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轨道交通和综合管廊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城市综合品质及可持续发展,避免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从工程经济性、实施安全性、后期使用便利性的角度出发,研究轨道交通工程如何与城市综合管廊结合设计,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化和绿色发展水平。研究结论:(1)分析轨道交通与综合管廊建设特点及道路地下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得出结合设计研究的意义;(2)西安幸福林带综合改造工程,从规划布局、道路改造优化、建设综合管廊、预留地铁路径和地下开发空间一体化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了地铁过街和地下管线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城市地面景观;(3)介绍管线入廊原则,规范了综合管廊建设技术标准;(4)总结出地铁车站与综合管廊结合设计的多种布局模式,对增强地下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天津北站25号桥修建于1896年,由于该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风化腐蚀、剥落严重,钢筋外并锈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对此桥进行拆除改造。文章结合天津北站25号桥改造工程,介绍了既有车站拆旧桥顶进框架桥的设计。既有车站拆旧桥顶进框架桥的设计具有影响因素多、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文章根据既有车站的有关情况和现场条件,确定了新建桥梁采用顶进框架桥的结构设计,同时明确了铁路线路加固采用纵横梁工字钢的形式,确定了拆旧桥采用绳锯切割的方法,制定了分节顶进的施工工艺。本桥的成功更新改造为铁路与道路解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行车速度高,其无砟轨道沉降控制严格,目前国内已实施的下穿高铁路基的工程项目较少.结合广清城际铁路广州北站枢纽方案研究,对地下通道下穿武广高铁广州北站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下穿施工对高铁沉降的影响. 1 工程概况 广州北站枢纽方案新建跨武广高铁的高架站房,同时设置下穿武广高铁的地下通道,将东西广场进行沟通,地下通道需要下穿武广高铁4股道,下穿长度约45 m.  相似文献   

4.
随着货运增量行动的实施,襄阳北站能力已经接近饱和,迫切需要扩能改造满足运输需求。通过阐述襄阳北站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襄阳北站增建六场到发线并对两端咽喉区进行改造、优化三场南咽喉机车出库径路、优化马棚方向无调列车接车径路等6项"短、平、快"的扩能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从站场能力和运输效率2个方面对襄阳北站扩能改造成效进行分析,为编组站扩能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上海北站是一栋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建筑物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北站作为一个火车站的使用功能已逐渐淡化 ,为此 ,将老北站改建为上海铁路局局史陈列馆。在改变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既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又可使老北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从恢复老建筑、重现历史的角度对上海铁路局局史陈列馆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该工程为今后此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唐山北站改扩建工程于2014年3月21日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改造.在唐山北Ⅰ期信号倒换施工过程中,对有关技术细节优化进行了有益探索,例举唐山北站换装时的几点细节优化方案,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降低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联络线引入中间站时,不同的车站布置形式对线路与车站将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影响客运专线干线的能力。对淮北客车联络线引入萧县北站平面布置图型进行研究,提出线路别方案和方向别方案。根据枢纽客运量及列车开行方案,淮北客车联络线引入萧县北站后萧县北站的平面布置图型设计了线路别引入分场布置方案和方向别引入合场布置供比选。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预留工程影响、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工程投资三个方面分析,淮北客车联络线引入萧县北站推荐采用方向别引入合场布置方案中的停站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铁路沿线城市空间物业开发的设计手法,结合宝鸡市南客站核心区站前广场工程的设计实践,从系统性设计观、工程性质解析、消防设计思路、空间建构方法、无缝接驳、技术要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展示将铁路与城市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利用自然资源解决消防和投资问题、平层空间中对多种交通体系的有机组织、不同坐标和高程系统背景下分区域构建柱网、各板块交接处的问题解决等技术成果,总结出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思路,力求为该领域的建筑设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阐述天津站站房基本设计思想,采用的主要标准,灯具的色温标准、眩光控制,照明器具的选择等,重点论述天津站站房高架候车室直接照明及间接照明的灯具选择、安装、配光曲线、照度计算、照度实测结果、计算与实测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简述北站房一、二层进站厅、地下进站厅、高架下站台、出站地道等重点空间的照明设计及新建北站房、既有建筑改造南站房的景观照明设计;总结了天津站站房各个空间不同区域功率密度及设计照度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大宗货物运输以"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是国家调整运输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实现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郑州局集团公司长治北站从货源结构、货流特性及装车区域等方面分析货运现状,针对市场需求变化限制、通道运输能力紧张、组织有待精细化协调等制约因素,提出强化市场营销、优化运输组织、提升运力保障等长治北站货运增量对策,实现"公转铁"运输持续上量,加快完成长治北站货运增量目标。  相似文献   

11.
准东北站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准东北站扩能改造工程为项目背景,以多条地方铁路专用线集中控制为目标,阐述整个改建方案的设计特点及原则,分析区域联锁系统架构、安全传输方式、应急处理、系统功能及运营后的行车组织方式,推出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信号系统设计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12.
阜阳北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将原三级四场规模的站场扩大至三级八场并同步配套生产设备、生活设施及既有下行解编系统整治工程。通过对阜阳北站既有站区供配电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基于阜阳北编组站扩容改造后的全站负荷计算,依据"尽量利旧"原则,从供电系统、一级配电系统及低压配电系统全面探讨编组站改扩建工程中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原则,并在35/10 kV变配电所低压侧无功补偿中引入电缆充电功率与传统容性无功功率补偿结合的无功平衡方案,以加强对编组站用电负荷功率因数的控制。通过对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工程中电力供配电设计流程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探讨形成流程化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汉十高铁十堰北站广场场坪最大填高达105 m,受地形控制无法按稳定坡率放坡,须进行支挡收坡设计,其设计难度与复杂程度国内罕见。本文立足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经典方法 -简化毕肖普法,从筋土作用原理、加筋填料、加筋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十堰北站高填方场坪支挡加固的计算模型与设计方案,对高填方边坡工程加固方案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路,亦对类似工况条件下的支挡加固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道路相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利用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轨道交通多沿既有或规划城市道路敷设。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若未考虑好轨道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将会引起征地拆迁、道路改造、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有可能影响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为提高轨道交通建设质量,从两者的空间关系、线形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城市空间规划,从环境适应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合理的空间关系,以技术指标匹配性为参考指标,进行线路走向选择。通过工程实例的对应研究,论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可用于指导轨道交通的建设及城市道路的改造。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从作业量和相邻区间既有能力2个方面分析既有安北站概况,针对既有安北站存在的到发线能力不足、交车不及时、保留车可停留股道少、卸车速度较慢、股道布置形式不利于调车作业的主要问题,结合安北站的车流特点、运输组织原则和未来运量预测,提出安北站改造方案,并且进一步分析安北站改造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广州南沙市政项目工程实际,概要介绍道路专业设计基本思路,并对其中平、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路面设计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从既有站概况、车站改扩建工程、车站作业量3个方面阐述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方案概况,为了降低对正常运输的干扰、减少过渡工程,根据施工过渡方案的设计原则,结合阜阳北站的运输生产需求、衔接各线车流径路情况,提出阜阳北编组站扩能改造的施工过渡方案,按照4个阶段对新建上行系统各衔接线路进行改建,并且分场逐步实施,进一步对应各阶段提出相应的运输组织方案,为类似大型站场的改扩建工程施工过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对广州北站2台全集合型加冰机的现场安装,分析总结了桁架型钢结构拼装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对安装类似设备提出要保证加工精度、制定控制焊接变形的应对方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铁西朗车辆综合维修基地的原设计生产能力已接近饱和,为此对西朗车辆段大架修库进行改扩建。介绍了大架修库改造方案。从大架修库房改造和大架修工艺设备改造两个方面论述了本次改造对于车辆大架修生产效能带来的提升。通过改造,提升了车辆大架修生产能力,完善和优化了大架修生产工艺,西朗车辆段将满足1、2、8号线车辆大架修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20.
梳理轨道交通选线和城市设计的理论方法体系,结合城市设计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的方法和内容,对线路选线和城市设计进行类比分析,论证了融合城市设计理念的跨坐式单轨选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城市设计理论中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概念引入跨坐式单轨线路设计中,使线路方案比选转变为城市设计理念中对城市空间、景观生态、视觉心理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设计,将传统线路设计中的线、站位设计转变为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提升市民幸福感和增加企业受益的综合设计。阐述在道路、广场等城市空间要素中,利用城市设计理念优化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的出发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