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新型桅杆密闭空间内的高热流密度难题,开展了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建立了桅杆内空调通风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通过实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利用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循环通风方式和风机盘管通风方式在桅杆内的热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风机盘管通风方式比采用循环通风方式在整个桅杆密闭空间内的温度高12.7%,整体温度高3.5℃,且整体温度分布更加不均匀,2种通风方式各层平均温度的均方差分别为25.2,1.65。  相似文献   

2.
舰船舱室通风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型舰船舱室多采用半封闭或全封闭式设计,需要通过机械通风系统对舱室进行通风换气。本文根据大型舰船舱室密闭环境特点,结合2艘典型舰船舱室通风系统换气效果试验,建立舱室通风换气的数学模型,计算对比了通风换气期间舱室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情况,并提出有效通风量作为性能参数来评估舱室通风换气系统效能,直观地反映舰船舱室通风换气效果。该研究可为舰船舱室通风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船舶密闭舱室热工作业温度变化及通风计算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仿真模型来分析密闭舱室在热工作业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规律,针对密闭舱室在热工作业条件下的温度变化特点,结合特定作业条件下的密闭舱室空气使用量的要求,确定保证有足够的通风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典型船舶密闭舱室双层底进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作业时的局部通风风流流场、有害气体CO2及CO浓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有害气体扩散的数学模型。通过设置组分源项的方法利用组分输运方程得出在一定通风量的情况下CO2及CO气体的浓度分布规律,并与实测数据作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根据不同通风条件下确定焊接作业危险区域,为防止CO2集聚和CO中毒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典型船舶密闭舱室双层底进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作业时的局部通风风流流场、有害气体CO_2及CO浓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有害气体扩散的数学模型。通过设置组分源项的方法利用组分输运方程得出在一定通风量的情况下CO_2及CO气体的浓度分布规律,并与实测数据作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根据不同通风条件下确定焊接作业危险区域,为防止CO_2集聚和CO中毒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谢玲梅 《船舶》2015,(3):87-91
文章列举船舶舱室超压保护区通风建压涉及的各种因素,并从国内外文献资料、各国规范和实船经验中,分析总结推导出实用可行的针对各影响因素的船舶舱室通风超压计算法,对今后船舶密闭超压通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近年来发生在密闭空间内的火灾事故频发,引起了人们对密闭空间消防灭火的关注。密闭空间是指任何被围封着和通风系统很差的地方,可能发生危险包括火灾、爆炸、体温上升、氧气不足等情况,有可燃性、爆炸性、有害或有毒气体等危险。对于密闭空间的火灾,消防人员面临着两难的局面:一方面,如进入密闭空间则可能因为各种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对消防人员产生伤害;另一方面,如不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邮轮上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及缺乏相关定量研究的现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了游客在密闭住舱内因为咳嗽产生的液珠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过程,对空气流动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求解,对液珠扩散采用欧拉模型求解,计算工况考察了改变通风模式和加大通风量等方式降低液珠浓度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加大通风量在置换通风模式比混合通风模式下可更好地控制液珠的扩散,混合通风模式需要3次换气才能把住舱内的液珠基本排空,而置换通风模式仅需2次换气,且住舱内液珠平均浓度的下降服从指数分布。此外,游客睡姿对呼吸区域内液珠浓度峰值和吸入剂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双组通风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的运营通风控制,降低隧道运营能耗。本文针对长度6.3km公路隧道,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建立了考虑车辆污染物(CO)排放的双组通风井送排式通风的1:1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并采用k-ε湍流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通风风量对隧道内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通风井将隧道分为3个通风段,1#通风井近隧道入口,2#通风井近出口,随着2#通风井排风量增加,位于2#通风井上游通风段的CO浓度减小,位于2#通风井下游通风段的CO浓度增加;1#通风井送风量大小改变对稀释CO浓度的影响程度大于2#通风井排风量大小改变对稀释CO浓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舰船密闭区域是一种容积较大、结构复杂、内部空气需建立一定超压的特殊区域,设计要求密闭区应具有一定的气密性。采用圆管层流和孔板流2种流量计算公式推导了舰船密闭区域气密压降特性的2种表达式,表示了密闭区气密压降过程中压力和时间的变化关系,并通过了试验验证。介绍了密闭区流量平衡特性,推导出密闭区漏气量和超压的关系式。论述了圆管层流法和孔板流量法2种密闭区气密压降特性和流量平衡特性的参数转换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舰船密闭区域气密特性及其转换方法的研究,为密闭区域的气密性检验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袋装农产品的运输,往往由于积载不良或没有正确地掌握货舱的通风时机而造成货损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重点介绍了如何正确地判断和掌握货舱的通风时机,以达为货主优质服务和宗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需求量巨大且地理分布不均,因此需要大批量的经过沿海船舶进行运输,但是谷物海运中的货损经常发生,而通风不良或不当是造成货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原因除了货物本身因素以外,货舱通风是否合理通风是货损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整个航行过程中散装谷物货舱的温度场变化,改善谷物运输船舶货舱通风孔的布局,深入了解谷物货舱的通风原则,从而为负责船员提供指导依据,对也船舶管理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装有粮食、原木、钢材、矿石、煤炭、蔬菜等一类货物的船舱和一些密闭空间内具有缺氧的危险性,人一旦进入未经通风和检测的这种船舱和空间,就有可能发生窒息事故.1977年9月,天津港发生了一起生铁船舱缺氧窒息事故;1980年,秦皇岛港发生了一起玉米船舱缺氧窒息事故;1983年,张家港港发生了一起原木船舱缺氧窒息事故等等.船舱和一些密闭空间常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现象,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舰船科学技术》2014,(8):80-86
密闭空间CO2脱除是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的重要任务,研究适用于密闭空间高活性可再生CO2清除剂至关重要。本文利用热重分析系统对钾基负载型吸收剂K2CO3/AC(AC为活性炭)进行实验。在20℃,1%CO2和2%H2O基准工况下,对比吸收剂和载体AC的反应特性,探索K2CO3/AC常温下脱除密闭空间CO2反应机理,并探究温度、CO2浓度和H2O浓度等反应条件对脱碳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载体AC对H2O和CO2脱除机制为物理吸附作用;K2CO3/AC主要依靠活性组分K2CO3与二者的化学反应,在H2O气氛中通过水合反应迅速转化为K2CO3·1.5H2O,在CO2/H2O气氛中通过碳酸化反应生成KHCO3,表现出优越的反应活性。K2CO3/AC的碳酸化反应性能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弱,随着CO2浓度和H2O浓度增加而增强。该研究结果确定了K2CO3/AC常温下脱除低浓度CO2反应机理,为常温下密闭空间CO2脱除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船舶机舱通风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机舱通风的目的 船舶机舱需要良好的通风换气,以达到如下目的: (1)为主柴油机、发电柴油机、锅炉提供足够的空气量. (2)维持机炉舱内良好的工作环境. (3)排除可燃气体以防爆炸和火灾.  相似文献   

16.
装有粮食、原木、钢材、矿石、煤炭、蔬菜等一类货物的船舱和一些密闭空间具有缺氧的危险性,人一旦进入未经通风和检测的这种船舱和空间,就有可能发生缺氧窒息事占殳,据统计:到2000年止,我国沿海港口已经发生由玉米、黄豆等粮食引起的缺氧窒息事故死亡12人;由原本引起的缺氧窒息事故死亡5人,几十人受伤害;其他由密闭空间(如油舱、浮筒、下水道等)导致缺氧窒息事故更是时有发生。随着生产的发展,缺氧窒息事故在企业工伤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吸取事故教训,下面就缺氧窒息事故的原因提出预防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压力筒试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密闭液体的体积变化与压力变化之间呈反比的特性,研制了一种高精度压力试验系统。系统由容积为1.642m^3压力筒、强制改变密闭液体体积的机械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该系统的压力控制范围为11MPa,静态控制精度为0.005MPa,系统频宽为0.1Hz。  相似文献   

18.
档案馆库房从设计到建筑,无一不是为了档案的安全与完整保存。为了更好地保护档案,延长档案寿命.要求库房低温低湿、环境密闭。有的库房采用全密封式内墙无窗设计、环形走廊设计等,在保温隔热的同时却导致库房内环境相对封闭.通风换气不够.光照不足,加上空调的大量使用,库内空气生物污染尤其严重。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已把室内生物性污染与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共同列为室内环境三大污染物质。  相似文献   

19.
水下航行器密闭电池舱段中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极难散出,这会导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其性能和安全性。本文针对水下航行器密闭舱段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建立数学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电池组、1/2电池组、50及20块电池所组成的电池组进行温度场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知,片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叠加在一起时,热量主要沿侧面散出,两端面对电池组温度影响较小,在对电池组进行温度场分析时,正负极极耳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20.
船上的通风系统和CO2气瓶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风装置直接影响船舶主机的工作效率,CO2气瓶的数量关系到船舶发生火灾时能否把损失减少到最低.本文对3 600 PS ASD拖轮通风装置的选型进行计算分析,同时也对CO2流量进行计算,为3 600马力全回转拖轮的机舱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