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引江济淮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重点工程,江淮沟通段有4条线与铁路交叉需要进行改建,从南至北依次为合九铁路、宁西铁路下行线、沪蓉铁路和宁西铁路上行线。本文在阐述引江济淮工程及其涉及的铁路线路概况的基础上,从利用既有设备设施、减少过渡过程、减少对既有线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拟建引江济淮工程与既有宁西下行线交叉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研究,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改线方案和原位改建方案。研究结论:(1)原位改建方案由于巧妙地利用了相邻废弃的既有沪蓉铁路进行施工过渡,技术经济优势明显,因此推荐采用原位改建方案;(2)对该项目的技术创新和设计优化进行了总结,在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方面可为既有线改建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以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K753+850幸福大道框架桥施工为依托,对大跨度框架桥线路架空施工进行研究。该框架桥原设计采用2次架空形式,经现场取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采用一次架空方案,成功解决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3.
陇海铁路上行线宝天段YK1366+650~YK1371+100段不良地质和铁路病害频发,病害整治无法从根本上改善铁路运营环境安全。从工程地质条件角度对该段线路进行改线方案比选,研究了并行陇海下行线方案(AK)、顺渭河桥方案(A1K)及隧道方案(A2K),推荐采用AK方案。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丰台区大瓦窑片安置房小区位于既有101铁路的东侧。为满足居民出行要求,政府拟建一条城市次干道穿越铁路。穿越处铁路为高路基。从施工技术、施工工期、临时工程、施工占地、对运营铁路的影响程度、经济性、结构美观等方面,对高框架桥、低框架桥、双连拱隧道加框架桥、小净距隧道加框架桥、铁路临时便线加框架桥5种穿越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推荐小净距隧道加框架桥方案为下穿方案。  相似文献   

5.
结合地区铁路设备现状及在建、规划项目情况和城市发展规划,根据客货运输需求的变化,针对宁西线客车需折角运行,增建二线后既有疏解不能满足宁西运输要求等主要问题,系统研究南阳地区客货运系统及主要疏解区改建方案。推荐地区继续采用宁西线客车折角南阳站作业方案,宁西二线采用对既有线运营干扰少、施工难度小、投资省的增建二线绕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宁西铁路线是一条在陇海线和长江之间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的东西大干线,其中既有宁西铁路南阳至合肥段为单线、内燃牵引,线路通过能力小,客货运输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客货运量快速增长竞争需要,必须对该段线路进行扩能改造。根据宁西线扩能改造项目运量预测及功能定位的分析,通过研究宏观建设方案、增建第二线建设方案及其主要技术标准、引入地区建设方案、牵引供电方案等,提出扩能改造方案推荐增建第二线、速度目标值宜采用160 km/h,引入各地区或枢纽、站后配套等尽量与既有设备相衔接方案,避免既有线大的改动,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框架桥顶进中D24m施工便梁的改进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铁路既有线框架桥顶进施工中,当线间距较小时,D24 m施工便梁无法采用标准的组装方法进行线路加固。通过对D24 m施工便梁组装技术的改进,即采用D24 m施工便梁超低位组装,以满足铁路限界要求,确保了框架桥安全顶进到位。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D型施工便梁存在的使用跨度不够、横竖向刚度弱、实际限速低、安全系数预留小等问题,开展了既有提速铁路低高度施工便梁关键技术研究。本文根据拟定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出了既有提速铁路低高度施工便梁仍采用半穿式钢板梁的总体结构方案;并重点对其纵梁、横梁、连接板、隅撑及牛腿、联结系、钢轨扣件等零部件的结构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推荐方案。该提速铁路低高度施工便梁,竖向和横向刚度大,限速高;可拼组24 m、28 m、32 m跨度;并改善安装作业条件,方便施工;这可为公路、市政道路下穿铁路工程的施工设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前铁路运输越来越趋于快速和重载,且对线路条件的要求也较高,许多下穿工程需要对D型施工便梁进行改造使用或是针对特殊工况设计新的施工便梁,以满足限界、复线线间距及其他功能要求。南宁贵港站框架桥下穿工程中,存在下穿线路多、线间距小、曲线半径小、道岔区段特殊设计等多个难题,通过对D型便梁进行结构改造,提出加长横梁改造结构、上承式改造结构及道岔特殊结构设计共3种加固方案,并得到了成功应用,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建铁路德大线与在建京沪高速铁路交叉,原设计方案采用德大线上跨京沪高速铁路。但根据铁道部相关通知的要求,为了减少对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与京沪高铁交叉的客货共线铁路原则上应采取下穿方案。在工程投资、下穿工程措施、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养护维修等多方面对德大线改线下穿和原位下穿京沪高速铁路两个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与研究,并与原上跨方案一起对方案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最终选择了原位下穿京沪高速铁路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段下穿京九铁路框架桥工程,桥梁主体为(12m+12m+7m)3孔分体钢筋混凝土框架桥,采用不中断行车顶进法施工。桥址处京九线线间距小,行车密度大,按照铁道部有关要求,顶进施工期间行车速度不低于45km/h。本桥施工线路架固时,调整了D24型便梁正常拼装情况下钢枕上下方牛腿布置,超低位架设便梁,防止便梁纵梁侵入铁路限界,解决了4.0m线间距不能架设24型便梁的难题,满足了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刘波  王翔宇 《铁道货运》2013,(10):26-29
在北京市雁栖湖生态示范区规划的基础上,结合京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根据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的规划边界范围及怀柔城区的建设规划,结合近、远期运量分析,提出京通铁路沿京密引水渠东侧走向(小绕方案)和京通铁路沿大秦铁路、怀柔规划区东侧走向(大绕方案)2套改线方案。通过对2个方案的优缺点分析,推荐京通铁路雁栖湖改线方案为京通铁路沿京密引水渠东侧走向的小改方案。  相似文献   

13.
小河边下穿框架为昆安高速公路下穿既有成昆铁路而设,相交处公路路线为直线地段,与既有铁路交角α=21,°框架跨径为2×16.1 m,下穿框架长度设计为290.54 m。主要介绍下穿铁路框架的设计、计算情况及既有铁路采用B型便梁两次架空铁路,并在不移动纵梁的情况下B型便梁由简支梁体系转换为连续梁的施工情况。重点介绍该框架桥在保证既有铁路基本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时在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既有陇海铁路(连云港—兰州)定西市城区段局部线路改线、兰青铁路(兰州—西宁)乐都县城区段线路改建和新建兰合铁路(兰州—合作)临夏站选址为例,介绍了城市建成区铁路选线和新线车站选址方法。针对陇海铁路定西站地理位置由原来的城市边缘变为城市中心、客运设施不足等问题,从旅客出行的便捷、客货运功能的兼顾、集约用地等方面考虑建议定西市城区段局部改线在万崖设站;针对兰青铁路上下行线分线绕行形成大量夹心地带等问题,从集约用地、解决水害、消除铁路噪声污染等方面考虑建议采用双线改建方案;针对兰合铁路临夏站选址,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节约用地、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考虑建议采用东站位方案。城区段的铁路选线应在保护环境、控制投资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兼顾城市当前和长远发展,严格落实节约用地政策,优化铁路客货运设施布局,尽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  相似文献   

15.
轨排框架法施工技术是我国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具有施工精度高、质量稳定可靠等特点。重载铁路相对高速铁路曲线半径小,对轨排框架长度、刚度均有一定适用性要求。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在重载铁路最小曲线半径条件下适用的最大轨排框架长度,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轨排框架刚度对重载铁路曲线轨道状态的适用性以及确定轨排框架支撑条件对道床结构高度较高的重载铁路无砟轨道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公路跨穿铁路时由于道路红线宽度、线位、横纵坡、周边环境等制约因素,常使用顶进框架桥的形式通过铁路。顶进式框架桥的优点是对周边环境和铁路影响小同时在施工时不会中断铁路运营。结合天津某工程实例,阐述顶进式框架桥在软土地区路基填土稳定性差、地下水位高并对结构有腐蚀性、地基承载力差等特殊条件下设计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京地铁8号线沧波门—古雄区段线路走向,结合既有宁芜铁路改线方案,提出利用既有宁芜铁路的两大系列6个方案,并详细论述了各方案的主要工程内容、投资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论述陇海铁路孔径为1-8.0 m箱形桥改建工程概况和纵横抬梁法加固线路方案;从计算模型、强度和刚度检算、单个波长范围内的纵横梁相对位移方面分析纵横梁体系建模及力学检算;阐述和分析纵横抬梁法加固案例;提出陇海铁路下行线及工区线和陇海铁路上行线及牵出线施工工法,以及防止轨枕损坏和确保线路方向等加固方法;提出架空线路加强道岔锁定与检查、道岔日常维护与线路轨距控制措施;针对工程特点,科学组织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郭铮 《铁道建筑》2023,(3):77-81
为解决多孔、大跨度及道岔区框架桥顶进施工中传统线路加固方法施工周期长、施工安全风险高、对铁路行车干扰大等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由Ⅱ形截面钢梁拼接组合而成的多层连续钢便梁加固体系。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多层连续钢便梁截面内力符合平截面假定,整体受力状态良好。针对常用框架桥孔径设计了连续钢便梁加固体系并予以验证。该加固体系适用于不同的跨径组合,且具有整体性较好、组合多样化、构件轻型化、作业组装化的特点,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贾陈君 《铁道建筑》2012,(3):99-102
在铁路既有线提速扩能改造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铁路区间施工便线过渡、站场施工过渡等情况,原则上应采用不中断铁路运输或对运输影响最小的过渡方案。本文结合2008年3月胶济客专潍坊至潍坊西区间线路过渡设计和施工,对拨接施工的内容、顺序及方法进行说明,为铁路设计人员对既有线施工过渡设计及拨接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