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黄石市作为鄂东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武汉都市圈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区域优势。对接好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及湖北省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市域内的铁路网布局,对实现将黄石市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对黄石市铁路网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然后探讨黄石市铁路网现状存在的问题,接着确定黄石市未来铁路网发展的目标,提出黄石市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布局规划方案,最后对布局方案进行定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根据江苏省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通过梳理江苏省铁路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江苏省铁路在路网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江苏省铁路运输需求和铁路发展目标,从系统形成和发挥通道整体能力、提升铁路对江苏省的支撑和带动等方面,结合区域铁路网布局理论,研究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结论:(1)江苏省铁路发展存在铁路网布局尚不合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等缺陷;(2)基于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战略为契机,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3)建议加快相关项目前期研究及规划建设力度,实现江苏省铁路"客运高快化、区域城际化、货运集中化、路网系统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城市规模和布局的逐渐变化,地区铁路网布局也应做出适当调整,从而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借助新建锦州北站的有利时机,对锦州铁路网布局进行适当改造,将有利于城市发展、人们便利出行。分析当前锦州铁路网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提出改变沈山线走向、铁路网中各企业布局等不同改造方案,总结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为锦州铁路网布局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08年调整)及南宁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在分析南宁铁路枢纽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规划年度引入枢纽各线路的方案和枢纽内客货运布局方案,以及规划年度南宁铁路枢纽的总图格局.  相似文献   

5.
我国省会城市多处于铁路枢纽,研究省会城市的铁路通达性,对于调整列车运行图方案、改善旅客出行体验、优化铁路网布局、指导远期线路规划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既有的城市通达性度量方法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结合我国铁路网发展格局和态势,提出一种新的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度量指标—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指数;利用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立足新时代铁路先行发展新要求和广西铁路网发展现状及关键诉求,对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布局方案进行系统研究。按照“分向分层、外强通道、内筑网络”总体思路,以布局“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对外快速客运通道体系为架构,结合广西铁路客群规模属性,构建高速铁路为主体、城际铁路为补充的区域快速客运网络;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为重心,完善普速干线铁路网布局,系统提升货运网能力。规划形成“两核五横四纵”高速铁路网和“三核四横五纵”普速铁路网,建成区域大容量对外通道群,打造“1239”快速交通圈,高速铁路市级覆盖率达到100%,铁路县级区域覆盖率达到92.8%,基本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铁路”目标。  相似文献   

7.
韩冰 《铁道货运》2021,(5):13-18
梅州至潮州港铁路是潮州港主要的集疏运通道,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在赣闽粤地区铁路网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分析梅州至潮州港通道交通运输现状、客货运输需求、工程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研究广梅汕铁路揭阳东站接轨方案和漳龙铁路大埔站接轨方案及线路走向方案,比较分析各接入方案的线路布局方式、工程投资及对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新时代陕西省交通强省建设,以陕西省铁路为对象,对其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陕西省铁路网现状规模、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并与周边省市进行对比,探寻陕西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铁路运输需求进行预测,结合新时代陕西省铁路发展诉求,分年度提出铁路网发展目标、规划方案。最后从路网规模、覆盖率、时效性、货运网能力等角度进行方案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陕西省最终将形成"两纵五横八辐射"高速铁路网、"一核双环六辐射"城际铁路网以及"四纵八横三辐射"干线铁路网的线网结构,下一步需从运营成本、资金筹措方案及防范债务风险等方面分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聂英杰 《铁道勘察》2011,37(2):86-89
铁路网规划的技术评价是铁路路网健康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针对当前我国铁路路网规划的现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建立了铁路网络布局规划方案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为中长期铁路网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铁路发展存在的不均衡和不充分问题,结合自治区城镇分布特征和综合运输网格局,归纳出主要客运通道,并预测了主要通道的客运需求。依托国家快速铁路网规划,提出自治区快速铁路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按照分级分类法划分多层次的快速铁路网络,提出快速铁路总体布局和分区布局方案,分别规划了快速出区通道、区内快速通道、东西通道、蒙西快速铁路网和蒙东快速铁路网。规划实施后,内蒙古自治区快速铁路网的路网结构将趋于合理,客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运输质量明显改善,可逐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粤西地区铁路高质量发展,以湛江、茂名、阳江三市为对象,对粤西地区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研究.首先,对粤西地区既有铁路网现状规模和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探索粤西地区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粤西地区铁路客货运需求进行预测,结合粤西地区铁路发展诉求,提出铁路网发展目标及规划方案,形成"一轴、三极、五辐射、多支线"的...  相似文献   

12.
九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中国铁路》2011,(12):10-13
依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九江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在分析九江铁路枢纽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规划年度引入枢纽各线路的方案和枢纽内客、货运系统的布局方案,以及规划年度九江铁路枢纽的总图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结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省市的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建设及铁路规划,分析既有铁路枢纽现状问题,研究规划年度内各线路引入枢纽的方案、枢纽内客货运系统和解编系统的布局方案,最终提出规划年度内防城港铁路枢纽衔接南宁、东兴、崇左3个方向及两大港口的组合式枢纽总图格局,在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设计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区域铁路网规划框架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研究目的:提出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总框架及各组成模块的分析体系、阶段要求和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究结论:区域铁路网规划框架体系包含规划背景研究、运输需求分析、布局方案研究、规划效果评价和规划实施方案5个部分.规划背景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前提;运输需求分析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布局方案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核心;规划效果评价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检验;规划实施方案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沧州是河北省经济重镇,地理位置优越,依靠黄骅港煤运大港的优势,发展起发达的货运铁路系统,但与此同时,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其重货轻客的铁路网布局结构又成为城市定位的阻力。本文在探讨和研究沧州市铁路建设和发展方面的薄弱环节基础上,提出铁路网发展合理布局的框架,在完善铁路货运网的同时,拟将沧州市打造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陆路交通节点。研究结论:(1)沧州市铁路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加速沧州与京津之间的快速客运连通,形成0.5~1 h交通圈,以助力沧州市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沧州市铁路网规划效果:构建以京九通道、京沪通道、石(保)沧港铁路通道"两带一轴"的路网主骨架,快速连通首都北京与省会石家庄,与省际间城市实现快速连通,以黄骅港为支点,以渤海新区为依托,进一步拓展货运铁路覆盖面;(3)该研究可为沧州市综合交通规划奠定基础,且可为其他城市类似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客运需求,完善皖江城际铁路网,结合巢马铁路规划提前研究地区总图布置,着力构建马鞍山市高速铁路路网布局。根据马鞍山地区既有铁路现状、在建及规划铁路情况,结合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及铁路客运量数据,重点研究引入马鞍山东站新设巢马场(方案Ⅰ)和新设马鞍山南站(方案Ⅱ)两大系列方案。通过对线路长度、联络线长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城市规划、对宁芜高速公路的影响、运营管理、地方意见及工程投资等多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新设马鞍山南站方案。  相似文献   

17.
长赣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渝长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长沙市西侧长沙西站引出,需途径萍乡地区设站。针对长赣铁路引入萍乡地区方案,结合萍乡地区既有沪昆高速铁路和沪昆铁路现状,在客运量与流向的分析以及区域总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研究了长赣铁路萍乡北并站及新设萍乡西站两大方案,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暂推荐萍乡北并站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刘嘉宝 《中国铁路》2022,(2):97-103
基于百色铁路枢纽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百色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等,结合枢纽运量特征,分析既有线路和客站能力,研究规划线路引入方案和枢纽内客、货运及解编系统布局方案,合理确定总图格局、线路和客站分工,从而确定枢纽总图布置方案.规划年度百色铁路枢纽形...  相似文献   

19.
路网编组站布局的双层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铁路网编组站布局状况的基础上,构建路网编组站布局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模型以总运输费用和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以投资约束和方案选择的惟一性作为约束条件;下层规划模型以某一既定路网编组站布局方案下路网车流组织成本最小为目标,从理论状态逐渐过渡到实际状态,分别构建基于编组站作业分工、通道能力约束和多运行径路3种情况下的编组站作业分工下层规划模型。最后对所建模型的求解复杂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网规划新增多条高铁线路引入广州铁路枢纽,在此背景下,结合广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对枢纽客站分工进行优化调整。详尽梳理大湾区背景下广州铁路枢纽各方向引入线路,通过分析已批复广州铁路枢纽客站布局及能力对远景年枢纽预测总客运量的适应性,提出"五主四辅"枢纽客站新布局。遵循"分方向把口"、"点线协调"等主要原则,综合考虑高铁进城市中心、与配套动车所能力匹配等因素,合理确定了广州铁路枢纽客站分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