之一,也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我国隧道建筑设计的历史和现状,探讨在隧道设计中通过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来设计隧道建筑。  相似文献   

6.
历史聚落以及历史建筑遗存为人们研究古代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和技术提供了一部凝固的史书。本文以咸宁刘家桥村落与建筑为典型,从聚落布局、建筑艺术、自然环境因素作用等方面来归纳和分析了鄂南地区乡土聚落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郑州地铁1、3号线邻近郑州二七纪念塔。该塔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地标,是对变形敏感的建筑。通过回顾地铁建设和运营对二七塔的保护设计,给出了具体的控制标准、保护措施、计算方法、运营减振分析等。提出了对文物保护以"线路绕避加深、工法首选盾构、地层加固隔离、轨道无缝减振"的总体解决思路,为国内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孙明  高兴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4):103-107
研究目的:解决沈阳市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的设置问题。研究方法:通过对火车沈阳站站前现状的分析,将地铁在此设站的问题分解为几项,再针对每项展开分析研究,采取不同方式解决。研究结果:对火车沈阳站的老站房及其它主要历史风貌建筑予以保留,对部分既有建筑物分别采取迁移、改造利用的手段,解决地铁的建设问题。并在地铁车站与火车站之间留出发展空间,满足铁路及市政远期建设要求。研究结论:在老城市中历史风貌街区修建地铁,设计中要结合周边既有建筑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完全保留、合理利用、适当改造的不同手段,处理好地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于难以与地铁同步完成的市政配套工程,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实现未来地铁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塘沽火车站以往历史和现状以及本次改扩建工程建筑设计的介绍,阐述改扩建塘沽站的建筑设计思路及设计标准,扩建建筑应注重对周围建筑环境的对照呼应,与总体环境相结合的创作观念,通过新旧建筑有机地结合,使原有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拟建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复杂多变、不良地质发育、生态环境脆弱且高寒缺氧。为落实川藏铁路"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的目标,针对营地规划面临与常规营地存在巨大差异的难题,以川藏特殊的地形、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及生活环境为研究方向,明确营地选址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不同地形条件、不良地质下选址的基本要求,并归纳建筑功能区布置组合形式。同时,对建筑布局原则及房屋结构类型进行探讨分析,系统提炼川藏铁路建设营地规划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穿越条基框架结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都地铁1号线穿越某条形基础框架结构为背景,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选取侧下方穿建筑物和正下方穿建筑物两个不同截面进行计算,分析盾构隧道穿越建筑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建筑物变形、差异沉降及建筑结构内力.研究表明:盾构穿越施工引起的建筑沉降大于设计要求,侧下方穿越建筑物情况下建筑变形较大.通过采取地面跟踪注浆措施可以有效减小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建筑沉降,对建筑物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北京旧城中进行地铁站点建设的需要,完善其与城市环境和历史文脉的衔接,本文通过对北京地铁站点空间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梳理,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三个方面研究处理地铁建设与历史城市保护之间的矛盾的方法、历史城市中地铁站点空间设计的新特点等关键问题。并通过城市设计与地铁布局两者关系及保护并延续旧城历史空间文脉两个角度探讨了北京旧城中的地铁站点空间设计模式,以期为其它类似的旧城地铁站点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郑州大学(南区)站地铁出入口设计为例,通过对其与周边街区空间界面的衔接关系、街区形象的塑造以及低碳节能的实践3个层次内容的梳理,重点探讨空间节点的营造、地域特征的表达以及材料与建造技术的节能处理等方法,以期为城市地铁站点出入口的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大中型客站建筑空间的照明实例进行分析,提出在满足照度水平条件下,选择高效节能的新型光源时,应综合考虑人对视觉感受、眩光、均匀度和显色性等室内光环境的影响,既满足旅客生理和心理性的要求,又达到建筑和照明艺术和节能减排,实现其节能环保的"绿色照明"、"人文照明"。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具有多重属性的,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等这些小同的属性相对独立,同时又具有互生关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面对某一重大工程或重大事件,不同属性之间往往会产生矛盾.20世纪末,发生这种情况时,经济性往往战胜其他属性,独占鳌头比如开始修建高架道路与轨道交通时,当工程涉及到中心城区某一历史建筑时,论证的结果往往是历史建筑被拆除.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其旧址陈列馆由于修建南北高架道路而被拆除,异地重建.因为就当时状况而言,表现为道路建设及房屋拆迁成本计算的经济性,毋庸置疑地优先于表现为历史建筑保护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是经由上海中心城区的一条加密线路,不仅需要穿越密集居住区、历史保护建筑、深桩基群、复杂的地下管线、运用中的高架道路的桩基及运营中的轨道交通线路区间,还要处理好与已运营线路的换乘问题,设计难度很高。从线路、建筑、结构、设备等方面简要总结了设计中遇到的难题,以及相应的设计思路和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该线的施工和运营实践表明,当时采用的设计方案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乘客全过程出行角度,对比研究有轨电车与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距离-时间分布特征,指出在主城区更适合采用"街区化"有轨电车建设模式,慎重采用地下或高架方式,在新区适合采用"轻轨化"有轨电车建设模式,增加站点周边的服务客流。  相似文献   

18.
常规的基坑工程的处理措施,如强度控制设计和常规施工技术,对于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稍显不足。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周边建筑物的保护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设计与施工的角度出发,探索深基坑周边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用冷却路基的方法修建青藏铁路   总被引:53,自引:6,他引:47  
青藏铁路将要穿越的多年冻土大多属高温冻土,其中近一半为高含冰量冻土。在全球转暖的情况下,青藏铁路的修建必须考虑50年~100年的气候变化。最近的预测认为,至2050年青藏高原将升温2 2℃~2 6℃。因而对该铁路修建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保护多年冻土,使其不融化。分析了世界上在冻土区筑路百年以上的历史,根据国内外在多年冻土区筑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在青藏铁路的设计中应该改变单纯依靠增加热阻(增加路堤高度,使用保温材料)的消极的保护冻土的思路,全面采用"冷却路基"的积极的"降低地温"原则,特别在高温、高含冰量地段必须如此。并进一步提出了通过改变路堤的结构和材料来调控辐射,调控对流和调控传导,以达到"冷却路基"目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传统铁路房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应用浅、数据资源分散、协同管理效率低、维护更新投入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方案。通过引入BIM技术,将房建设备台账、空间布局、安装复杂工艺工序等各类数据信息融合到三维模型中,实现房建设备可视化管理、数据信息集成和设备模拟及仿真分析;通过运用GIS技术,实现人员作业实时定位与跟踪管理。基于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对推进铁路房建设备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