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目的:新建双线铁路时,按照规范要求,特长隧道采用单洞还是双洞,亦即采用合修或分修,需要在方案研究和勘察设计阶段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本文通过调研总结我国特长隧道的发展情况和国外特长隧道的相关情况,分析论证单洞、双洞的优缺点,提出特长隧道选用单洞、双洞的建议,并提出比较分析项目的量化评价方法,期望对特长隧道密集项目选择单洞、双洞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研究结论:(1)特长隧道单洞或双洞方案选择时,长度20 km以下的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时以单洞双线为主,采用TBM或盾构施工时宜进行单洞或双洞比选; 20 km以上的特长隧道,需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线路条件、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运营与防灾救援工程设置等因素,进行单洞、双洞、单洞加平导、部分双洞等方案比较,合理确定隧道方案;(2)需建立单洞、双洞方案量化比较的标准方法;(3)本研究成果可为控制线路的隧道工程方案决策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易贡特长隧道是川藏铁路最长隧道,长度超越国内已建和在建铁路隧道,隧道紧邻雅鲁藏布缝合带,平行于嘉黎-帕隆藏布活动断裂,地表灾害极其发育.结合该隧道的环境特征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对线路方案、隧道分合修、总体施工方案等重大设计方案进行研究,采用综合比选法,考虑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的多种因素,推荐帕隆藏布北岸的42.4 km...  相似文献   

3.
金华至台州铁路的技术标准为单线预留双线,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越岭段存在隧道方案单双线的比较、工程投资、施工安全、工期控制及防灾救援体系等诸多设计难点。通过对隧道两端的接线条件、会让站的设置、地质条件、单线与双线、施工方法、防灾救援、工期、工程投资及环保等多方面的研究,在确保工期合理、节省投资和运营支出、施工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推荐采用18.37 km特长隧道的越岭方案,并采用一次双线分期实施,进口钻爆法+出口1台TBM施工的隧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日本铁路上已建成了18座总长度约为284km的特长隧道。笔者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列出了这些隧道的名称、所在线路、长度、洞内线路数目、线路轨距以及开通年代等,并据此归纳出一些特征及其长度在世界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重载铁路双洞单线长大隧道的场强覆盖是GSM-R覆盖领域的难点,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此种隧道类型GSM-R覆盖的解决方案,解决列车沿上下行不同线路驶入双洞单线隧道可能出现的掉话问题,并给出洞内逻辑基站洞外放置原则。  相似文献   

6.
铁路特长隧道施工是控制整个线路施工工期的关键,而提高隧道工程建设速度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和各施工工序所用机具之间的配套。由于既要受隧道所在位置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制约,又要受施工工艺与施工机械水平以及施工组织与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套是一个历来受到重视而又难以解决好的问题。本文以采用钻爆法施工的岩溶隧道,即石林特长隧道工程为例,详细论述特长隧道机械选型和配套技术,为铁路特长隧道施工机械选型配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铁路特长隧道TBM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研国内外大直径TBM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根据我国客运专线铁路特长隧道的设计特点,针对向(塘)莆(田)线高盖山特长隧道的初步设计,提出该隧道采用TBM施工时的初设优化方案建议,研究与TBM施工相适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总结几点结论性意见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高海拔特长隧道定点防灾救援设计中不同火灾场景下救援横通道数量对人员疏散的影响,依托关角隧道对高海拔条件下火灾发展及人员疏散过程进行研究。利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关角隧道救援站进行高海拔条件下的火灾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改变火源热释放速率以及救援横通道数量,得到不同火灾场景下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利用人员疏散软件EXODUS对不同场景下高海拔地区人员疏散过程进行模拟,得到必需的人员疏散时间,通过与可用疏散时间的比较,最终确定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定点救援站合理的救援横通道数量为8~9座。  相似文献   

9.
王卫国 《铁道勘察》2006,32(3):59-62
以甬台温客运专线凤凰山隧道的岩爆预测为例,在区域工程地质调绘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岩样力学试验,掌握隧道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采用水压致裂法实测工程区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结合现有国内外多种岩爆判别准则,对隧道岩爆发生的部位和等级进行预测,为制定合理的开挖支护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通风系统是保证隧道施工顺利进展的关键,特别是在高瓦斯隧道施工中,加强施工通风是稀释和排出瓦斯的主要手段,是防止瓦斯事故发生和保护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工序。以兰渝铁路特长高瓦斯梅岭关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其施工通风技术和经验,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长大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利用长大斜并通风解决隧道内空气污染问题.雪峰山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无轨运输,长距离独头掘进,一井多面同时施工,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具体的通风方案,采用大直径螺旋风管和先进多级变速节能通风设备,通风效果良好,较好地解决了隧道长距离通风难题.  相似文献   

12.
关角特长铁路隧道工程地质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角隧道位于青藏铁路西格段,线路长32.605k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介绍了关角隧道的地形地貌,详细分析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龙厦铁路象山特长隧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山隧道左右洞全长分别为15 898 m、15 917 m,是龙厦铁路最长的隧道和重要的控制工程.在象山隧道区域地质条件及其对隧址区地层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隧道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象山隧道穿越地区位于大田--龙岩拗陷带和政和--大埔深大断裂上,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在其影响下,隧址区地层内构造发育,围岩完整性差,有较好的地下水渗流通道,隧道施工期间可能出现大量渗、涌水;沉积岩地段围岩等级变化频繁,埋深大的地段可能出现较大的围岩变形;隧址区硅灰岩具有形成岩溶的基本条件,在地表有较好汇水条件的断层、地层不整合接触带附近可能发育岩溶.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修建中,双向隧道往往相隔较近。在降低邻近隧道施工相互影响的同时,还需考虑减小对周边既有构筑物的影响,尤其下穿运营铁路线路时,必须严格控制对其造成的影响。本文依托莞惠城际GZH-7标段中下穿铁路线的邻近隧道区段,结合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邻近隧道采用CD法和台阶法下穿施工时对运营铁路的影响和隧道围岩—支护受力状态,结合不同工法在邻近隧道施工中的特点,得到在软弱地层中下穿铁路的邻近隧道施工中,CD法较台阶法有更好的适宜性,从而为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2月16日,成兰铁路平安特长隧道顺利贯通,填补了我国强烈地震带、极端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空白,标志着成兰铁路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平安特长隧道是成兰铁路全线最长隧道,设计为双洞单线,单线长度28.4 km。该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至松潘县的岷江河谷地段,并行岷江活动断裂,下穿宝顶沟自然保护区。岷江河谷两岸山势陡峻,河谷深切,地层  相似文献   

16.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特长隧道防灾疏散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工程背景,分析特长隧道内遭遇火灾情况下的防灾疏散设计,包括疏散能力、通道设计、通风排烟等,提出了防灾疏散的模式,为客运专线防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铁路隧道具有可视性差、空间相对封闭、方向感混乱等特点,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紧急救援站是设置在隧道内或隧道口,满足着火列车停靠、人员疏散及救援的站点。目前针对紧急救援站的选址研究中,相邻紧急救援站最大设置距离均以20 km为依据,而没有根据线路实际情况分析不同线路相邻救援站设置距离范围,为了更加合理地建设隧道紧急救援站,需对其设置距离范围与选址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铁路隧道相邻紧急救援站最大设置距离与线路类型、列车型号及人员疏散时间等因素相关;(2)实际设置救援站备用地点时,应以相邻救援站设置距离为评价目标,综合考虑场地建设可行性、场地建设成本等相关因素;(3)本文研究可为铁路特长隧道紧急救援站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西安南京铁路东秦岭特长隧道设计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安南京铁路东秦岭特长隧道全长 12 2 6 8m ,设计为双线加平行导坑方案 ,钻爆法施工。隧道进出口各 35m采用模筑混凝土衬砌 ,洞身其余地段采用复合式衬砌 ,支护均以喷、锚、网为主 ,并辅以钢架。隧道设计总工期为 5 8.32个月 ,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从地质特征、方案比选、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隧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北京卵石土地区双洞单线隧道下穿施工期对既有铁路的沉降影响,基于某地铁下穿有砟铁路工程,以精密电子水准仪和自动化静力水准仪对铁路沉降开展现场实测,并对监测数据的时空规律进行挖掘分析,对左右线影响的空间叠加效应、地面沉降随盾构推进的时间台阶效应、道砟层和线路加固体系对沉降的隔离效应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和轨道最大沉降发生在左右线隧道中心对应位置,隧道左线、右线先后下穿过程对铁路的沉降影响有明显叠加效应;路基和轨道沉降影响为突变型,可划分为左线刀盘切土及推进、左线盾尾离开、右线刀盘切土及推进、右线盾尾离开4个阶段,时程曲线台阶特征明显,施工期应密切关注;路基和轨道沉降影响在下穿施工期基本发展完成,该阶段沉降量占最终总沉降量88%以上,随后逐渐收敛;下穿施工引起既有铁路轨道沉降最大值为18.94 mm;引起既有铁路路基沉降最大值为24.24 mm,轨道沉降曲线较路基沉降曲线更为平缓,铁路道砟层和3-5-3扣轨起到有效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龙厦线实际情况,针对铁路双洞单线隧道区段的GSM-R无线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将隧道结构和方案进行结合,提出了新的覆盖方案,既节约了投资,也减少了将来的维护工作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