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汽车驾驶员》2008,(8):14-14
2008年5月,博世开始生产新一代ESP制动控制系统,它将测量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的传感器集成于电子控制单元。在过去,这些传感器分别装在通用壳体内部,通过线束与ESP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现在,集成化大大降低ESP对车内空间的需求,简化汽车制造厂商对整个ESP系统的装配。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博世开始生产新一代ESP制动控制系统。它将测量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的传感器集成于电子控制单元。这一集成是世界首创。在过去,这些传感器分别装在通用壳体内部,通过线束与ESP电子控制单元连接。该新技术的第一批装配将用在西亚特Ibiza车上。  相似文献   

3.
陈胜金 《汽车电器》2004,(11):60-61
1ESP控制原理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是汽车新型主动安全系统,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ASR、电子制动力分配EBD、牵引力控制系统TCS、主动车身横摆控制系统AYC(ActiveYawControl)的结合。在ABS和ASR的基础上,增加了汽车转向行驶时横摆率传感器、侧加速度传感器和方向盘转角传感器,ECU通过庞大的监视网络监测车辆的状态和驾驶员的需求,发出各种指令确保汽车在制动、加速、转向等情况下行驶的稳定性。ESP系统根据“从外部作用于汽车的所有力(不管是制动力、驱动力,还是任何一种侧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Pacejka的"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建立了包括汽车纵向与横向移动、横摆、侧倾和4个车轮的转动的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由汽车仿真模型和驱动系统、四通道制动系统、制动踏板、转向盘与油门踏板等实物以及控制器(ESP)等部分组成的半实物仿真平台.以侧向加速度与横摆角速度为仿真控制变量对模型进行仿真测试.仿真与实车测试数据相当接近,为ESP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给出3自由度角输入避让转向驾驶员-汽车闭环模型,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汽车在高速下进行双移线避让试验,通过组合驾驶员模型中三个不同参数对闭环模型进行正解得到用于RBF网络的训练样本,建立汽车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及车身侧倾角与转向盘转角及角速度的映射关系。所建立的RBF网络能以汽车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及车身侧倾角共同识别转向盘转角及角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识别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逻辑的车辆侧偏角估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汽车侧偏角估计方法。它利用模糊逻辑和汽车运动学模型,将汽车转向盘转角、车轮转速、汽车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信息相融合,进行车辆侧偏角估计。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鲁棒性和精确性较好,而且响应频率较高,可以满足ESP的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7.
以飞思卡尔的8位单片机MC9S08DZ60、凌力特的长串电池组采集芯片LTC6802为核心部件,设计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的采集模块,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电芯电压、温度的实时精确采集功能、SPI及CAN通信功能,并验证该模块的性能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新型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汽车行驶记录仪普遍将车轮转速记录为汽车行驶速度,但车轮抱死时,车轮速度不能真实反映汽车行驶速度。本文介绍一种由美国Cygnal公司的超低功耗C8051F系列的F320型单片机组成的记录仪系统,其中增加低成本的加速度传感器(美国AD公司的ADXL05微型力平衡式加速度传感器)记录制动时的汽车减速度,再依据制动时车轮初始速度及实测的加速度梯形公式计算汽车行驶速度。试验研究表明:行驶记录仪易标定、车速误差小、成本低、供电简单。  相似文献   

9.
以半挂车的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牵引车与半挂车的铰接角及铰接角速度为控制变量,建立了4自由度6轴重型半挂汽车列车的动力学参考模型,并应用ISO双移线工况对此模型进行验证。考虑到等速圆周稳态工况下行驶和地面附着系数等因素对汽车的限制,确定了控制变量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的参考值。采用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的最优控制策略及半挂汽车列车单侧制动方案,应用Trucksim软件对参考模型进行了鱼钩转向工况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正确、有效,实现了提高半挂汽车列车稳定性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基于摩托罗拉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B的汽车发动机油门控制系统,介绍了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力矩电机驱动电路及控制算法设计,该系统已应用到电涡流测功机控制器中,实现了对发动机油门位置的控制。试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斯巴鲁森林人汽车配备了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该系统主要由ABS车轮转速传感器、横摆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转向角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车辆动态控制液压控制单元(VDCH/H)、车辆动态控制模块(VDCCM)等组成(见图1),其电路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2.
包凡彪 《上海汽车》2012,(11):23-26
汽车横摆角速度是衡量汽车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建立了汽车双质量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汽车的悬架分析,应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横摆角速度对汽车振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四轮独立驱动的纯电动汽车(Pure Electric Vehicle,PEV)的理想横摆角速度确定方法不同于传统汽车。为了使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控制系统介入的时机更为恰当,提高车辆对驾驶员意图的响应性能以及避免系统介入不适当对驾驶员正常行驶意图的干扰,针对一种由4个轮毂电机独立驱动的PEV,在线性二自由度模型确定车辆理想横摆角速度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七自由度整车模型,考虑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和各轮垂直载荷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四轮独立驱动PEV理想横摆角速度的修正算法。通过对固定前轮转向角的纯电动汽车在纯路面、对接路面以及分离路面上理想横摆角速度随车速变化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PEV理想横摆角速度的变化规律,为四轮独立驱动PEV理想横摆角速度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电子节气门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开环补偿与闭环控制相结合的电子节气门控制策略,并进行仿真分析.以16位单片机(MC9S12X128)为主控芯片,设计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实现了基于扭矩控制的汽车电子节气门精确控制.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的基本功能,经进一步完善,此系统可满足实...  相似文献   

15.
OBD-Ⅱ系统是国Ⅲ和国Ⅳ排放标准实施的必要条件,其性能参数的采集是实时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的基础。采用HCS08单片机系列之一的MC9S08GT 60MCU开发车用OBD性能参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汽车上与排放相关的零部件上的传感器信号,并通过串口与LabVIEWVISA接口通信,实现数据的读取和存储。试验证明,此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汽车的主动安全控制,需要准确地估计车辆行驶状态信息。针对目前汽车状态估计中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和成本过高造成的部分参数无法测量或不易测量的问题,本文中利用低成本传感器,基于信息融合技术进行汽车行驶状态估计。建立了包括横摆、横向和纵向的3自由度非线性汽车动力学模型,同时为降低噪声对系统影响,建立了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的信息融合算法,给出车辆状态最小方差意义下的融合结果。利用纵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和转向盘转角等低成本传感器信号融合得到所需的难以测量的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和纵向车速。通过Matlab/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和实车试验对所研究的估计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地估计汽车质心侧偏角、横摆角速度和纵向车速,且相比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KF),本算法提高了估计精度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基于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的联合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基于Car Sim和MATLAB软件建立了电动轮汽车整车模型和整车控制模型,对电动轮汽车的驱动DYC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联合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较好地控制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所采用的轴载比例分配算法对车辆的纵向加速度影响较小,既实现了车辆横向稳定性的控制,同时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多轴汽车高速行驶转向操纵稳定性差的问题,建立了五轴全轮转向汽车的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在50-130(km/h)车速范围内,进行了基于D值(汽车转向中心与第1轴的距离)的两种转向试验对比分析:固定D值(Fixed D value,FD)和可变D值的角阶跃输入响应试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D值的横摆角速度PID控制策略(PID-D)能显著改善多轴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车速为100km/h时,在横摆角速度稳态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超调量降低0.08%,收敛时间降低20.4%;质心侧向加速度稳态值降低0.14%;质心侧偏角稳态值降低17.8%,更接近零值。  相似文献   

19.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组成部件及其功能。ESP系统基于汽车翻转角速度、横向线加速度和偏转力矩等的测量值,不但能够纠正诸如翻转或者打滑等各种汽车不稳定行驶状态,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线内行驶的稳定性,缩短在弯道或湿滑路面上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等。  相似文献   

20.
摩托罗拉单片机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8位MC68HC11F1、16位MC9S12DP256和32位MPC500等3种摩托罗拉单片机的特征及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