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欣 《集装箱化》2005,(7):16-18
5月11日,世界最大的航运巨头丹麦的AP穆勒-马士基集团宣布将收购世界第三大航运巨头“英荷混血”的铁行渣华。马士基称将以现金形式收购铁行渣华,每股作价57欧元,共计金额为23亿欧元,即29 亿美元。此消息一发布便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业内人士纷纷对这种强强联手棋式发表评论。根据调查机构的研究表明,进行并购行为的企业往往比不进行并购的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马士基此次收购尽管对其今后扩张十分有利,但其背后仍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不正视这些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这次收购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
费思 《集装箱化》2008,19(3):11-14
集装箱班轮运输业上一轮收购热潮集中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较大规模的兼并活动有数十起,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英国铁行箱运与荷兰渣华箱运合并,韩进海运购买胜利海运大部分股权,东方海皇收购总统轮船,马士基收购南非箱运、兼并海陆,CP轮船并购一系列区域船公司等。21世纪初期,全球班轮运输市场相对平静。  相似文献   

3.
纪事·杂志     
Autumn2006班轮业将何去何从?多年来,分析师和咨询顾问都鼓吹并购和规模经济是班轮公司成长的方式。规模越大,市场影响力就越大,对价格的影响力也就越大,这就是并购的逻辑。马士基收购铁行渣华和赫伯罗特收购加太轮船是最新的收购活动。但是,班轮业的实践并不支持这种逻辑,东方海皇收购美国总统轮船就是痛苦的经历,而近期马士基收购铁行渣华和赫伯罗特收购加太轮船也证明了这种逻辑的荒谬。马士基合并铁行渣华并非易事,合并过程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已经遭到了付运人的公开抱怨,而前半年亏损6.07亿美元的经营业绩也主要归罪于合并。收购铁行渣…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世界贸易市场的繁荣为各大集装箱船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世界最大的船公司——丹麦马士基正在着手利用所获收益的一部分收购其竞争对手,英荷联合公司铁行渣华一劳埃德,从而继续扩大在世界市场上的领跑优势。  相似文献   

5.
王修平 《集装箱化》2008,19(7):11-13
1 并购规模逐步扩大,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 20世纪末,全球班轮业掀起兼并的浪潮,如英国的铁行集装箱公司和荷兰渣华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合并,新加坡的海皇东方班轮公司并购美国总统轮船公司,丹麦马士基海运集团并购由CSX集团控股的海陆集装箱班轮服务公司等。  相似文献   

6.
1、巴拿马运河调高全集装箱船收费标准;2、单壳油轮强制淘汰4月5日生效实施;3、马士基海陆收购铁行渣华,掀起航运业新一轮的并购浪潮;4、高危区域清单:战险除外区域新增马六甲海峡;美西实施夜间通行证系统,首夜港口吞吐量激增40%。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航运业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开端.从年中开始的马士基收购铁行渣华和赫伯罗特收购加太轮船的活动,不仅成为了这一轮并购的开端,而且还迅速把这一轮并购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8.
章文钦 《集装箱化》1999,(2):17-19,27
1996年9月9日铁行公司和渣华公司正式宣布合并其集装箱运输业务.成立兼并公司“铁行箱运渣华集装箱运输公司”;1996年底,韩进出资7500万美元,收购了德国胜利70%的股份,从而将胜利收归旗下;1997年4月13日.NOL以每股335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ll,。这股兼并之风在1998年仍然横扫航运界: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10):37-38
中远集运将中日航线营运全面移管上海泛亚航运;中远集运将青岛/大阪、神户航线加强为每周2班;新海丰航运将上海/大阪、神户航线增加为每周4班;新海丰航运在青岛/关西航线增挂日照港;鲁丰航运在大连/关西(大阪、神户)间开展穿梭运输;威兰德船务开设新的华北/阪神、九州航线;太平洋航线西行稳定化协定从10月起收取内陆燃油附加费;大西洋航线公会协定10月起提高东、西行集装箱运价;亚洲区域内航线上半年集装箱运输量增长3%;美国总统轮船上半年集装箱运输量增长13%;北美6家铁路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AP摩勒马士基收购铁行渣华后的新名称将统一为“马士基航运公司”;铁行渣华明年2月12日退出伟大联盟;铁行渣华开设日韩穿梭航线;韩进海运上半年纯利润减3成;宏海箱运上半年纯利润增长1.5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又是全球航运业收购、兼并、重组的大年.在已过去的9个月里,集装箱班轮业"大鳄"以巨资并购同业案一个接一个:马士基并购铁行渣华、赫伯罗特收购加拿大太平洋航运、达飞轮船收购DELMAS,三起大并购行动着实让沉浸在箱置火爆、运价攀升的一片盛世景象中的人们睁大眼睛,神情忽然变得清醒、镇静.面对风起波动,是否值得定睛看一看,再理一理头绪,从而以沉静之心、审慎之策应对新的市场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11.
胡树威 《集装箱化》2006,(11):25-27
兼并联合之势愈演愈烈2005年8月,马士基以23亿欧元(28亿美元)收购当时名列全球第3的铁行渣华(PONL),使其箱位数陡增50万TEU,并从而掀起了现在这一轮兼并联合的热潮。2005年10月,赫伯罗特(Hapag-Llovd)母公司TU- IAG以23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太平洋轮船公司,运能陡增20万TEU,并于2006年9月起统一以“赫伯罗特”品牌运营,从而使其进入全球第5位。2005年9月,法国达飞轮船公司以6亿美元收购本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又是全球航运业收购、兼并、重组的大年。在已过去的9个月里,集装箱班轮业“大鳄”以巨资并购同业案一个接一个:马士基并购铁行渣华、赫伯罗特收购加拿大太平洋航运、达飞轮船收购DELMAS,三起大并购行动着实让沉浸在箱量火爆、运价攀升的一片盛世景象中的人们睁大眼睛,神情忽然变得清醒、镇静。面对风起波动,是否值得定睛看一看,再理一理头绪,从而以沉静之心、审慎之策应对新的市场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一场企业兼并和收购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对于班轮航运业来说也不例外,加入了兼并、重组的大潮。1996年11月19日.荷兰渣华班轮运输公司与英国铁行班轮运输公司两家航运公司签署了对等合并的协议.并于1997年1月得到两公司有关方面的批准。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07,18(8):39-39
据外电2007年8月1日报道:去年马士基对铁行渣华(P&ONedlloyd)收购对全球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影响不可低估。英国CargoSystems杂志公布2006年世界百大集装箱港口的排名,某些港口的升跌变化也体现出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杂志     
马士基,规模制胜2006年2月,马士基集团完成了马士基海陆与铁行渣华的合并活动,成立了全球最大的班轮公司马士基航运。这两个公司合并以后,马士基集团的市场份额上升到20%,是第二大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市场份额的两倍以上。合并给马士基集团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合并使得船队管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规模效应更加显著,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马士基集团具有的成本方面的优势。其次,合并也使得马士基航运拥有了无可比拟的全球服务网络。对于需要全球物流服务、而又不愿意同过多承运人打交道的客户来说,马士基航运的服务能力显然更具吸引力。第三,这…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全球主要集装箱班轮公司经营惨淡,行业兼并、重组、整合迭起:马士基航运收购汉堡南美,达飞轮船收购美国总统轮船,中远集运与中海集运合并为中远海运集运,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川崎汽船整合集装箱班轮业务,韩进海运破产,航运联盟重新排列组合。业内对未来集装箱班轮运输业的发展前景看法不一。本文基于全球集装箱班轮运力和货物贸易数据,尝试从一种新的角度分析影响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复苏前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世界码头业界迄今仍由称作四巨头的四大公司垄断着,然而,2005年5月12日后这一垄断状态可能发生更大的变化,其原因是AP摩勒(马士基海陆的母公司)收购铁行渣华。集装箱航运业界由于这一大型收购将进入格列弗式的垄断时代(一家公司的占有率高得悬殊),世界港口业界也许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大变动时期。下面以今后四巨头的世界战略动向为中心,预测海外码头公司的动向。  相似文献   

18.
国际海运业合并兼并的动机和方式研究(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陈双喜 《世界海运》2001,24(5):52-53,56
世界各国的的行业管理部门一改20世纪早期对垄断的控制,为增加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顺应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纷纷打造本国的经济航母,根据过去10年全球合并兼并的交易额和国际海运企业收购的交易对象,分析导致合并兼并发生的内生性原因及美、日、欧的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未来5年国际航运界的合并重组发展趋势,将对制定中国的海运发展战略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杂志     
Dec.2006炙手可热的集装箱码头在过去的一年中,班轮业和集装箱码头业都经历了不少的兼并和收购活动。在独立码头运营商(ITOs)抓紧时机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不少班轮公司也不断加强它们对关键码头资产的控制。例如,一方面是DPW收购铁行渣华,另一方面是MSC和CMACGM积极投资码头。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韩进海运和东方海外出售其码头资产以增加现金流。在这些收购和投资活动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集装箱码头业的集中度已经大幅提高。1991年,全球5大码头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只有17%,而今年随着DPW收购铁行渣华,这个份额可能超过50%。如果对几家主要ITOs的股权结构和联盟关系加以分析,也许不难得出这个份额还将继续扩大的结论,而这可能有利于提高码头运营商的溢价能力。与此同时,不断提高的集中度也会刺激班轮公司进军码头业或者加强与ITOs的合作,进而推动集装箱码头业发生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航运信息     
航运业出现稳步上扬新循环正当航运业界猜测2006至2007年市场走势会否向下之时,铁行渣华行政总裁格林接受访问时认为,航运业将摆脱“几年兴盛、几年衰退”的循环模式,改为连年稳定上扬。他更称中国经济所带动的,是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