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高忠文  方景清 《中国水运》2008,8(1):209-211
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面临着淡水资源短缺这一共同问题,对于人口规模庞大的中国来说,用水形势尤其严峻,特别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新的淡水来源,正在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本文将通过青岛市的实际情况,定性分析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并且引入计量模型和物元模型来分析海水淡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2003,20(4):11-11
西安交通大学参加研制的国内首台日产60吨低温压汽蒸馏海水淡化装置日前在山东青岛市正式运行,它的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低温压汽海水淡化的全套关键技术。为解决沿海城市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低温压汽蒸馏海水淡化为海水淡化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案,目前世界上只有以色列、美国等几个国家拥有此项技术。国家科技部将这项高技术的研制列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和西安交大携手攻关。西安交大负责蒸汽压缩机的研制任务,由于蒸汽压缩机压缩介质轻,而且又在负压状态下工作,研究难…  相似文献   

3.
《机电设备》2004,21(4):35-3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对水资源的破坏,使地球上的淡水日益紧缺,仅我国缺水型城市就达到了300多个,这将严重影响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了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很久以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海洋,因为地球上97%的水都在海洋里。我国也在一些城市进行了海水淡化的工程性试验。然而由于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投资高、能耗大,过高的生产成本使淡水价格居高不下而难以推广。江西九江天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独辟蹊径,经过多年研究,终于解决了太阳能海水淡化中的关键问题即热能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开发出“高效…  相似文献   

4.
资源短缺呼唤海水利用产业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人说,20世纪人类争夺的是石油,21世纪人类争夺的将是水!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引起国人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人说,20世纪人类争夺的是石油,21世纪人类争夺的将是水!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引起国人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葛付祥 《船艇》2005,(3):60-61
海水淡化装置用于补充动力装置的给水储备,以及用于制造饮用水和洗涤水的原料水。目前海军舰艇上海水淡化主要有化学脱盐、电渗析、反渗透、热力蒸馏等方法。以蒸汽为动力的舰艇现都采用热力蒸馏法获得炉水。炉水盐度高是海水淡化装置经常出现的一种故障。高盐度炉水会直接、间接地对锅炉金属产生破坏作用,在容器和蒸发管束内表面生成盐酸和盐类沉淀物,引起锅炉腐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建于阿联酉阿布札比一座水电厂内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SDP)。该装置是阿联酉与日本 NEDO(日本新能源发展协会)合作协议,于1984年建成的一台验证性装置,最大产水量为120m~3/d,平均日产水量为100m~3/d,是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最大的实验性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根据这台装置一年来的运行结果与预测装置性能而建立的计算机模拟作了比较,从而提供了吸收器表面月平均日照射数据和集热器每平方米面积的月平均日集热量数据。集热系统效率的实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提供了月平均日产水量数据,并表明产水量的变化与日照射的变化相类似。实际产水值通常要超过模拟程序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8.
倪海 《机电设备》1992,(5):14-16
本文介绍一种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新型海水淡化装置,该装置与传统的蒸馏法海水淡化装置相比,重量和体积均为原来的30%左右,并具有工作稳定的特点,已在舰船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徐振宇 《中国水运》2014,(4):216-21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浪费等问题逐步显现,成为影响秦皇岛市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再对城市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面临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开发水资源、海水利用、污水资源化等实现城市水资源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运事业和渔业生产都得到了蓬勃发展。为提高船舶续航力和改善船员生活条件,各类渔船利运输船舶迫切需要造水器一即海水淡化装置。为适应市场需要,常州能源设备总厂研制了一种新颖的高效的利用余热工作的HD3 型海水淡化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