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刊近年来一直在关注民营造船的发展,曾多次派记者下一线采访过,见证了其发展壮大的过程。在中国造船普遍被国际造船界所看好的情况下,民营造船也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契机。目前,中国两大集团把目标定在了大型船舶的建造上,对于那些中小型船舶的出口则渐渐失去兴趣。这正是民营船厂所期待的。 本刊近年来一直在关注民营造船的发展,曾多次派记者下一线采访过,见证了其发展壮大的过程。在中国造船普遍被国际造船界所看好的情况下,民营造船也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契机。目前,中国两大集团把目标定在了大型船舶的建造上,对于那些中小型船舶的出口则渐渐失去兴趣。这正是民营船厂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2.
张凯 《机电设备》2006,23(3):16-17
目前进入国家统计的8家船厂2005年建造198万载重吨,占全国造船约25%,其它船厂建造国内航行船舶约350万载重吨;目前各大船厂都在扩建,生产能力都将超过一倍;另又有十几家船厂正在建设中。估计2008年后进入国家统计万吨以上船厂的江苏造船能力在600万吨以上,国内航行船舶也能保持目前水平。江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给了船用配套业一个重要的机遇,而江苏船用配套业是否抓住这个机遇则影响到江苏造船业的兴衰。江苏要成为造船大省、强省,加强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与造船业一起形成江苏船舶工业走廊。  相似文献   

3.
安飞 《中国船检》2006,(9):36-38
2005年,中国船舶工业出口船1200万吨,其中地方中小船厂出口船舶达400万吨,占到1/3的份额。随着中国造船能力的整体攀升,在南北两大造船集团之外,各地方中小船厂的实力不容忽视。然而,在国内众多金融机构面前,中小船厂不要说贷款融资,即使想得到一纸保单也需要费尽周章。对我国的中小船厂而言,没有这张保单,出口船链条上就失掉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现在有一种现象是大家都在关注中国造船能力的扩张,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日本船厂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正造成整个行业对造船能力的低估。有弹性建造能力的日本船厂正潜在地造成船舶行业泡沫,使得船价不断膨胀。  相似文献   

5.
从南通造船看中国船厂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回顾中国造船进入国际市场的简要历程,以及介绍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南通造船)学习日本先进造船管理技术的实践,来探讨中国船厂的发展方向,希望对中国造船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吕玮庆  王铁 《江苏船舶》2011,28(2):33-35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建造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民营中小型船厂也蓬勃发展并承担了大量的船舶建造任务.但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这些船厂往往由于缺乏焊接工程技术人员,或对造船过程中焊接工艺的要求不太明确,严重影响到船舶的建造质量.作者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阐述了地方船舶检验部门对中小型船厂进行焊接工艺认...  相似文献   

7.
张铮铭 《船艇》1989,(1):21-22
着眼未来,日本造船工业为保持其自六十年代初至现在的世界造船领先地位将会遇到许多问题。在过去的那段时期里,造船工业,实际上是所有的主要造船公司都发展了巨大的造船能力。六十年代初期七家主要的造船集团都在发展生产,并通过扩建新船厂来建设世界各地船东所需要的大型油轮。今天,这些新的船厂是主要的商船建造基地,而小型的老船厂则用来建造小型船舶、修理船舶以及建造军用船舶。  相似文献   

8.
降低造船成本 提高船价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堂伟 《船舶》1999,(5):45-48
目前国际造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船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我国船厂的船价已失去了昔日的优势。船价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也就基本上失去了在市场中争夺新船订单的能力。因此,必须在争取国家对船舶工业扶植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船厂转换机制、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以降低船舶价格,提高船厂的船价竞争力,这样才能承接到更多的新船订单,扩大我国在世界船舶市场的造船份额。  相似文献   

9.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小弟 《船舶》2003,(1):62-63
1976年,壳牌石油公司首次引入FPSO概念,那是一艘在Castellon海域由油船改装而成的FPSO.在那以后的26年间,前15年是其概念形成阶段,进入90年代以后,则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最初的FPSO大都是改装船舶,在这方面,新加坡的船厂做得较为成功,取得了大部分改装船工程项目.目前,FPSO的建造市场主要由日本、韩国造船企业和新加坡船厂统治.由于一艘FPSO造价高达几亿美元,是典型的高加值船舶,所以中国船厂近年来也开始积极介入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厂在2010年共交付6100万载重吨的船舶,并且第一次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船厂的交付量无论以艘数,载重吨,总吨还是修正总吨来说,都全面超过韩国。中国占世界造船市场的份额(以载重吨计)突破40%,第一次超过韩国。然而,由于韩国建造了更多的高附加值船舶,若以交付船舶的合同金额来比较,中国仍然落后于韩国(韩国471亿美金,中国402亿美金)。  相似文献   

12.
启事     
自从航运市场的船舶日均收益率在2008年末暴跌以来,全球航运市场一直处于痛苦之中。再加之全球经济和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使得全球造船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船厂甚至在2009年1月份里没有接到一笔新造船订单。船厂不仅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问题,还受到降价的压力,而船东却在考虑延迟交付甚至取消手中的订单,而非签订更多的新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远洋航务》2009,(4):52-52
自从航运市场的船舶日均收益率在2008年末暴跌以来,全球航运市场一直处于痛苦之中。再加之全球经济和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使得全球造船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船厂甚至在2009年1月份里没有接到一笔新造船订单。船厂不仅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问题,还受到降价的压力,而船东却在考虑延迟交付甚至取消手中的订单,而非签订更多的新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14.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4,(10):24-27
目前,随着世界造船业的持续高涨,中国的民造船也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在江苏、浙江一带,凭借当地大量民间资本的注入,民营造船得以迅猛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造船力量。 与一些中小型国有船厂相比,民迎船厂显得更加鲜活。经过近年的积累,很多船厂觉得自己有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远洋航务》2009,(1):34-34
从2005至2007年间,中国新造船交船量持续增长。从修正总吨来看,每年约为30%的增幅。近几年,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船厂造船能力迅速扩张,另一方面,仍有不少新建工程正在计划或实施中。近期,造船业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一些大规模船厂,比如两大集团下的船厂或者拥有大量订单的地方船厂。除此之外,在航运繁荣的热潮中,许多地方小船厂纷纷临海而建,抓住机遇迅速成长,突破技术难关开建远洋船舶。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陷入萧条,他们享有的繁荣是否只是昙花一见呢?  相似文献   

16.
新建造海船出厂后,在长江内河水域航行受到诸多限制,理应采取必要的引航安全措施。近年来,中国抓住全球船舶建造基地转移的机遇,造船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人工成本低,深水岸线长,造船企业纷纷在长江两岸摆摊设点,沿江船厂  相似文献   

17.
秦琦 《中国船检》2014,(1):52-54
据LR数据库统计,2013年中国新造船市场接单前十位船厂分别是上海外高桥船厂、江苏扬子江船业、大连船舶重工、中船澄西船舶修造、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扬州大洋造船、新时代造船、江苏韩通船舶重工等(详见表1)。相比2012年变动较大,两年来新船市场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由此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舶市场已出现“拐点”,进入下行调整期。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汝敬表示,在目前航运市场持续快速滑坡的影响下,中国造船市场已经掉头下行,“卖方市场”已经转变为“买卖对峙市场”,船厂面对较大降价压力。  相似文献   

19.
秦琦 《中国船检》2011,(5):49-52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环保的关注越来越多,航运界和造船界纷纷制定出各种规范以满足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要求。新的排放规定为全球新造船市场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日本造船界认为,对船厂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通过开发创新技术可以获取其中的利益。基于此,日本船厂和设计单位开发出了一系列绿色船舶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邮轮市场,新兴市场的崛起,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按照目前的游客增速,未来15-20年,中国每年需要新投放5艘豪华邮轮,但船厂却没有足够的产能满足这一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有能力建设豪华邮轮的船厂屈指可数,且都聚集于欧洲。面对造船市场的这块大蛋糕,包括中船集团在内的国内造船企业早已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