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津潍铁路不仅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沿海和京沪通道的重要组成,也是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网的组成元素。本文从社会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结构、在路网中的功能和定位、运输需求预测、建设必要性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项目投资者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本线可与京沪通道共同分担京津及以远与胶东半岛、鲁南、苏北、上海等地的交流,兼顾部分京津及以远与合肥及以远交流;(2)津潍铁路建设必要性体现在:一是支撑并引领国家三大战略的需要;二是推进铁路客运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三是促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四是完善和优化京沪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需要;五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六是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3)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铁路项目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京包兰、包海两条高速铁路引入包头枢纽,将对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产生重大影响,需系统研究,重新架构。本文通过对包头区域路网、城市现状及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系统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引入包头枢纽方案,旨在为枢纽总图研究及设计提供实践案例。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宜沿既有客运通道集中引入包头站;(2)为构筑综合交通枢纽,高速铁路宜结合包头市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在机场设站;(3)为实现枢纽点线能力的协调,包头站宜按高普速分场布置,并设置必要的立折车疏解线;(4)该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引入包头枢纽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广州枢纽现状及规划布局,根据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以及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在分析枢纽客运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和新建佛山西客站在枢纽中的定位、作用的基础上,论证车站站址选择与城市规划、站场站房布置与运输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车站站场、站房合理规模和布置方案,为今后枢纽大型客站建设提出有益参考。研究结论:(1)在经济发达地区,当枢纽内铁路客运流量、流向增长过快,而枢纽的客运能力不能满足枢纽客流增长需要时,需考虑新建客运站;(2)在新建站址上,一方面应根据车流流量、流向,考虑铁路引入线路的顺直,另一方面应结合城市交通规划,考虑城市旅客的可达性;(3)车站站场规模和布置应考虑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合理布置,减少干扰和交叉,提高车站的接发、通过能力;(4)车站站房设计数量和布局,应根据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4.
针对忻保、兰太高铁引入太原铁路枢纽造成的既有设备设施难以满足运输需求的问题,分析南北向四线通道与"两主一辅"客站格局对枢纽发展的制约。结合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枢纽车流特点、枢纽内通道通过能力与既有客站通过能力适应性等因素,对既有8条干线与规划京昆、呼南、青银3条高速铁路干线引入后,枢纽总图规划与客运系统布局思路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枢纽问题、促进枢纽客运系统发展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为枢纽后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为了加快推进经济带有关国家的互联互通,通过对铁路在交通走廊中核心作用的研究,从战略层面提出国际、国内铁路通道的布局方案,并对国内通道路网构成及重要节点的规划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的规划建设提供决策意见和建议。研究结论:(1)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辐射方向,构筑六大国际通道、四大边境口岸、"两主两辅"国内通道的路网格局;(2)提出当前应充分利用既有设施,解决通关难题、加强货源组织、统一运价,开行国际货运班列,尽快形成通道效应;(3)建议加快推进中吉乌、中巴、格尔木至库尔勒、南疆环线等铁路项目建设,早日形成"两主两辅"国内通道;(4)加快实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铁路枢纽(地区)及相关铁路口岸配套工程建设;(5)研究成果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区域的铁路项目实施方案、建设时机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客货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齐齐哈尔枢纽作为我国东北路网的重要枢纽,其生产力布局呈现出不满足运输发展需求和点线能力不协调的情况,客货运输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干扰,因此有必要结合齐满高铁和通齐高铁等工程的引入以及城市发展规划,对枢纽的结构组成和新线引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控制枢纽各部分的发展规模,力求为路内其他枢纽,尤其是十字形枢纽的总图规划提供可借鉴的思路。研究结论:(1)枢纽框架为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共同构成的双"十"字形格局,担负着所衔接线路的客货交流任务;(2)客运、机辆系统适度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3)解编系统基本维持现状;(4)货运系统整合现有资源,规划建设二级物流中心;(5)本研究成果对全路其他类似的十字形铁路枢纽规划具有借鉴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大型枢纽,分析枢纽内客运系统结构及定位与分工,确定合理的引入方案。通过对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枢纽的分析研究,提出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站枢纽的方案,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在研究新建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时,应结合既有铁路枢纽布局、枢纽客运系统规划、客流的主要走形方向,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引入枢纽,尽量利用既有通道,减少对城市的分隔;(2)从哈尔滨枢纽总图规划、工程技术条件和工程实施难易程度、与城市规划协调方面进行分析,多方面、多方位论证和经济比选,推荐哈牡客运专线沿既有通道引入哈尔滨西站。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支撑,铁路枢纽总图总体格局在具体总图规划实际操作中较难把握,本文通过对2002年启动的相关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背景及优缺点分析、对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现状分析、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分析枢纽总图规划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重点探讨大型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中的枢纽合理研究范围以及枢纽环形线路、编组站、客运站、综合物流基地布局方案、总体格局,以期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研究方向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枢纽总图格局规划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联系紧密;(2)正确解读国家层面以及所在枢纽城市的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于做好枢纽总图规划非常重要;(3)枢纽总图规划范围可以适当突破行政区划限制;(4)规划年度路网构成及新线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大量增加,枢纽总图格局需将客运系统格局规划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5)该研究成果可供铁路枢纽及铁路地区总图规划、站场及枢纽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雄商铁路的建设将促使区域高速铁路网形成新的格局,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将直接影响与相邻线路的分工、客流需求预测、线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线路建设方案等,对项目的建设及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次研究从区域路网现状及规划格局入手,结合GIS技术,全方位剖析项目在国民经济和路网中的作用,综合确定项目的功能定位。研究结论:(1)雄商铁路是纵贯国家战略版块的桥梁、推动沿线城市群协调共享发展的载体、京港台综合交通走廊中的绿色骨干交通方式,意义作用突出;(2)雄商铁路是高铁网南北通道的骨干、中部地区旅客运输的主通道和区域铁路网的脊梁;(3)雄商铁路是串联三大城市群,兼顾城际客运功能的重要线路;(4)雄商铁路是以中长途路网功能为主,兼顾城际客流的高速铁路骨干线路;(5)本项目功能定位可为确定其合理建设方案及技术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址选择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我国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客站站址有关前期研究情况,从枢纽总图规划、客运站数量、与既有客运站关系、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地提出了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址选择应高度关注的问题.研究结论:(1) 我国必需大量新建线路及铁路车站;(2) 既有线在快速铁路网中将得到充分利用;(3) 高速动车组可以在快速铁路网中任何线路上运行;(4) 新建客运专线引入城市枢纽,尽可能利用既有车站;对于铁路枢纽客站个数和接发车能力不足,新建客运专线,应考虑点线能力协调、新建客运站,省会以上的大城市一般有多条客运专线引入,应设置两个以上的中心客站;新建客站应成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并随着城市发展形成新的市区.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规划铁路按照充分利用既有设施、点线能力协调、列车径路顺畅、客货运设施布局合理及适应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原则引入既有铁路枢纽,通过银川枢纽内近、远期规划的包银高铁、青银高铁、银川至阿拉善支线、银川货车外绕线等项目开展引入枢纽方案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出适应于相关项目引入银川枢纽的方案。统筹考虑相关铁路引入银川枢纽,对枢纽内各规划项目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在逐步实施,高速铁路网络节点枢纽越来越多,引入线路正在不断完善,为了规划好地级市级别的多条高铁引入枢纽客运格局,在分析铁路枢纽既有、在建线路特征及客流特点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利用既有工程、充分发挥既有设施能力、工程易于实施为原则,研究高速客运站的混场、分场及合场外包三大系列布置图型,合场外包方案演化3个子图型。以万州北站改建方案为例,分析各图型的特点及关键优势,可对枢纽高速客运站布置图型研究提供参考。此外,由于不同的城市特点及枢纽规划铁路情况各异,需综合考虑既有设施利用、运输组织、工程可实施性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标准轨铁路与肯尼亚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蒙内标轨铁路和蒙巴萨枢纽的概况,结合沿线地形地貌等控制因素,提出机场南侧引入方案、机场北侧引入方案2个蒙内标轨铁路引入蒙巴萨枢纽的方案,通过对这2个方案进行优缺点分析比选,推荐采用由莫伊国际机场南侧引入蒙巴萨港站方案。同时结合蒙内铁路的建设提出蒙巴萨城市发展规划的思路,研究提出城市规划与铁路建设应充分融合,在蒙巴萨围绕港口周边开发货物仓储及集散系统,机场和铁路客站作为旅客集散中心,为当地规划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湛江市地处粤西地区,铁路建设较为滞后,目前境内既有铁路除江湛铁路(时速200 km)技术标准略高之外,其他均为普速铁路,而高铁引入线路尚处于拟建或规划阶段,这就为湛江枢纽总图规划提供了机遇,使我们得以更新设计理念。本文结合地方城市总体规划,对湛江枢纽客运系统布局进行调整,与相关部委的最新政策导向保持一致。研究结论:(1)规划湛江铁路枢纽为"客内货外、客货分线"的运输格局,客运系统形成"一主两辅"的布局形式;(2)在中心城区新建主要客运站,便利广大旅客出行,同时采取工程措施下穿主城区,减少对城市规划干扰;(3)本轮总图规划更新了设计理念,以吸引客流、方便出行为立足点,可为今后枢纽客运系统布局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建客运专线引入既有铁路枢纽方案是项目建设重点研究内容,选择合理的车站空间位置、确定完善的车站布置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旅客运输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文章通过统筹考虑相关影响因素,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铁路总图规划,重点分析枢纽内客、货流特点,对新建通辽京沈连接线引入通辽枢纽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引入既有通辽站和开发区新建客站2个方案。并在引入既有站方案中,考虑不同的引入方式、高速铁路车场与普通客运站房的相对关系等,分别研究了东侧引入、西侧引入站房同侧和西侧引入站房对侧3个方案。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西侧引入既有通辽站站房同侧方案。通过研究有效解决了枢纽内各方向客、货流运输组织,为其他线路引入枢纽方案研究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为构建外强内畅、布局合理、点线协调、通达程度好、运输质量高的现代化铁路运输网络,在分析广西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目前存在问题、预测其铁路运量需求及区域铁路网合理规模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路网中长期规划方案。研究结论:在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路网中长期规划时应做到:(1)以区域内现有普速铁路、快速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根据客货运输需要分方向构建通畅对外铁路运输通道;(2)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快速铁路,构架主辅分明、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一致的城际轨道网,最大程度地连接区域内主要客流集散点;(3)综合考虑干线、支专线、枢纽及站场的协调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运输方式保持有机衔接;(4)该成果可为沿海区域、城市群的铁路布局规划与区域综合交通协调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也可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点均有别于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市域铁路的通道选择往往与城市区域内的既有铁路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其线路走向以符合既有铁路功能及市域铁路功能为原则。本文基于温州市域铁路S1线(以下简称S1线)与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至温州东站段在城区范围内共通道的情况,探讨S1线对金温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得出适宜于S1线可采用的合理方案,并归纳出市域铁路利用既有铁路通道的分析要点,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确定既有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是探讨对其利用方式的前置条件;(2)市域铁路对既有铁路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拆除重建、增建二线和新建双线;(3)在与既有铁路共通道段,需充分结合城市现状及近远期规划等因素进行分析;(4)该研究结论可为其他城市的市域铁路在对既有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选择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是包(银)海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兼顾关中城际铁路功能,是一条高标准、大能力的高速铁路。富平、阎良位于西安市北部,是本线路途径区域、也是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及阎良至机场城际铁路的途径区域。因此,为规划好高铁与城际铁路在本区域内的线路方案,从高铁与城际铁路的衔接关系、路网通道、与城市规划协调性、旅客出行、地方意见等方面综合分析,最终提出富平阎良地区引入方案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格尔木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功能最优化与开发收益最大化,对枢纽交通规划及综合开发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枢纽交通规划从客流预测、交通换乘、设施规模预测、设施布局、车场布置、客流组织、外部道路交通优化分析,枢纽综合开发从业态需求、业态定位、地块价值、业态布局、收益测算研究。研究表明,格尔木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在可实现交通功能最优的同时,确保综合开发盈利弥补建设运营的亏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为合理选择新建高铁引入山区地形的铁路地区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西延高铁引入延安地区的方案,应用"帕累托最优"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点、城市现状及规划、既有铁路设施利用、客流服务能力等因素,创新应用新的研究思路进行综合比选、科学决断。研究结论:(1)就线路引入地区方案而言,自西向东有西线、中线(沿既有线通道)、东线三个走向方案,推荐采用中线引入方案;(2)线路沿中线(既有线通道)引入后,针对地区内高铁办理站的选择,研究比选了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和新设高铁站并经延安站两个方案,推荐采用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3)在确定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后,针对既有站改建方案又进一步研究了延安站高普共站办理合场、分场及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三个方案,推荐采用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方案;(4)本研究结论可为新建高铁引入带状山区地形的铁路枢纽或地区布局方案和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