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铁路运输供给侧改革要求,进一步挖掘江村站运输潜能,提高运输效率,在阐述江村站概况的基础上,针对江村站车站编组能力有待提高、中间站取送作业困难、站机联劳协作有待加强等运输组织现状,提出优化郭塘站调车组织、优化特种货车车辆到达和解体方式、优化折角车流组织、加强联劳协作、提升站场设备能力等江村站优化运输组织支撑货运增量对策,以期打破运输能力瓶颈,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为站区货运增量夯实"后厂"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转铁"实施以来,由港口到达济源站济源钢铁厂的铁矿石大幅增加,加强运输组织,提高济源站卸车能力成为了郑州局运输组织的重点工作。本文针对卸车组织情况,经过作业全过程的现场写实,对卸车组织存在的调度指挥、车站作业、钢厂专用线卸车、调车机运用和列检作业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从优化调度指挥、优化车站作业、优化专用线卸车组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现场岗位落实、业务培训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运输组织具体措施,为提高济源站卸车能力提供了支持,对其他车站提高卸车能力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高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能力对全路运输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广元铁路枢纽运输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存在的枢纽相关车站能力有待提高、枢纽车流均衡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从兰渝线全线贯通调整运行图后枢纽线路、咽喉能力、解编能力、贯通货物列车占线时间、实际货物列车到发、车流结构等影响因素方面分析原因,提出提高机车、机班运用效率,调整、优化列车运行图及编组计划,合理压缩各项作业时间等提高运输能力,以及加强车流组织、实现分界口分班车流均衡交接,充分利用非"天窗"时间、组织分界口分阶段车流均衡交接,提高编组质量、增加贯通货物列车等优化运输组织的建议,以期提高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向松 《铁道货运》2010,28(8):35-37
介绍衡水站的运输现状,在分析影响车站运输能力的设备、运输组织、车流均衡性、列检能力、调车机车效率等因素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区调作业、提高列检能力、加强专调机车运用、站区一体化管理考核等一系列的优化作业组织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铁路货运量逐步增长给铁路货运组织带来挑战,掌握调车机作业状况、充分利用其能力可以有效提升货运效率效益.在分析调车机作业现状的基础上,设计调车机作业效率自动分析系统的研发路线、系统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网络方案.研究提出调车机作业效率自动分析系统总体功能,包括系统接口和基础数据管理模块、调车机定位及轨迹管理模块、调车...  相似文献   

6.
吕思静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2):37-39,42
由于茂名站和玉林站的调车线、到发线能力不足,塘口站调车机机力不足,造成茂名、玉林、湛江(含塘口)站出发列车编组违编严重,降低了玉湛茂地区运输组织效率。为了恢复玉湛茂地区运输组织秩序,提出了分2步将玉林站Ⅱ场调车线增加至18条,以及调整玉林站、茂名站和塘口站列车编组计划的建议,以提高玉湛茂地区运输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7.
港口是大宗货物集散的主要物流节点,适于铁路运输的货源多,“公转铁”增量潜力大。国铁集团发布的《关于加快铁路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主要港口铁路集疏港比例由4%提升至6%以上。通过梳理太原局集团公司京唐港站、东港站、曹妃甸西站疏港装车情况,分析在疏港装车作业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外运通道能力不足、装车占比较低、装车站装车能力不足、机车机班运用紧张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外运通道能力、增加铁路疏港装车占比、提升京唐港站装车效率、强化机车机班运用保障、增强关键节点和区段能力等补强措施,以达到提高疏港装车货运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铁路运输通道能力是"公转铁"和铁路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作为我国的煤炭运输重要通道,唐呼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对我国北方地区的能源运输有重要意义。阐述唐呼通道节点作业能力、区段通过能力、牵引供电能力和港]口作业能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制约唐呼铁路通道货运增量的因素。针对唐呼铁路通道能力的薄弱环节和限制条件,从设施设备改造、通道运输调整、港口卸车效率提升、机班运用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唐呼铁路通道能力优化对策,为铁路货运营销提供运力支撑,以实现货运增量目标。  相似文献   

9.
由于郑州铁路局新月线上待王站的货运量逐年增加,车站运输组织在行车设备、行车组织、货运组织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日常作业效率和运输组织工作。为加强车站运输组织,提高作业效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行车设备、合理安排行车作业计划、加强货运组织,以及加强列检作业组织和焦煤集团调车机车运用等改进措施,以提高待王站的运输组织和煤炭装卸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榆次站目前运输任务与设备的矛盾,分析了影响榆次站调车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太中银铁路、太原西南环线开通后对榆次站调车效率的影响,提出提高调车效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圃田站货运需求不断增加,提升货运作业质量可以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区域经济发展及铁路货运装车上量的需求。在阐述圃田站货运作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莆田站仍存在的货运营销力度不足、设施设备能力不足、运输生产组织水平不足等问题,提出提升莆田站货运作业质量对策,即:丰富营销手段提升运输市场占有率、补足车站设施设备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强化市场吸引力等,实现圃田站货运市场的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12.
针对良白铁路支线作业量小、运输能力浪费、冗员情况突出等问题,从人员及设备、运输组织方式、调车列开行方案及作业办法等方面提出挖潜提效方案,分析实施后取得的较好效果,即用工人数大幅减少、机构设置得到精简、作业组织得到优化、减少中间站管理环节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贾庵子站车站概况,对贾庵子站作业概况和调车机车作业时间进行分析,在阐述贾庵子站调车作业系统路、企机车作业存在交叉干扰,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机车作业干扰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激励机制及提高调车人员作业素质等提高调车机车作业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重要煤炭运输通道,大秦线的运输能力是稳定港口煤炭供给、实现铁路货运增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大秦线货运能力,从车流组织、列车运行组织、机车车辆运用、集疏港作业组织等方面分析大秦线能力利用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创新车流组织模式、提高列车开行质量、完善机车车辆运用、改进港口地区接卸等方面,提出提升大秦线货运能力...  相似文献   

15.
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是车站货运部门与运转部门间结合部的关键问题,直接影响调车作业和货运作业效率。通过对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货运调车作业在提前规划和确认、作业进度效率、应急指挥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编组站货运调车协同监控系统包括股道状态监控、装卸作业计划编制、调车作业管理、调车作业协同、其他功能5个功能模块,基于现场作业流程以通辽站东郊专用线为案例进行开发,构建基于数据资源层、服务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的软件总体架构,在非集中区设置车号识别设备和车轮传感器,实现运转和货运岗位间计划协同、作业监控、设备监控及安全卡控的作用。系统通过仿真测试和现场测试,已满足提升信息化水平、作业效率,有效满足铁路货运调车作业的实际需求,可为铁路货运调车作业协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于天峰 《铁道货运》2013,(6):23-26,63
烟大铁路轮渡北起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市旅顺口区的旅顺西站,南至山东半岛北部的烟台市芝罘区的烟台北站,纵贯渤海海峡。针对烟大轮渡公司设备及作业概况,从调车作业组织、车流组织、渡船运用入手,查定最优的调车作业组织方法,合理安排车流,不断优化运输组织,重点解决妨碍运输能力的关键因素,在目前三船三对渡船开行方案的基础上,实现三船四对渡船开行方案,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7.
瓦日线是国家铁路网中重要的"西煤东运"能源运输通道,增量潜力巨大。为促进瓦日线货运增量,在阐述瓦日线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专用线建设进度滞后、下游接卸能力不足、车流结构欠合理、机辆运用欠匹配、设备保障能力有待加强等存在问题,提出实现瓦日线货运增量对策,即:加快专用线及装车点建设,实施接卸能力适应性改造,扩展运力辐射范围,增强机辆和设备保障能力,优化运输组织方案等释放瓦日线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效益,为重载铁路和合资铁路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办理铁路旅客列车始发、终到和途经到达和出发作业的铁路客运车站,其配属的调车机车负责担当车底取送、客技站车辆进行技术作业时的调车作业;由于受车底存放站点、客技站站场及技术设备等制约,影响了调车机车运用效率,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提出在保证车站安全正点接发旅客列车作业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调车机车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满祯 《铁道货运》2010,28(4):30-33
保证机力充足是加快车流周转、提高运输效率的基础。在不增加机力投入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调车机车的作业范围、管辖区段、调车作业量进行分析,进行合理配设、精细指挥、定期分析,达到加快车辆周转和提高运输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王云 《铁道货运》2012,30(10):25-28
榆次站四场(出发场)主要担当向太中银铁路方向的发车任务,2012年调整列车运行图后,车流量增加与车场作业能力之间矛盾更加明显,为提高出发场作业能力,在出发场现有设备条件及作业写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车场出发能力计算,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机列衔接效率、优化车流配置、增加隔开设备和加强作业组织等措施,有效提高榆次站四场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