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现有老型机车的车载设备电源供电问题,最大限度地防止车载监控和机车信号设备烧损,研制了车载设备电源稳压与报警装置。通过其记录分析功能,规范机务、电务设备电源对接操作,为查找设备故障、预防维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按照铁道部劳动组织改革指导意见,结合电务系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路局直管站段体制的新形势,重点对电务系统维修体制改革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提出电务系统维修体制改革建议方案,同时指出电务维修体制改革需铁道部、铁路局协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资讯报道     
《铁道通信信号》2023,(2):95-95
中老铁路养护维修论坛在昆明举办2022年11月30日,中老铁路基础设施设备养护维修技术论坛在昆明举办。参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中老铁路工务、电务、供电基础设施设备养护维修的模式、装备和技术等,通过全面总结实践经验,充分交流研究成果,助力昆明局集团公司创建站房建设新标杆,打造轨道工程新标准,实现四电建设新突破,创建绿色生态示范线,实现美丽站区新目标“五个创新标杆”,树立中老铁路特色品牌,以中国铁路更好走出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务设备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设施。如何实现电务设备维护管理由制约型向适应型转变,如何将维修方式由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变,这是每一个电务工作者所面临的新的课题与挑战,必须深入探索电务维修体制改革的新模式,以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工区是电务系统最基本的维修组织。提速、普速铁路点多线长的特点以及设备用修矛盾突出、结合部问题多、设备老化磨损严重、跨站跨区间作业存在交通安全问题等原因,决定了传统的小型化、分散化的信号工区设置方式更能适应提速普速铁路设备维修需要。本文在分析提速普速铁路电务维修管理模式存在问题、高速铁路电务维修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按照集中、融合的管理思路推进高速铁路电务维修管理模式的探索,在综合维修管理方面迈出电务维修管理改革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吴楠 《中国铁路》2018,(3):88-92
电务轨旁设备巡检系统综合应用低照度感光、激光照度补偿、图像数据压缩、机器视觉等技术,安装在高速铁路巡检车辆上,实现电务轨旁设备外观图像采集、管理和分析功能。该系统应用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对比原始图像数据,实现设备变化的自动识别;结合地面台账数据和车载定位信息,准确定位异常设备图像和设备位置,实现图像自动筛选和自动检测,切实为电务轨旁设备养护维修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电务管辖跨度过大,不利于生产组织的实际,积极推进以集中维修为主要形式的电务维修体制改革模式,以缓解工休矛盾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动车组电务车载设备检修流程为基础,介绍在电务车载设备检修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利用有限状态机形式设计检修业务流程的思路、方法以及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前铁路电务部门主要依靠人工和机务故障报修系统的提报信息,对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车载设备进行维护,但无效及误报信息较多,无法满足当前车载设备的运用保障需求。针对该问题,基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利用EOAS实时回传的车载设备运行数据和图像信息,通过通用故障建模、大数据技术、图像识别,智能分析运行状态变化,实现EOAS车载设备健康状态在线实时监测、关键部件的故障报警及预测、EOAS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管理,为设备日常运用、维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和预防性维修,把当前被动的故障处理转变为故障预防管理。该系统投入运用后,对相关设备维护人员的知识储备、经验能力、熟练程度等要求大大降低;与原人工检测作业对比,检测耗时大幅缩短,有效提升电务部门的设备维护效率和质量,保障了车载设备的持续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0.
信号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电务维修新体制的产生。讨论了电务维修新体制与设备质量保证的5方面内容:综合"天窗"修与设备质量保证,维修架构与质量保证,状态修与设备质量保证,电务维修技术工程的创新与设备质量保证,经济学新角度下的维修模式与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推行的修程修制改革,采用前沿Web技术、基于LMD与质量分析设计机车周期检测管理系统,实现电务车载设备周期检测作业管理,机车周期检测报警。通过与车载设备运行故障报警相结合,在保障车载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有效提高铁路电务检测生产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高速铁路电务维护系统在电务基本设备信息的深度挖掘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欠缺,提出一种基于SOA的高速铁路电务维修辅助平台设计.该平台可在高速铁路电务维修任务中快速诊断出轨道电路、信号机等铁路电务基础设备的故障,并实现电务部门与维修现场的双向推送,有效的辅助电务维修人员完成维护工作.结合平台的实际设计过程,从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3.
论述目前电务通信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体制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务维修体制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全路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统一部署,武汉铁路局积极探索电务维修体制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对电务维修改革的难点进行前瞻性预想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铁路信号技术发展中,普速线和部分客专线车站采用正线及股道电码化制式,其侧线道岔区段不发码。近些年来,随着运输要求的不断提高,动车组快速普及,当动车组运行于不发码区段时,在一定外部条件影响下,信号车载和地面系统存在适配性问题,易引起动车组制动,影响运输效率。结合信号车载系统规范和设备工作原理,分析动车组电务车载设备制动的原因,从地面信号系统角度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动车组电务车载设备与电码化的适配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不断提速,设备用与修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分析传统普速、高速铁路电务维修管理模式维修组织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按照详细调研、加强组织、集中作业的管理思路推进电务维修管理模式的探索,满足既有信号设备的维修需要。  相似文献   

17.
信息之窗     
《铁道通信信号》2005,41(3):56-56
柳州局完成电务维修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国铁通青海分公司领导深入春运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新疆铁通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4年电信行业民主评议行风综合评议第1名;新疆铁通乌鲁木齐铁道通信中心实现2004年大通道“零”中断;铁通吉林分公司首开离网用户调查先河  相似文献   

18.
总结2009年全路电务工作在安全管理、维护管理、完善新技术设备标准和规范以及客运专线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2010年全路电务工作的重点内容是:认真落实“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全面强化安全管理;积极参与客运专线建设,建立完善的客运专线电务技术体系;推进维修体制改革;加强专业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19.
轨腰塞钉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电务轨旁设备。在巡检车上安装图像采集装置,巡检车开行时可获取沿线轨腰塞钉的图像数据,由高性能图像处理工控机完成图像的采集、预处理和存储工作,车载服务器对图像数据实时分析处理,实现轨腰塞钉自动筛选,结合地面数据和车载定位信息准确定位设备位置,切实指导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务设备的更新,大量高新技术设备被采用,监测手段日趋完善,为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电务维修体制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此,探索适合段级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的新体制,合理调整劳动生产力,已是势在必行.现就如何增大工区管理,结合近年来的实践,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