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土钉支护在铁路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仲伟 《铁道勘察》2005,31(5):66-70
对土钉支护边坡工程的稳定性与强度分析,结构耐久性设计,抗震性能及抗震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土钉支护永久性工程的关键技术措施;介绍了土钉支护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几个应用实例。土钉支护技术及其与其他支护技术的联合应用,对于铁路高边坡的支护是可行的。作为永久性边坡工程,在设计方面要进行稳定性和强度分析验算、结构耐久性设计,并应该考虑地震的影响,采取措施,提高边坡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2.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侵蚀性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铁路工程环境水是否具有侵蚀性,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为此,铁路工程建设活动各方人员需正确理解和执行<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统一铁路工程水质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提供准确可靠的水质分析技术参数,准确判定环境水的侵蚀类型和侵蚀等级.研究结论:为提高环境水侵蚀性分析判定准确度,首先应保证采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有的水质具有动态性,应及时分析;其次环境水的侵蚀性主要与pH值以及SO2-4、Cl-、侵蚀性CO2、Mg2+浓度和总矿化度(溶解盐类)有关,针对不同的水质成分和浓度范围,选取相应的分析方法、仪器设备、配制溶液,采取一些特殊处理措施,选定水质分析技术参数,把握好化学反应关键点,才能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铁路工程环境水侵蚀性判定标准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执行,对于特殊工程除按上述规定判定外,还需按国家标准判定,以防漏掉侵蚀类型或降低侵蚀等级.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确保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在设计年限内安全服役,分析了我国相关行业耐久性设计技术规范中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措施的差异,对比研究了常见防护技术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及防护效果等。基于我国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服役环境的特点,总结冻融环境对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以及行车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严寒地区混凝土结构防护材料技术要求。基于高速铁路立面混凝土结构和平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防护技术措施,为实现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面对铁路工程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需求,迫切需要开展混凝土理论与耐久性提升方法的研究以保证铁路混凝土的长服役寿命。文章介绍了铁路混凝土的发展历程与混凝土耐久性新需求,阐述了铁路混凝土裂缝的表现形式与危害、开裂机理、收缩模型和混凝土抗裂主要措施,总结了铁路建设所面临的混凝土冻融与硫酸盐腐蚀破坏机制及耐久性提升方法。最后指出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应考虑疲劳和环境耦合影响,同时应加强现浇铁路结构混凝土开裂机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项目地域广泛、工程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多维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开展基于GIS-BIM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快速建模方法构建大范围三维铁路工程结构物;通过基于数据转换的GIS-BIM融合技术实现铁路工程建设和工程结构的精细化管理;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快速真实描述客观场景。利用GIS-BIM技术,构建工程建设环境,工程模型的三维场景,工程结构物模型,实现模型和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共享与集成、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基于GIS-BIM技术构建的铁路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在郑万(郑州南站—万州北站)铁路试点应用,效果良好,此研究可为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可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型铁路工程BIM设计的探索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及信息管理能力,也是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的核心和方向。BIM信息模型是BIM技术应用的基础文件,设计单位在BIM技术的应用中起牵头及主导作用。在现阶段,铁路工程BIM设计多停留在单体设计的水平上,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探索及应用也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针对此情况,我院在迁建西安客车段、机务段这一大型铁路工程设计过程中进行了积极探索,采用BIM技术对两段进行了全专业、全内容BIM设计,取得一定成果,为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是我院利用BIM设计手段开展大型铁路工程设计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7.
智能建造技术是工程建造领域的发展方向,也是新形势下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号召,致力于探索智能建造技术与铁路建设管理的融合,构建以建设单位为主导的智能建造管理体系,建立以BIM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铁路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实现对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控,提升铁路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精益管理和技术创新,为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正>未来几年,是我国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形成发达完善铁路网的关键时期,对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界加强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为保障铁路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铁路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BIM在设计、建造和管理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特别是设计单位作为铁路工程总承包方,BIM技术的工程应用更加凸显其复杂性。以盐通高铁南通动车所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动车所建设管理的重点,从总承包项目BIM管理、动车所设计优化、设计交付、施工组织优化等方面研究BIM技术工程应用。实践表明,在设计单位主导的铁路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采用BIM技术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节省工程投资,更易发挥BIM价值,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发展,特别是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提高,铁路系统工程建设技术的复杂性,已直接影响到土建、电气化、电力、通信和信号工程等各系统工程在接口设计的质量,以及各系统工程建设的工期和投资。因此,不断优化铁路工程接口设计,达到完善接口工程建设管理的目的十分必要。基于BIM的深化设计集成系统,在新建广湛高铁开展区间场坪、电缆径路优化设计等工作,设计成果主要包括场坪选址、场坪与站前工程冲突、征地面积、过轨位置优化及过轨、上下桥精细化建模,研究基于BIM的深化设计在铁路土建与四电工程接口设计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国内外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现状、纳潮河大桥工程概况与工程环境条件及耐久性设计要求。分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并对破坏作用进行分类,提出冻融循环和Cl^-侵蚀的复合作用是影响纳潮河大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关键。阐述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案的设计原则、技术措施,提出根据纳潮河大桥工程环境条件,制定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CAD应用于铁路工程设计的新技术──光栅图形/图象处理技术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电算所薛晓滨1引言我国铁路工程CAD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是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主要应用于工程结构分析、工程图的绘制、科学计算和数控加工等。在此期间,各大型设计院和企业在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已建及在建的铁路面临着软土地基、富藏地下水地层、含泥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问题,由此造成的隧道渗漏与突水突泥、路基变形沉降过大等工程病害严重影响我国铁路工程基础设施的安全服役性能。注浆技术以其设备轻巧灵活、施工技术成熟、环境影响程度小等优势广泛用于铁路各类工程病害的治理。本文从铁路工程注浆的理论、材料、工艺方面进行综述,阐述了注浆工程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以推进我国铁路工程注浆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围绕建设高速铁路保证轨道高平顺性的关键技术之一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回顾我国普通铁路、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发展和实践的历程,系统介绍我国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技术和标准研究的基点和成果,提出对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研究结论:研究认为,我国普通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的轨道工程,尤其是无砟轨道工程的铺轨和整道需要.从秦沈客运专线建设和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的研究,到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铁路测量技术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现在,依据当今最新测量技术,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测量经验,从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出发,已建立起我国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体系和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新的测量技术体系,已成功在京津城际铁路和武广、郑西等所有客运专线应用,为保证无砟轨道精度和轨道工程的高平顺性提供了可靠测量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5.
建筑信息模型(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广泛应用能够提升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以及信息管理的能力,也是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的核心和方向,对铁路工程建设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BIM设计作为BIM全生命周期的源头,对BIM技术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足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对基于BIM的协同设计所涉及的工作流程及构件复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BIM模式下的协同设计流程以及BIM模型构件库方案,提高了BIM模型修改、维护的效率和便捷性,实现了设计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建立BIM设计协同管理和正向设计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防风技术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设和运营的控制性因素,通过研究,明确了沿线风环境特征,制定了大风环境下的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及速度标准。结合路基、桥梁、防风明洞、接触网、大风预警系统等抗风专题研究,确定了该线防风工程的主要设计原则及结构型式。大风区施工防风技术研究为风区铁路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铁路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出基于BIM的铁路工程建设数字档案系统设计方案,实现对铁路工程建设数字档案的采集、管理和利用;介绍系统架构、功能及设计要点。将BIM与铁路工程建设数字档案关联,可实现基于BIM的数字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铁路工程建设领域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转型建设是我国铁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其进一步发挥在智能化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电子施工日志系统以单位工程为管理单元,结合工程分解结构(EBS),与各构筑物的具体部位挂接,从而实现与现场施工相关联,及时并准确地收集现场动态数据,可以提高对重点工程的微观把控能力。检验批管理系统与EBS分解模块及电子施工日志有效关联,为工程过程检查和竣工资料整理提供真实统一的基础资料,进一步提升了铁路工程施工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跨越式发展时期,工程规模扩大,技术要求提高,工程标准愈发严格,铁路工程项目面临着更多不确定因素。如何有效防范铁路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探究影响铁路工程项目风险的关键因素,基于铁路工程项目的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管理3个阶段,选取12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明确各因素的指标权重,之后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风险评估模型,并以石济高速铁路为例评估铁路工程项目风险水平。研究结论:(1)从权重来看,前期设计对于铁路工程风险影响因素模式的运行影响最大,其次是后期管理,再次是中期施工;(2)从评估结果来看,多数专家认为石济铁路建设面临较高风险,而前期的设计和后期的管理是整个项目所有风险因素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重点防范;(3)本研究成果可为其他铁路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智能制造"的国家战略号召下,铁路行业正经历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高速铁路建造技术的融合,将全面提升铁路建设的效率与管理水平,促进铁路建设向"智能建造"转变。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铁路路基工程信息化技术成果,详细阐述了铁路路基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系统功能、技术方案及其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铁路路基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于全面提升铁路路基工程建造技术水平,为高速铁路"智能建造"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