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受诸多因素影响难以与车辆基地同步建设,研究预留上盖开发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分析国内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预留上盖开发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的主要模式为预留上盖物业开发条件;车辆基地盖板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使用年限应采用100年,结构安全等级采用一级,抗震设防类不低于盖上建筑;上盖开发规模增加有利于摊销盖板成本,应优先考虑高层上盖开发方案;采用大空间结构体系、新增竖向构件、开发区域预留洞口、层间隔震等技术措施可预留上盖物业开发的空间可调性;车辆基地建设阶段应完成临时屋面、结构连接条件和施工条件等上盖物业实施条件预留。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工程实践中,由于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与车辆段设计无法同步,导致车辆段物业开发规模强度普遍偏低,物业开发功能与车辆段本体功能存在干扰。在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昂鹅车辆段设计中,同步考虑上盖物业开发需求,实现车辆段本体与上盖物业开发协同设计。通过优化车辆段工艺布局,压缩联合检修库及工程车库柱网跨度,进一步提高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在车辆段设计中同步考虑上盖排水、综合管线等基础功能需求,更有利于提高上盖物业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宁波邱隘动车所为例,对影响上盖物业开发的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上盖物业开发规划设计的要点.根据邱隘动车所上盖物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预留盖板、预留基础和远期拆改3个开发分期实施策略,并分别进行了效益分析和方案评价.通过方案比选,推荐采用远期拆改方案.  相似文献   

4.
空间模式理论是一种对铁路客站影响区域分析的空间理论。将其引入铁路客站物业开发后的铁路车站空间,是一种新的动态的建筑空间,它的职能大大有别于以往客运站主体的等候空间、售票空间和站台空间。它以旅客-顾客-旅客相互转换为特性,在设计上趋向于简单化、流线化、自动化,它是一个多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灵活性。对于铁路客站物业开发空间的研究,总结出一些铁路客站物业开发空间的模式与类型,作为今后设计的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地铁车辆段的相关概念,并论述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控制要素构成,总结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控制体系,包括功能控制与形体环境控制2个方面。功能控制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和道路交通组织等,形体环境控制包括城市空间组织、建筑形态控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付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165-168,173
总结并分析了国内主要城市的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昆明市地铁5号线世博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阶段提出建议,以期为昆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地铁车辆段规划了物业开发,为了将减振技术与车辆段设计有效结合起来。以带上盖物业的车辆段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此类结构的振动机理,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从传播路径隔振着手,利用有限元建立振动传播规律数值分析模型,并对空沟和填充沟减振技术分别从宽度、深度、设置位置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沟和填充沟单独使用时减振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提出空沟和刚性填充沟合设而成的组合屏障减振沟模式,模拟验证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结构振动5~7 d B,但减振沟模式不能完全消除振动带来的影响,必须综合考虑其他减振措施。上述研究成果已结合车辆段功能需求应用到工程设计中去,通过运营后实际检验,减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地铁车辆段的综合物业开发已成蓬勃发展趋势。通过宁波地铁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设计实践,对上盖地铁车辆段的设计难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类似车辆段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8):136-139,144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功能结构,需将已投入运营的非上盖车辆基地改造为地下车辆基地并进行上盖物业综合开发.针对车辆基地改造空间受限且不能影响线路运营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了腾挪改造方案.讨论了腾挪改造的核心问题,阐述了腾挪改造的原则和改造方式,并以广州地铁1号线西塱车辆段为例,详细阐述了具体的腾挪改造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佛山南海区环岛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采用地铁+物业模式,一层为车辆段,二层为车库层(转换层),三至十四层为住宅。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为超限复杂高层结构,本文介绍其结构体系、设计参数、超限情况,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基于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方法,多软件对结构及重要构件进行各抗震设防阶段的分析。最终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结构体系传力明确、构件安全合理,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态,近10年来在我国多个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已有实践案例。北京是国内最早开展这一实践的城市,经历了三代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策略的演化。在分析北京地铁第一、二代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北安河车辆段为代表的第三代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的过程,总结了开发过程中所经历的规划探索、预留策略、城市设计优化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TOD(公交引导发展)上盖物业开发是当前车辆基地最重要的一种建设模式,目前我国尚无针对此类建筑消防设计的相关规范,需要对TOD上盖物业开发消防设计进行研究。以广州槎头车辆段TOD上盖物业开发消防设计项目为研究对象,对盖下车辆基地消防车道设计、防火分隔、建筑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安全疏散设计及上盖物业开发消防设计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基地与上盖物业开发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 h的防火分隔楼板,形成二个独立空间,盖上汽车库、民用建筑分别执行相应规范,以满足消防要求;盖下车辆基地消防车道上方开设不小于消防车道地面面积25%的自然排烟口,同时在消防车道和库区之间设置深度不小于空间净高30%的挡烟垂壁,保证盖下消防车道的消防安全和人员的安全疏散要求;盖下建筑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不超过丁类,盖下建筑耐火等级相较普通建筑提高一级,按照一级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如何解决存在的高差以及对外交通组织,是地铁上盖物业的问题之一。文章首先进行开发项目停车位配建分析和出入口设置研究,再构建对外联系匝道形成对外交通组织基础设施体系,最后利用理论分析成果进行实例应用,指导上盖物业的对外交通组织。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磁各庄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工程,阐述该工程车辆段轨道振动与噪声特点,对车辆段库内、库外不同区域分别采取了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在采用车辆段轨道减振降噪成熟技术(在咽喉区碎石道床铺设高效减振垫,咽喉区小半径曲线设置阻尼钢轨)的基础上,研发了适用于车辆段库内无缝线路的50 kg/m钢轨冻结接头夹板,采用夹板与高强螺栓联结钢轨,使轨端密贴,实现了库内无缝化;研发了适用于库内50 kg/m钢轨的高等级减振扣件(减振效果大于8 dB)。该设计降低了上盖物业开发减振降噪措施的前期投入,为今后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轨道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车辆基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节点,具有上盖物业开发的价值。充分利用车辆基地的屋面平台及周边空间,进行上盖物业开发,使之成为地铁与城市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将车辆基地的“上盖物业”与“下盖厂房”对各自使用功能、空间配置、交通流线等方面的需求作为输入条件,提炼耦合要素,进行基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车辆基地上盖建筑设计研究。针对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车辆基地的现状,对传统建筑与工艺设计体系进行梳理、创新,同时对上盖建筑特性做科学细致的分析,得到最优的建筑维度数据,以提升车辆基地上盖土地资源利用,进而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建设作为今后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对象,对城市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是,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同时占用大量日益紧缺的城市土地。因此必须寻找一种可持续的集约利用方式将多方矛盾统一协调起来,获得多赢局面。我们认为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实施综合开发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通过介绍昆明轨道交通五腊村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的案例,结合在设计中的经验,对昆明五蜡村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的形态及方式进行分析和归纳。对未来昆明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的策划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车辆段内不同区域上盖开发的结构形式,重点讨论在车辆段运用库和检修库两大库房上盖条件下,运用库线路布置的方案,以满足不同的上部住宅建筑高度要求。提出将建筑核心筒落地、拉开线间距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阐述随着铁路建设由计划性向市场性的转变,传统的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开始逐步引入物业开发的理念。通过借鉴国内外交通枢纽开发及运营的经验,并分析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铁路客运枢纽物业开发需求与商业策划、交通流线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密切结合,提出将铁路客运站与周边城市空间整体进行物业开发规划设计,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引擎。  相似文献   

19.
XU Zuwei(Guangzhou Metro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510010,Guangzhou,China)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归纳在铁路房屋建设中拱形波纹钢屋盖的应用经验,提出了在设计上应重视基础抗倾覆、排架柱变形、天沟梁设计、屋面洞口开设等4个问题,在安装上应重视连接节点防护、屋顶吊装组织等2个问题,以保证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